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缕晨光划破天际,云的边缘镶上金黄色,万物在朦胧中苏醒,云海翻腾波起蜂涌,群山环绕中雾气笼罩下的茨竹坝从万籁俱静中开始恢复生机......
茨竹坝村,素有“云海”之称,位于麻栗坡县麻栗镇,海拔1800多米,距县城18公里。高山之上,云海之下,茨竹坝村长年被云雾笼罩,即使在炎炎夏季,也能看到层层云雾波起蜂涌,从麻栗坡上来至茨竹坝半途就能明显感受到气温骤降,仿佛身处“冰与火”两个世界交汇处,放眼望去白雾茫茫,置身蓬莱仙境之中。茨竹坝有着17.7公里长的中越边境线,是距离县城最近的一段边境线,由于特殊地理位置,守边护边任务艰巨,在强边固防、守护家园中涌现出无数可爱可劲的守护者。
活地图:掌握立体化社情民意密码,守平安
把二维扁平化辖区地图熟记于心,再用双脚实地去丈量29个村寨,借眼去观察和记录辖区地理人文情况,用春风化雨的语言拉近警民之间的距离,一点一滴地把信息收集综合汇聚脑海中,呈现出集人、地、物、组织、事件于一体的三位立体化地图,这就是茨竹坝所民警王潇的真实写照,当地百姓口中的“活地图”。社区民警王潇,来自两千多公里外的齐鲁大地,刚到所上时,他不熟辖区地理路线,听不懂当地方言。刚开始他只能跟着老师傅跑辖区,看着导航走,身上随时带着小本子,每到新的村寨就记录在册自己的发现,慢慢地到达村寨的时间由长变短,从一无所知到尽在掌握。说起那一户人家,他都知道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有几条小路,走哪条更近,变成了辖区“百事通”。听不懂方言,王潇就随时和当地所上辅警探讨学习,努力听懂方言;空余时间就跑去和村民交流,一点点地去听、去说,在交流的同时方言逐渐进步,警民距离也越来越近。
暖手宝:用心用情纾困解难是法宝,护无忧
作为关系群众利益的服务窗口,户籍室民辅警一直坚持着“暖心、细心、贴心”的原则,用心用情为群众办理户籍业务,用微笑与热情擦亮公安户政窗口名片。一间20平不到的户籍室,一台电脑,一张桌子和一台相机就是他们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他们深知平常工作中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百姓的关切,始终牢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耐心为他们答疑解惑新政策,细心办理证件证明各业务。考虑到辖区有许多年纪大行动不便的留守老人,户籍室民警郑沙汀主动上门为老人拍身份证照片,因为路况不好私下很少开车的他,一听到那家老人不方便来,马上就开车出发前往办理。针对路远不好走交通不便的群众,户籍室开展送证上门及电话预约服务,实现服务零距离。开通绿色通道,为有急事或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特事特办、快事快办,解烦忧。一枝一叶总关情,茨竹坝所户籍室民辅警通过做好每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脚踏实地用心温暖着茨竹坝群众。
移动界碑:现代版“龙门飞将”铸起“血肉长城”,护边境
为国守门、为国站岗,一代代移民管理警察扎根边疆,心向中央,将热血和汗水挥洒在日夜坚守的大地上,是“但使龙门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延续与传承。距离边境线不远的茨竹坝所石笋警务室,作为遏制非法偷越国边境人员的重要关口,每天在蜿蜒的公路上、崎岖的山间小路巡逻,脚下的土地是无声的战场,头顶的星空是他们的见证者。茨竹坝温差大,早间和夜晚雾弥漫笼罩着整个茨竹坝,视线受限而且茨竹坝作为离城最近的一段边境线,风险重重。尽管面临着天气条件、地理位置种种挑战,“十年饮冰难凉热血”民辅警克服困难,把每一次巡逻风险级别设置成最高,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当前疫情形势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边境一线的民辅警承担着“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艰巨任务,把边境稳住内地就少很多风险。使命在肩,初心如磐。茨竹坝所民辅警自疫情以来,570余个日夜坚守边境线,不畏艰难尽担当,“党政军警民”联防联控,织密疫情防控和边境管理“防控网”,有效打击各类跨境违法犯罪。藏青蓝与巾帼红联手,和女子护卫队一起激发巡逻新活力,碰撞出新的化学反应,让边境巡逻走深走实走细。盘活当地资源群策群力,利用当地村民人熟地熟的优势,发展更多群防群治力量,强化护边员培训指导,发挥巡边护边最大作用。一个个移动的活界碑努力散发着自己的余热,种种力量聚集起来铸成了保护茨竹坝的“血肉长城”
。
傍晚,白云似偷喝了酒,小脸红成了天边的晚霞,霞光无声蔓延,翻腾的云海似乎就近在脚下,渐渐地云陷入了沉睡,皎月给她盖上了轻纱。远远望去,山间盘旋蜿蜒的小路上一辆车正穿过座座山,红蓝相交的光若隐若现...... (王梓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