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里诗书
史诗的科幻背景,注定了《沙丘》是一部极难被改编成电影的作品,而丹尼斯·维伦纽瓦版的《沙丘》从成片来看,它更像是一个吊人胃口的加长版预告片,电影在长达 156分钟的时间里,虽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剧情,也没有多少能调动观众情绪的包袱,但它的导演却用无与伦比的画面,让人愿意去走进这个沙丘世界,由此这部电影所带来的沉浸式体验是疲惫却也惊艳的。
基于1965年弗兰克·赫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沙丘》原著洋洋洒洒六百多页,简单的说作者在这部书中构建了一个细致入微的未来宇宙帝国,用一条类似《王子复仇记 》的故事串起了主线,但它所折射的却含纳了人类政治、宗教、哲学、历史等问题,也正是基于题材的厚重磅礴,原著在当年一览获得了雨果奖与星云奖,并被誉为“20 世纪最佳科幻小说”。这样一本小说从时间上就不可能被改编成一部电影,所以新版的电影虽然取名《沙丘》,但其实用《沙区序章》来形容这部作品更为贴切。
选择去拍《沙丘》,就注定了维伦纽瓦在篇幅上必须做出大量的取舍,所以在这次影视化尝试中,维伦纽瓦非常好的规避了前几次失败翻拍的问题,他并没有按照原著的 思路去呈现电影,而是以他自己为主导,在这部序曲中一面大胆删减了原著中庞杂的深度戏份,一面加强了原著中并不着重的硬科幻,尽可能的用镜头发挥着自己在电影 上的造诣,去将观众带入到弗兰克·赫伯特笔下的沙丘世界。
所以丹尼斯·维伦纽瓦版的《沙丘》,最为让人震撼的,其实并不是原著本身的魅力,甚至于在这部序曲中,这个故事根本就没有完全展开,作为天选之人的主人公保罗 ,他未来如何去颠覆这个科技发达,却有着宗教与宿命枷锁的世界,俨然全部留给了续集。电影真正让人惊艳的是维伦纽瓦所打造的这个让人为之惊叹的沙丘世界,从遍 布黄沙的唯美远景到扑翼飞机的细腻还原,再到肃穆恢宏的氛围渲染,维伦纽瓦所做的不只是高度还原了原著的奇想,更融入了自己诗艺的美学表达,将原本只能得见于文字的想象,变得触手可及。
场景之外,《沙丘》的另一个特点便是展现了主人公保罗大量的内心活动,维伦纽瓦用这种方式即巧妙展现了保罗拥有的特殊能力,也成为了电影借此推动人物叙事的重要契机,现实与梦境的隔阂在电影中借由主人公的能力打破了,观众因此仿若站在了主人公的第一视角来看待发生的一切。
当然不可否认,《沙丘》并不是一部对所有观众都友好的电影,在这个以争端宝贵资源“香料”为引的故事中,梦境与现实的穿插虽然为电影制造了一定的悬念色彩,但另一面也导致了剧情的碎片化,电影所塑造的人物都很难在这种碎片化的叙事中带给观众带来多少共情感,所以在不知道续集如何去展开这个故事的境况下,这部电影唯一给人带来的情绪只有震撼,它无法给你带来捧腹的欢笑,也无从让你潸然泪下,因为这部电影的意义,只是导演维伦纽瓦引领观众走进沙丘世界的契机。
正如电影结尾所言,“这一切都只是开始”,单将《沙丘》作为一部系列电影的序章来看,相比于维伦纽瓦所致力还原的沙丘世界,剧情的问题在我看来是可以被包容的,毕竟这只是一道秀色可餐的前菜。
个人评分: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