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古道(红云村仰止亭、猴子岭路段、梯云岭路段),也称宜乐古道,中心位于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始建于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是汉武帝时期岭南各地通往京都的必经之道,是乳源县风景区中著名的历史文物旅游景点和游览胜地。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西京古道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京古道在坪石镇的乐昌境内,分出三路:一路由阳山、乳源经乐昌的云岩、梅花、关春、老坪石、武阳司到湖南的宜章、郴州往中原;另一路从老坪石过金鸡岭脚,朝东南方向通往庆云(有古代要塞蔚岭关)、黄圃、汝城、江西边境;南经户昌山、蔚岭关、九峰、北乡到乐昌。还有一路则是水路--九泷十八滩,从乐昌泷口沿武江九泷十八滩西岸,经罗家渡韩泷祠到坪石镇,可弃船骑马经宜章北达中原(昔称南船北马)。
途经西京古道的历史名流众多。公元660年,六祖惠能从湖北黄梅山南归,途经古道,过蔚岭关。据《广东新语》载,唐宪宗元和14(公元819)年,韩愈经宜乐古道到乐昌韩泷,亦因''昌乐泷险恶,舍舟出乳源''。《乐昌县志》载,唐禧宗元符5(公元879)年,''黄巢破西衡州,是时韶境(指乐昌黄圃、秀水一带)悉被其害'';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义军亦从古道多次往返其间。1922年6月,孙中山领导的北伐军亦经古道北上。1925年秋,一代伟人毛泽东,亦从老坪石乘船,勇闯九泷十八滩,经韶关前往广州农讲所。
历史文化遗存; 大富桥,在乳城镇西南的腊岭脚下,明代李立仁建,清代曾一癸重修(具体年代失考)。桥为东西走向,长21米,宽2米,高3.5米。单跨''坦拱'',拱跨10米,拱矢5米。青石(石灰石)条石构筑,桥面以石板镶铺,两端筑台阶自地面顺至桥上。大富桥是乳源历史上西京古道之门槛。清康熙《乳源县志》载:''大富桥,在县西南二里''、''由大富桥上腊岭,相传古西京路,……腊岭直至宜章二百余里许''。大富桥至今还保存完好,桥北20多米是323线国道公路,在新的坪乳公路未开之前是乳源至坪石的必经之路。大富桥至今仍为当地乡民耕作行往。
通济桥;俗称''大桥'',在大桥镇大桥石墩村前,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被水冲毁,二十九年(1764年)重建。通济桥,东枕大桥榜山(大桥村东面高山),西抵大桥铺街,是西京古道途中首要的桥梁。通济桥所跨的大桥河,原名叫''石窖溪''(亦叫''石高溪''),现在的大桥村,原名叫''石窖水'',村前有一渡口,名''石窖渡''。在通济桥架起之前,往返于这里的行人全靠舟船载渡,每遇洪水,溺水死人的事故时有发生。明代,乡民尧仁(今大桥镇长冲村人)在此架设一座石拱桥。桥建成之后,署县(代县长)李盛春题匾曰:''历揭通登,舆徒侔济''。因此桥属当地最具规模的桥梁,人称''大桥''。尔后,''石窖溪''这一河名和''石窖水''这一村庄名称逐渐为''大桥''这一约定俗成的桥名所替代。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通济桥被洪水冲毁后,至二十九年(1764年)大桥村民许嗣书首倡(后未到任),当地乡民捐资建复。
通济桥为东西走向,长53米,宽6米,高7米,二墩三拱,拱跨12米,拱矢(指两拱脚连结线至拱顶的高度)6米。桥采用''睡木沉基''(先在立桥墩的河床上按水流垂直线重叠埋下水桶般粗的松木,然后在松木上筑墩脚)的方法筑桥墩,使用拱圈石纵联砌置法筑成三个半圈形孔,在各孔关系上采用''连续桥''的结构,相邻的两孔是一个共同的拱脚,使各拱结成整体。桥上每孔的承载,赖全桥各孔的''支援'',参与共同作用。桥墩逆水面加筑尖形分水嘴,桥面用石板镶铺,两边用条石筑栏,中央筑桥亭,两端筑台阶:东端为前桥17级,西端为后桥14级顺至桥面。通济桥是清代大桥古八景之一的''桥亭文峰'',有古诗赞曰:''石桥亭上建奇峰,势压江波镇蛟龙。露透云泉清淑气,人文蔚起秀灵钟''。
邮铺公馆;为方便过客歇宿,古乳源西京路沿途设有五个公馆。这五个公馆一是龙溪公馆,在今龙南水库。二是均丰公馆,在今大桥镇石角塘村南约1公里的地方,今此地仍叫''公馆下''。三是白牛坪公馆,在今大桥镇白牛坪。四是梅花公馆,在今乐昌市梅花镇。五是武阳公馆,在今乐昌市老坪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乳源县志》载:''县西北旧有西京路,世久道湮,崎岖蒙蔽,行者畏之''。''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六月李直指出境开宜章之路,西四十里至龙溪公馆,又三十里至均丰公馆,又三十里至白牛坪公馆,又四十里至梅花公馆,又十五里至武阳公馆,自武阳十五里出宜章县境。县以东铺兵有工食,其西北境公馆,俱邦俊(知县吴邦俊)给价。''
圩场集市;为适应西京古道沿途经济发展和人民商贸交流的需要,圩场集市悄然兴起。清代,龙溪有榔木桥圩,均丰有石角塘圩,白牛坪有三元圩。尤其是三元圩,它位于湘粤交界处,每逢圩日,广东、湖南两省周边的农民和商贾,云集这里买卖交易,这个历史上的农贸市场,从清代到解放初期,一直都是比较繁华的集市。
观澜书院在大桥镇大桥新书房村,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距今210多年。书院坐落在大桥河畔,正门前方一览滔滔奔流的大桥河水,波涛后浪推前浪,波澜起伏,滚滚向前,故取名''观澜''。书院建筑共分四进:一进拱秀门,门楼筑成风火墙式,门上方用砖砌成菱形和方形墙棂,携''拱秀门''3字,拱秀门后面是''紫微门'';二进观澜门,三进明德堂,四进资深堂;三个院墀。一进院墀地板铺鹅卵石,二进镶石板。建筑布局为四进院落四合院式,砖木结构的悬山顶两层楼房,廊楼、戏楼栏杆用艺术木雕装饰,明德堂后的芸香院的楼廊栏杆雕有花艹鸟雀和圆形篆刻''福、禄、寿''等字,篆体字采用偏旁变位法,构思巧妙。明德堂正面设隔扇与芸香院相隔,建筑美观大方,有较高的建筑技艺。悬挂在观澜门门楣上方的''观澜书院''木匾,立于书院落成的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匾长1.8米,宽0.5米,红色地,浮雕字,字金黄色,''观澜书院''四字为楷书,笔力雄浑凝重。观澜书院是大桥许氏十四世列贡生许景发创建,具有明显的客家建筑特色。
书院落成时,一方文人遂门拟有楹联,这些楹联寓意深刻。其中一直被后人沿用的有拱秀门联:''拱南镇北营居正,秀水佳山绕户清''。紫微门联:''紫气频来多瑞景,微霞悉去近名贤''。观澜门联:''观察周圣人体段,澜前乐智士心肠''。明德堂联:''明从日月兮,美如去花荫,常凭书史长年酌;德配乾坤大,任雅来云物,不宜斗牛志直捷''。资深堂联:''心作君,志作帅,心志端方自有一善乐德;财为胆,人为城,财人茂盛何惊群邪侵临''。大桥村,自明朝宣德年间立居以来,人丁一直比较旺盛,清代有一首咏大桥八景诗云:''溪江横带晓云霞,曲折绕村数百家。水秀山清称盛地,卜居斯土福迩遐''。当时,有数百户人家的大桥村,人文蔚起,大兴文教之风,历代人才辈出,到民国初,庠生、增生、廪生、监生、国学生、贡生共计150余人,其中七品以上官数十员。
民居;西京古道沿途,村庄密集,基本上都是客家居民,属客家围屋布局,这些村庄其建筑特点是:一、以姓氏为聚居点,一个姓氏为一个独立的村庄并建祖堂或叫祠堂(客家人又叫''厅厦'')和大门小门。厅厦大门必定是一个同姓同族人居住在同一个村庄的轴心,而厅厦大门是这个村庄的公共活动场所,红白两事均在这里举行。二、厅厦的正面墙上都设神龛(有的地方叫''太子殿''),神龛正中供奉观音佛像,左右两边安放历代门宗先祖的牌位。三、村里居住户必须以厅厦大门这个轴心向左右两边延伸,并且要按地理风水要求规划进行建筑。四、户与户之间同墙共檐,穿壁串梁。五、多数村庄的大门前面都有宽阔的大门坪,坪外设有水塘。六、每家每户的正厅都安放固定的八仙桌和大板櫈,并视这张八仙桌为一家的镇家之物,既庄严又神圣。八仙桌的桌面绝大多数用柏树作料,从砍树到请木工加工,到八仙桌的安放都要选日子,八仙桌安放好以后,不能随便移动。
西京古道沿途的这些古民居,现有的村庄历史最长的可以上溯到明朝中叶,如大桥镇的大桥老屋村,最初立基于明宣德年(1426-1435年)间,距今560多年。大桥镇的石角塘村,最初立基于明正统年(1436-1449年)间,距今550多年。这些古民居是我们今天研究西京古道和客家文化珍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