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中国绵竹年画村、麓棠温泉、绵竹米粉、剑南老街、剑南春、金色清平、绵竹年画节、汉旺地震遗址、“美丽中国·美好生活·安逸四川”
——剑南街道实施人才振兴工作小记
8月16日上午,在剑南街道五星村叶烟种植基地,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认真聆听本地“土专家”讲解叶烟种植技术,探讨 叶烟种植“致富经”。这是剑南街道在聚人才、育人才、用人才上下足“绣花功夫”,以人才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缩影。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剑南街道强化党建引领,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扎实抓好政策引导、引回培育等工作,多措并举搭建“用武”平台,让乡土人才当主角、显身手,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竭的人才动力。
念好“人才经” 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初秋时节,在板桥集镇社区山牧农业公司的猕猴桃基地里,绿油油的猕猴桃藤蔓枝枝相连,圆润饱满的果子惹人喜爱。主人陈元汉手拿剪刀,剪下细弱的枝条,为主枝和猕猴桃果实留足生长空间。
“现在村里的年轻人不多,我就想回到农村发展,奉献青春力量。”2013年,陈元汉的父亲在绵竹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种植红心猕猴桃。彼时,陈元汉还在美国读书。受父亲的影响,他对农村和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7年,陈元汉回国后,毅然决定跟着父亲一起创业,潜心学习猕猴桃种植技术,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这些年,陈元汉通过不断学习和摸索,公司不仅实现了科技助力提升猕猴桃产量和品质,还通过“公司+农户”的划片区管理,将土地返租给农户,将当地普通农民转变为职业农民。如果农户想要自己发展种植业,陈元汉还会免费教导种植技术,实现以创业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创业。
五星村树莓种植基地里,基地负责人杨彬正在查看土壤情况,为接下来的苗子移栽做足准备。“我们公司还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和试验、生物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服务等工作,经常和高校开展合作,对乡村振兴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杨彬说,为把先进农业知识和生产技术送到村民手中,他会不定时了解当地村民需求,积极链接上级资源,开展相关培训,“点对点”帮助农户解决难题。
“我们在稳定好现有人才,培养储备后备人才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聚力培养造就一支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创新的领军及拔尖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赋能。”剑南街道组织委员桑磊介绍,近年来,他们通过挖掘本土能工巧匠、招引乡村振兴专干等方式,把优秀的乡土人才发展成为党员,纳入村干部后备人才库,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人才成为村里的“当家人”。
壮大“引领者” 拓宽增收致富新渠道
在剑南街道柏杨村,新建的“专家大院”即将投用。农业专家入住后,将不定期开展田间微课堂、田秀才大讲堂等活动,通过现场指导、专题培训、现身说法等方式,面对面、手把手,为种养殖大户说要领、教技术、传经验,为乡土人才蓄能充电,增强群众致富能力,夯实乡村发展基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广大农民群众是主力军。剑南街道通过政府搭建平台、专家辅导讲解、现场观摩对接、重点宣传推介,壮大了一批富有活力的农村发展“引领者”,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更多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这段时间要以间歇灌溉为主,既要保证水稻供水,又要保证土壤通气。”8月17日, 在柏杨村兴宇家庭农场,农场主吴宇全正手把手教导村民田间管理技术。吴宇全在当地流转了950余亩土地,通过轮种模式不仅实现了自身发展,还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务工难题。在他的带动下,当地村民开始大规模流转土地发展粮油种植,大大拓宽了增收渠道。
乡土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支撑。近年来,剑南街道下大气力,培养出像吴宇全一样懂技术、会经营的乡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打通乡土人才“选育用”全链条。同时,制定“剑指乡村英才·共绘振兴南图”发展规划,实施“农业科技人才引育计划”“美丽乡村组织带头人计划”“乡村工匠培育计划”等十大人才振兴行动,发挥人才“集聚效应”,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支持乡贤人才回流乡村,吸引更多的人才扎根基层、开拓创新。坚持构建“以老带新、以强帮弱、共享共建”的帮带工作体系,聚焦需求“结对子”,帮助各类人才快速成长,共同振兴美丽乡村。
“为了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我们还将人才振兴纳入街道乡村振兴考核实绩,实行班子成员联系农业企业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农业企业、各类人才面临的困难问题。”桑磊表示,剑南街道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集聚人才,以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吸引人才,鼓励更多的乡土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全力描绘好绵竹乡村振兴发展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