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记者李勇 张桂林 周凯
↑丰都县南天湖景区冬季景色
地处三峡库区和武陵山脉交会处的重庆市丰都县,大山大水阻隔,使得这里一度封闭贫困。冲出穷山,路在何方?丰都审视自身区位禀赋,转变发展思路,以建设大景区带动大旅游,培育避暑经济发展康养产业,推进农旅融合做强特色农业,让“寂寞”山水长出丰盛产业。
大景区唱响“四季歌”
盛夏时节,“火炉”重庆中心城区气温一度超过40℃,但约200公里外的丰都县南天湖却凉爽如秋。碧波荡漾的高山湖泊、郁郁葱葱的天然草场和茂密森林让人流连忘返。去年以来,这里单日接待游客最多超10万人次。
六七年前,地处武陵山脉的南天湖片区还是一片“寂寞”山水,这里海拔1400米至2000米,植被茂盛、水系丰富、气候凉爽,是重庆少有的“高山生态明珠”,但由于交通不便、配套缺失,这里乏人问津。
近年来,丰都着力改善交通设施、提升旅游配套,同时抢抓休闲度假“风口”,南天湖片区从“一次看景”拓展到“深度体验”,打造避暑休闲、森林康养、冰雪运动三大主题功能区,建成西南地区最大最专业的高山滑雪场,唱响了“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滑雪”的旅游“四季歌”。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给丰都带来巨大发展空间。”丰都县县长唐守渊说,通过南天湖等大景区带动,丰都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正加速转化为旅游度假大产业。
小山村做热“凉经济”
盛夏的傍晚时分,太平坝乡停满了私家车,三五成群的游客在街边散步,不少人还跳起了广场舞,很难想象这是丰都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
在该乡星级乡村酒店“安家院子”,村民安德超正忙着接待游客,她的26间客房全部住满。“我家蔬菜是自己种的,猪和鸡都是自己喂的,食材好。包吃住一个游客一个月也就2000元左右,回头客很多。”安德超说。
太平坝乡党委书记刘元伟说,当地全森林覆盖率超过80%,常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近些年大力发展生态避暑经济,全乡各类农家乐、民宿达300多家,避暑经济成了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得益于高山地区面积广、生态好,丰都县近几年着力念好“山字经”、做热“凉经济”,充分挖掘山区气候优势,用好乡村古宅、古树、古文化等自然人文资源,推动高山休闲康养产业连片发展,让偏远地区吃上“生态饭”。
果菜肉融入“农旅链”
走进丰都县仙女湖镇卢家山村,上千亩桃树覆盖山坡,红艳的苹果桃将树枝压弯了腰。村民秦忠浦说:“春季20多天赏花期、夏季60天采摘期,这3个月就有五六万元的利润,平时再做点农活、外出务点工,一年能有10多万元的收入。”
仙女湖镇镇长王东说,苹果桃是晚熟桃,上市期正好是度假区的旅游旺季,去年桃园产值达到近千万元,带动17户贫困户脱贫。
在大旅游、大康养产业带动下,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丰都县全年接待游客依然达到1620万人次。大量游客带来巨大的消费市场,丰都县抓住契机融合农旅产业链,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在武平镇,过去村民主要种植土豆、红薯、玉米“三大坨”。如今,1.3万多亩的油茶成了这里的主打农产品。武平镇镇长李俊说,今年当地又引进企业对油茶进行深加工,进一步增加附加值。
目前,围绕“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目标发展,丰都县已形成了以牛、鸡、猪为重点的畜禽养殖,和以榨菜、柑橘、花椒等特色农产品为主导的“多品种、高品质、好价钱”农业体系,同时加快食品加工和农旅融合发展,促进农业“接二连三”。
“我们将坚持以‘生态+’的理念谋划发展、‘+生态’的思路发展产业,在脱贫摘帽的基础上加快乡村振兴,通过生态经济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唐守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