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的泸定桥,自清康熙年间修建完毕,就一直在地理位置上占据天险,在几百年历史长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本身四川从遥远的秦朝开始,路况就十分难走,因此著名诗人李白在《行路难》中形象地用“难于上青天”来描述蜀道的艰辛。
所以泸定桥的建成,让横挂在大渡河上的这一段长达103米的铁索桥,形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局面。
不仅平时是被宽阔河水隔开的人们通行的唯一选择,还在许多历史战役中的关键节点中,发挥着决定胜负的关键地位。
有这些意义存在,很多人就都对泸定桥本身产生了一些兴趣,在了解到它是由13根铁链、一万多个铁环共重达40多吨组成的以后,就更好奇它在没有先进工业机械的康熙一朝,是如何搭建起来的呢?
其实不怪人们会感到费解,因为它这个工程量着实有点吓人,极其难实现。
1、首先,关岭和晴隆两县交界的渡口上,山峰之间好比刀削一样形成了锐利的断崖,断崖下方还有北盘江支流大渡河川流不息地涌过,人站在断崖的两岸,甚至连喊话声都会被湍急的水流声淹没。
那么在没有先进工业机械辅助的前提下,几乎难以想象那重达40多吨的“铁家伙们”,是怎么甩到对岸,让两头连接从而形成泸定桥的。
设身处地地思考一下方案,首先绕着山谷运过去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得损耗多少铁链以及搭上多少劳动力,即使康熙朝国库丰盈,他也不会允许修建一个泸定桥就花费如此多的预算。
2、其次,用船把铁链横跨大渡河运过去,仿佛就成了唯一的办法。
但是问题依然很突出,先不说大货轮能否行驶在大渡河上,就算能,康熙一朝也并没有钢铁构建的大货轮,而木制的小船则根本无法承载40多吨的铁链重量。
若是截成段分批运输,再用铁环连接起来,则泸定桥负荷的安全又成了一个大问题,毕竟多一个铁环,就是多了一重可能会断掉的风险。这不管是对于工匠的技术考验,还是修建好后人们的通行,都带来不可预估的隐患。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能工巧匠另辟蹊径地想出了一个绝佳的办法。
他们选择先在大渡河的两岸把桥墩建好,再通过轮轴原理给桥墩里建造稳健的转盘,准备好转盘之后就找来粗厚的绳子,并给绳子上穿好木筒,划着船把编织好的粗绳子运到另一头连接内边的转盘,就能把铁链穿进绳子上的竹筒里,利用转盘运过去了。
当最不好解决的困难点攻克了以后,固定铁链让它稳定就显得十分简单了,至此大名鼎鼎的泸定桥就竣工了。
康熙得到信后派人前去验收,发现果然稳当的好似大渡河上盘旋了一只铁龙,就为它赐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泸定桥”。
由此可见,泸定桥的修建工艺难度真是让几百年的后人都叹为观止,并且它不光运输铁链的过程是一次大胆且富有创造力的表现,其修建手法也先进的好似当代人穿越回去设计的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如此复杂又费时费力的建桥工程,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之中,皇帝很难知道工程的质量,于是工人们应付了事似乎是一件很难杜绝的事情。
所以康熙为了保证泸定桥的质量不掺水,除了下了严苛的命令约束负责修桥的工匠以外,还安排让每一个人都在负责的铁链及铁环上刻上自己的名字,要是谁打造的铁链或铁环出了问题比如断掉了,就可以立刻问责修建的那个人。
这严丝合缝的真是让人一点漏洞都钻不到,工匠们只能踏实负责地使出一身才华,将泸定桥做成了几百年依然屹立不倒的地标性建筑。
通过了解泸定桥的修建过程,我们发现人的智慧潜能果真是能在绝境中被开发出来的,即使乍一接手这个任务,任谁都会觉得头大,好像是不可能完成的巨任,但被康熙三下五除二的一逼,工匠们就爆发了灵感的突破,简直给几百年后的现代人都上了一课。
在当代有句话说得好,“出生时就有的设计,就好似就该如此一般”。
大家在科技飞速发展后的工业时代出生、成长,觉得修建一个大工程都得靠机械来辅助,不然光凭肉体凡胎的人还能怎么操作呢?因此觉得古人一定生活的处处不便。
但我们从他们也兼并各国、人们行商赶考,发现也是有形形色色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办法。
就好比坐落于石家庄的赵州桥跟晋江的安平桥,前者是中国历史可考以来的第一座拱桥,全长37米的桥身全用石料构成,后者则修建于南宋年间,全长共达五里地。
如此复杂的修建工艺,对于那个时代下的古人来说真是巧夺天工的设计。
就跟泸定桥的修建一样,身处几百年后的现代人,看到那12根铁链和重达40多吨的12164个铁环,都一头雾水想不到什么可以让它们组建成桥的办法,可当时的巧匠们却想到了如此精妙的一个办法,并用大胆假设小心验证的方式,直接一次性就将泸定桥修建成功了。
尤其让人钦佩的是,无论是赵州桥、安平桥还是泸定桥,它们的质量还都格外的好,从不因年代古早科技受限,就彻底断掉无法使用。
只需后世朝代按时派人维护修缮,就能让这些名桥一直静立在江川之上,默默履行着它们的职责,让数代在此生活着或者路过的人都得到便利。
通过了解泸定桥在三百年前的修建过程,发现绝佳精妙之处跟百年后人的好奇点跨越了时间的长河,完成了一次智慧的碰撞。
就像现在的人对于铁链跟铁环的采集过程并不关心,就费解那么重的铁链是怎么运过去完成连接的,而当时的能工巧匠想出在桥墩中建造转盘的方法,直接就让后人也想要给他们竖一个大拇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