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时期,何晏虽然是失败者,但玄学是真强。何况清谈不是空谈,晋自己的问题不能一概让前人背锅。年轻一辈刚刚步入仕途,皆有人生抱负,他们聚集在一起品鉴人流、讨论理念并借此宣传自身政治主张。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问题在于何晏他们的名望过高,类似汉末月旦评一样,民间以他们的品鉴为标准,这严重影响到了中正在地方的风评考察。更勿论在建安老臣看来,一群官二代无所事事却拉帮结派聚众妄议国事,这必然是祸害。
曹叡作为统治者,更是求稳不求乱。浮华案自然而然。类似事件即孙吴(张温事)、蜀汉(来敏事)或者说后汉(党锢事)都是典型。退一步说,清谈(清议)之风是祸患,那也要追责到后汉了。玄学风气更多是威胁统治思想和建安老臣的地位,而非腐化。不过曹魏后期那帮人就是西晋的开国元勋,西晋元勋有帮人也的确是腐败堕落,这个和曹魏后期政治斗争黑暗有关,但也是从曹叡开始奢侈享乐所发展而成。奢侈腐败愈演愈烈,真不是一件好事。
汉武帝、新莽、光武帝都要说,然后是桓灵与黄巾起义,然后演讲曹操唯才是举,曹丕九品中正,魏晋南朝的代言人政局,到杨广科举制,到武则天寒门抬头才能说清楚。我感觉我短期没有精力整理这么一段材料并有理有据的分析出来。你要是有兴趣,可以把以上列举的人事都了解一下。总之改朝换代就是资源重分配,大统一一般都伴随新制度,而走马灯往往是换汤不换药,只换代言人。
曹丕篡位其实还好,毕竟天下是老曹夏侯家打下来的,要不然老曹天子早死了,后面就算篡位了,至少刘协安安稳稳的活着了,曹丕还客客气气的说了句 天下的宝贝我两一人一半哈。司马家就比较没品了,当街杀皇帝,真的是开了先河了。后来处理政敌的手段又相当残酷,生于不义,死于耻辱。主要曹家连续出短命鬼,没办法,再有能力也完蛋。一朝天子一朝臣更换频率太快,连可以长期效忠的对象都没有,只能选个长命的司马家效忠,没想到却出了个傻子,门阀害人啊,越来越短命出傻瓜的概率大大增加。
曹魏不分封宗室子弟,那就会被篡位。分封宗室子弟,那就会上演八王之乱,实在是很难抉择。魏文帝选择了禁锢宗室,曹植也曾经向魏明帝提出过不分封的隐忧,但是分封也不是一个好选项。于是曹氏皇族的力量越来越衰弱,但其它豪门家族却是兄弟、子侄都占据着中央、地方重要的权力部门。发展的结果,自然会让曹氏皇族渐渐无法应对来自其它豪门、强臣的威胁。哪怕是没有司马氏,最终也不可能逃脱被篡权的结局。从曹魏妥协,九品中正上台的那一刻开始,曹魏就输了。就算士族代表司马阀不篡位,也会有世家大族诸葛氏光复汉室。士族势力说了算,体制换汤不换药,结果就是注定的。
宋代和魏晋毕竟整个制度体系都不一样。宋代可以选取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魏晋还是缺少这样的社会基础。不过曹魏被取代是必然这种观点肯定是有问题的。即便是高平陵之后,司马家在推进魏晋嬗代,将魏臣转化为晋臣的道路上也是危机重重,远没有一般人想的那样顺理成章。改革说得轻巧,怎么改。曹丕是防外戚宗室重蹈汉室覆辙结果被门阀士族篡位,司马炎石勒石虎高欢这些可是妥妥的把遏制门阀放第一位的,结果呢。要不是为了遏制门阀,哪里来的八王之乱。科举制出现之前无解,科举出现后,离大唐也不远了。
如果曹叡没那么纵欲导致早死,少演一次“禅代”的闹剧,门阀的强势也不至如斯。从事后孔明看来,当时曹魏也确有人警觉九品制须要改良(是否有效另说),夏侯玄就很强调“考课”的绩效,只可惜被司马狼顾压了下去。循名责实,是汉末所有优秀政治家的共同结论;曹操如是,诸葛亮如是,甚至曹叡也有“名如画饼”之言,可见也是延续这一种思路。可惜,因一姓的利益而影响一国的利益,司马篡魏可说是最残酷的历史例証。
我觉得纵使曹操一统,力推改革,曹魏的国运也不过两百年。曹氏运气好的话,拥有晋朝的国运不难,只是也绑定了晋朝的骂名。蛮族崛起问题,秦汉制度崩坏问题,门阀失衡问题,都是隋唐前几百年乱世慢慢摸索总结不可一蹴而就的。该乱还得乱。曹魏灭亡原因之一就是皇室羸弱,被司马乘虚而入。司马扶植皇室的原因也是反思曹魏,利用皇室对抗门阀。魏晋门阀崛起之势不可挡,曹魏如果不改,就算没有司马懿也撑不了多久。其实如果不是曹丕曹叡两个人都那么短命的话,司马懿也是很难有机会的。所以说曹魏灭亡虽然是必然,但被司马家篡权其实是偶然、如果曹魏君王不年幼,那政治格局是能够平衡的。
小编认为:只要曹魏君主不年幼,门阀士族也是不好大权独揽的。其实相比于改革的难度,还不如让曹丕曹叡专注养生多活几年,那样曹魏统治就会稳很多了。曹操推行改革,曹丕曹叡注意养生,这样短时间内就不会出什么问题了。说的简单些,曹叡活到50岁去世,曹芳继位,曹芳年长,那司马家就没机会,然后曹芳能活到274年,如果有儿子的话,也不会年幼,这样的话曹魏的统治维持五代没什么大问题。至于之后诸如遇到皇帝年幼,皇权旁落,那就无法保证了。五代君王,再算上即使被权臣夺了权力,篡位少说也需要十几年的时间,说是享国百余年,一点都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