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保山市龙陵县文化遗产游径上,去平达乡黄连河村傈僳族服饰博物馆体验傈僳服饰文化的风采、到勐糯镇大寨社区体验傣家织锦染织的神韵、去欣赏木城乡乌木寨彝族香堂人“太阳花”合作社刺绣的俏姿……一条条文化遗产游径正成为国内外游客的“打卡”地。
龙陵县近年来探索出了一系列文旅融合新模式、新路径,着力培植文旅融合产业链,令底蕴深厚的文化遗产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目前,全县有省、市、县三级名录项目51项,省、市、县三级代表性传承人56人。为促进非遗与旅游资源“无缝对接”,该县着力打造非遗旅游线路,广泛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村寨)、进景区等活动。全县有32个村(社区)建起了村情(非遗)展室,探索用“科技+互动”“实物+体验”“情景重现”等方式让文物“活”起来,推出了一批体验性、参与性强的文旅项目。
每到周末,黄连河村傈僳族服饰博物馆(生产作坊)外就停满了旅游车。馆内展台上,以红、黄、蓝、绿、白五色丝线(布料)制成的色彩斑斓的衣服、挎包、荷包等10多种产品令游客爱不释手。衣裙上的刺绣作品,构图严谨又不失洒脱,清丽柔婉又设色典雅,在整体造型和细部变化上都是创意和趣味的结合,饰花缀纹活泼素雅,几何纹、花鸟植物图饰色彩绚丽多变,古韵犹存,特色浓郁。现在,黄连河成了“网红”景区,傈僳族服饰产品订单不断,前来购物的游客络绎不绝。土生土长的傈僳族绣娘刺绣技艺传承人余招娣说:“我希望古老的的傈僳族刺绣技艺走出大山,成为年轻人喜欢的‘非遗网红’,让更多的人了解傈僳族服饰文化。”
如何“解锁”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融入旅游产业?把更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吸纳到旅游产业链上?近年来,龙陵县以沪滇合作为抓手,先后引进资金100多万元,以“支部+公司+合作社+非遗文化+电商+农户”的模式,发展傣、彝、傈僳族服饰和刺绣、织锦、染织等产品,产品由盈江县边陲文化有限公司包销,让贫困妇女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使过去的生活技能成为脱贫致富技能。分别在勐糯镇大寨成立了傣韵织锦专业合作社、平达乡黄连河村民族服饰专业合作社、木城乡乌木寨村彝族太阳花刺绣专业合作社,各个合作社建立了产品展示台、体验室,电商平台和服饰“草根模特”,为游客提供了“可观、可学、可游、可玩”的体验式旅游产品,为非遗传承注入了内生动力,也为旅游业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传统的“指尖技艺”派上了用场,共吸纳380余名少数民族妇女入社,带动1100余名妇女依托合作社从事“指尖经济”,居家灵活就业,人均年增收1万余元。
“傣锦是一种纯棉(麻)手工纺织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特色,不褪色、不起球、不卷边,舒适透气吸汗能力强,是傣族劳动人民用原始的纺车、织布机一梭一梭精心纺织而成。”社区干部介绍。2018年8月,龙陵县傣韵织锦专业合作社成立,建起了厂房,购置土织机30台和部分染织刺绣设备,吸收了60名傣族妇女进行手织锦及刺绣生产,生产的10余种产品由盈江县边陲文化有限公司包销,产品俏销国内外市场。
“我们用原始的木纺车、木织机,一梭一梭纯手工纺织,从采棉(麻)到成布,大大小小要经过几十道工序。每一块傣锦,都凝结着传统与专注。”说起傣锦,杨新芬深情地说。杨新芬是傣家染织的“大咖”,在她门下学艺的徒弟达20多人。这次被合作社聘为技术总监,杨新芬把“工匠导师”的角色“演绎”得风生水起,为合作社制定了产品工艺流程、质量标准、开展了染织刺绣培训,把自己的绝活儿都传授给姐妹们。
傣锦作坊在大寨民族风情园内,紧挨着非遗文化展馆。大寨是3A级景区,来的游客很多,形成了傣锦加工、文化展示、游客体验、优质农产品展销、傣家风味小吃为一体的民族风情园,让游客大饱眼福和口福。
而在木城乡乌木寨村龙陵县太阳花刺绣专业合作社的电商平台上,傈僳族绣娘余永兰正在点击鼠标进行线上交易,柜台上陈列着社员加工的彝族、傈僳族服饰及10多种刺绣产品。2017年4月,在县、乡妇联的支持下,余永兰牵头成立了刺绣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户111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2户,开办了微店,产品由合作社统一销售到全国60多家旅游商品专卖店,提取5%的费用作为合作社集体基金,社员的“指尖技艺”派上了用场,有了稳定的收入,62户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
龙陵县把文化遗产游径作为盘活文化遗产、推动全域旅游的新举措,着力打造抗战文化、温泉养生文化、黄龙玉文化“三大品牌”,还推出了10余条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将红色资源、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历史建筑等“串珠成链”,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探奇览胜,火了一方经济,产业贡献率正在逐步释放。
(雷 华/文 王佳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