人与自然的相处方式一直是人类在几千年的光阴中不断探索的模式之一,当人类发现大自然能带给自己所有赖以生存的物质时,我们的贪婪却带给了大自然难以修复的伤疤,而其中受到伤害的,除了地球本身以外,还有动物。
我们对动物的态度,更多是存在,但也不乏其中有人在用自身的时间学着如何和它们相处,甚至不惜花费个人的资源来守护它们。
山西的“凤凰”
2015年,山西的大山中,发现了一批“凤凰”,这批“凤凰”的羽毛和样子都显得十分地尊贵,也正是因为这些生灵的存在,吸引了许多游客到此一探“凤凰”的真实面貌。
这些“凤凰”被一位六旬的农民大叔保护着,虽然二者语言不通并非一个种族出身,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大叔为它们付出。
在那个名叫柳林湾的小山村中,光秃秃的山林没有阻碍游客们想要一览“凤凰”的好奇心,随着不断地深入,一路上有遇见许多摄影爱好者的存在,但凡相互交谈一番,便能知道他们都是从全国各地赶来看“凤凰”的。
寒风凛冽中,许多人举着自己的摄影机,希望能够拍下“凤凰”鸟的傲然雄姿,也正是这份期待,绷紧了每个人的心弦,生怕留给自己的只有一闪而过的视觉画面。
除了这些摄影师以外,还会看到许多游客的存在,他们抱着一种膜拜的心态,希望借着“凤凰”的美好象征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凤凰鸟的故事
不管是哪一种目的,大家对“凤凰”鸟都十分好奇,都想来看看这“凤凰”鸟有什么与众不同,但据说,想要看到这些“凤凰”鸟就得早点来,因为看“凤凰”鸟,需要看它主人的意思,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来,已经67岁的郭大叔正是所谓的“凤凰”鸟主人,六年前,他和普通的农民一样上山放羊,在无意之间发现了草丛中有一种十分漂亮的鸟儿出没,回到村子和其他人探讨此事的时候,竟发现原来自己是第一个发现“凤凰”鸟的。
也许正因为自己是第一个发现“凤凰”鸟的,心中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他决定要用自己的能力来帮助这批鸟儿继续生存下去,因为并不知道这种鸟的学名,再加上其外表与老人所说的“凤凰”十分相似,索性就称其为“凤凰”鸟。
“凤凰”鸟在山西柳林湾出现,这一消息引来了许多摄影家的好奇,在拍摄到“凤凰”鸟的样子以后,专家鉴定其虽然不是什么“凤凰”鸟?但却是一种十分珍稀的鸟类品种,名为红腹锦鸡。
实际上,老人们的说法并没有什么错误,红腹锦鸡在古代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人们因为其华丽多姿的外貌,确实把其作为“凤凰”的原型,而除了“凤凰”这个名字以外,红腹锦鸡还有个别名叫做金鸡。
同时,红腹锦鸡是我国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如今的它们受到国家法律保护,听闻这一消息,郭大叔便自发想要成为这群“凤凰”的守护人,在得知鸟儿的习性十分胆小,并不适宜大量的游客每天前来观看后,郭大叔也会劝阻大家,尽量不要打扰红腹锦鸡的生活,同时为了能够解决前来观赏者的需求,郭大叔决定统一安排时间,让大家在固定的时间看到金鸡,这样能够同时解决二者的需求。
郭大叔为游客选择的时候正是红腹锦鸡的进食时间,在随着郭大叔跑了大约一公里以后的山坡,游客们看到了郭大叔为凤凰鸟所准备的食物,其中包含了鸟儿普遍喜欢的玉米、小米和小麦。
红腹锦鸡是一种胆小的生物,往往会派出一只雌鸟打头阵,雌鸟探头张望食物,同时还要四处观看环境,一旦察觉到周围有什么风吹草动的声音,那么“凤凰”鸟就会立马回到巢穴。
跟着郭大叔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在柳林湾的这批“凤凰”鸟大约有二十多只,它们雌雄同居,虽然生性胆怯,但已经习惯了食用大叔给予的食物。
自然与人
据郭大叔介绍,为了能够攀扯和鸟儿们之间的关系,并且做出这个专门供游客观赏鸟儿的投食观看点,他用了几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一任务,期间,他也受到了许多摄影师的资助,来购买鸟儿们所需要的吃食。
第一年的时候,大叔用十分耐心的态度来面对这些鸟儿,每次都用五米的距离,一点一点来吸引这些鸟儿到指定的地方,在日积月累之下,它们也熟悉了郭大叔为它们安排的吃食投放点,因此,鸟儿们如今才能够自觉地在这个地方寻找食物。
也许正是因为郭大叔的用心良苦,村民们甚至会感叹过,大叔已经成为了它们的主人,对待这群“凤凰”鸟就像宠物一般疼爱。
尽管对于这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而言,想要成为它们的主人,是一件实在不可能的事情,可是也正因为郭大叔的这份疼爱,才能提供给它们一条永远稳定的食物来源。
野外动物想要在大自然环境当中求取生存,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也正是因为抱着对它们疼爱的想法,郭大叔才能有如此耐心的态度面对它们。
在得知“凤凰”鸟和郭大叔之间的故事之后,当地的林业局认可了大叔的守护者身份,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如大叔一般愿意付出,耐心同动物们沟通交流。
于现在这个社会而言,我们早已忘记祖先在基因里留下的大自然密码,但这并不能代表我们可以认可这种消失,生活源于自然,更应该保护自然,这是全人类应该持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