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珺童话】漫说刘公岛龙王庙戏楼

旅游 威海刘公岛景区 2021-03-21 09:12

原标题:【简珺童话】漫说刘公岛龙王庙戏楼

漫说刘公岛龙王庙戏楼

孙建军

龙袍乌纱帽如花石斑斓辉光照耀玉皇阁

奏响管弦声似波涛汹涌音韵传闻望海楼

这是刘公岛龙王庙戏楼的一副楹联。今天人们介绍刘公岛的文物,大多提及的是龙王庙,而往往忽略了这座戏楼。其实,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可以想见龙王庙存在的普遍。龙王庙很常见,海、湖、江、河、井,甚至山上皆有龙王庙。神是人造出来,但凡人们觉得有危险或者需要外力帮助的,都会造出一个神来,而龙大概是最为普及的了。这些,有青龙、白龙、黑龙、黄龙、石龙等等,还有龙母,更有我们威海人都很熟悉的秃尾巴老李,五花八门。龙王庙难以计数,保存到今天的古物却并不多;保存下来的龙王庙为数少,但未必皆有戏楼;古龙王庙的戏楼能够存留至今的,则更是罕见;而龙王庙的戏楼又有楹联幸存下来的,那就可说是凤毛麟角了!就笔者搜索的结果——当然也是借助了专业人士的成果,这种有楹联留存的龙王庙戏楼,全国(含港澳台)不过16处。由此,可以想见刘公岛龙王庙戏楼的珍贵了!

戏楼,当然是演戏的地方,戏是唱给神看的,而人也一块儿跟着乐。比如苏北某村戏台联:“演戏的疯子,看戏的呆子,说什么长短,道什么古今,还不是骗取几文算事;迎神的樵夫,送神的农夫,花多少钱财,烧多少香炷,都原为撇开一点心思。”寥寥数字,一语道破其中奥秘。戏台的楹联,不管出自讲堂高师之手,还是出自乡村无名氏之手,往往都能揭示一些生活的真谛。

刘公岛龙王庙戏楼的这副楹联,上下联并不对仗,没有什么深意,只是写景状物而已。玉皇阁是旗顶山上一个小庙,绝非我们习见的今人建造的那些富丽堂皇之物,仅仅是几块石板搭建的小石房子;望海楼也位于旗顶山的东坡坡顶,一座瞭望哨,所起的大多是军事作用。这幅楹联的下联之“奏”字,因受屋檐遮挡,初被断为“吹”字,威海史学耆宿刘德煜先生派一青年搭梯上去用手摸,依据“下面的两条腿儿”才辨识出来,恢复了楹联的本来面目。

刘公岛上的这座龙王庙、戏楼建于何时,均已无可考,想来二者也未必是同时所建。有口碑相传的是,晚清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和驻威绥功军统领戴宗骞曾捐款修缮过龙王庙戏楼。上世纪三十年代龙王庙还曾被辟为祭奠丁汝昌的地方,至今丁汝昌的“柔远安迩”功德碑尚陈列在龙王庙的东厢房中。丁汝昌有没有在此看过戏,无可考。但安徽人喜欢京剧,这是可以肯定。与丁氏同为庐州府的段祺瑞在威海武备学堂时,就经常出入戏院,甚至有人说他还曾粉墨登场。40集电视连续剧《铁甲舰上的男人》在刘公岛上拍摄时,我曾向齐星导演建议,设计一个北洋海军官兵看京剧的情节,丁汝昌及底层水勇伙夫们喜欢看,而留学英美的中高级军官则不屑一顾,反映北洋海军这支近代化武装力量在成长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但不知播出时,我们能否看到这样的镜头?

当年在刘公岛龙王庙戏楼上浩歌曼舞的,未必全是京剧,大概凡是祈祷平安幸福的地方剧种都会被搬上舞台。目前可以知道的是,有一桩重大历史事件确实是与唱京戏有一定的关系。那是1944年的夏天,刘公岛上的汪伪海军组织了一场京剧在戏楼上演。伪威海要港司令等军官,都坐在龙王庙的倒厅南窗户前观赏,而练勇们则坐下太阳下面享受着热辣辣的太阳。岛上文化生活自然不会多,练勇们心情愉快虽挥汗如雨也是可以忍受的。可是,身上发出的阵阵汗臭,却冲了军官太太及小姐们的鼻腔,嘟嘟囔囔地甚至嘴里不干净了。面对人格上的侮辱,加上平时饱受军官的虐待,练勇们忍无可忍而当场大哗。随后不久便爆发了著名的“刘公岛汪伪海军起义”。

“宇宙事孰假孰真且待彼铺张些恶霸善良如何结果,古今人谁好谁歹但看他排出那奸邪忠正怎样收场”。一座小小的戏楼,曾上演过多少人间风云。今之过者,还需留步稍思才是!

载《威海晚报》2013年5月5日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