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前后落差之大,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你对东北地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白雪皑皑的大兴安岭吗?其实东北是一个重工业集中的地区,工业产值曾经位居亚洲第一,占到了全国的85%。
工业和能源,曾经是东北最引以为傲的资本。
东北地区由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份组成。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各省的工业普遍比较落后,而东北提前进入工业社会,1945年时工业产业位居亚洲第一。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援建项目共156个,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地区就占了44.3%。
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国家依然在持续不断地加大东北的投资力度。以1978年为例,全国经济十强省份中,东北就占了2个,辽宁更是占到了全国第3位。
再往前追溯,辽宁的辉煌远不止如此。1953年,也就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辽宁的GDP就高居全国榜首,从此连续8年都是全国第一。
1961年-1976年,是全国第二;1977年才被江苏反超,成为全国第3。
不过再往后,辽宁的排名是一年不如一年。1995年的时候已经滑落到全国第7,2016年被挤出前十,自此再也没有重新上榜过。2021年只排到了全国第17位。
辽宁是东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省份,辽宁的衰落只是东北发展的缩影。
不过曾经辉煌的印记还在,这就是东北的4大城市,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虽然这些城市的GDP也没有超过万亿的,不过城市规模还是超过了很多的省会城市。
毕竟当初工业发展,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还是相当完善的。
随着经济的持续低迷,东北地区这几年人口流失了很多。如何稳住现有人口总量呢?只有继续做大做强4大核心城市,为此东北地区提出将建成4个特大城市。
3个已经提前建成,分别是沈阳、大连、哈尔滨
在2021年底,国家公布了全国7个超大城市、14个特大城市名单,这个数据是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得出来的,也是目前关于城市规模一个比较权威的数据。
7个超大城市中,东北地区没有城市上榜。不过在14个特大城市中,东北则占据3席,比例还是非常高的。
其中沈阳市城区人口707万、哈尔滨市城区人口550万、大连市城区人口521万。
如果按照经济指标排名,辽宁的大连和沈阳(合称沈大),在四大城市中领先。
数据看上去是很乐观的,但是却掩盖不住东北人口正在加速减少的事实。根据东北三省去年的统计公报,全国省份人口自然增长率,东北3个省份排在倒数前三位,吉林为-3.38‰,辽宁为-4.18‰,黑龙江为-5.11‰。
人口自然增长只是人口变动的一个因素,还有就是人口的迁移,因为现在的统计指标已经变更为常住人口。
这对于东北地区则是更不利的。
从六普到七普共10年的时间,东北地区累计少了1101万人,2021年继续呈现净流出的状态。
全省的人口总量流失,这个在中西部省份中比较多见,但是省会城市人口总量减少,这个就不多见了。
哈尔滨继七普时人口减少外,2021年继续呈现净流出的状态,人口总量更是首次跌破千万。
全省的人口总量是省会城市规模继续扩大的基础,所以沈阳、哈尔滨、大连,这3个城市虽然已经提前建成特大城市。但是距离超大城市的门槛还有不小的差距,再加上本省经济总量、人口因素的影响的,晋级为超大城市的希望应该不大了。
长春,由Ⅰ型大城市晋级超大城市,难度并不是太大
长春也是东北四大城市之一,而且GDP并不是排在最末位的,曾经还是超过沈阳的。
但是长春的城市规模,在东北4个城市中,确实是最小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特大城市名单中,并没有长春。
不过在城建统计年鉴中,对于长春的城区人口有着明确记载,2020年为480余万,距离超大城市门槛不到20万人。
2021年,长春市总人口为908.72万人,跟七普数据相比,增加了2万多人。
如果按照这个增量算,长春晋级特大城市大概还需要15-20年左右的时间。其实不是这样的。
全市总人口跟城区人口是两个概念,城区的吸引力肯定会强于县城,所以长春的城区人口增量肯定会高于全市人口总增量。
不管怎么说,长春的总人口没有减少,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结果。
长春是我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制造基地,这几年汽车行业正在从传统的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变,如果长春掉队了,晋级特大城市的时间会延长。如果长春跟上了时代的步伐,那么GDP再超沈阳,进一步提升在东北的地位,也是非常容易的事。
长春晋级特大城市后,东北的4大城市全部进入特大行列,对于提振整个东北经济、稳住人口总量,带领东北地区振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