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岷县电视台)
夏凉秋爽,在岷县的碧水蓝天之间,花儿艺术节、岷州美食展、“丽人行”汉服秀、非遗产品展销会、“山海情深·举杯岷州”岷县第一届青岛啤酒节、“情在岷山洮水间”岷县文艺家采风活动书画摄影展等一个个融合了产业、文化、生态、非遗的乡村文化旅游节纷纷呈现,让各地游客饱了眼福,也富了当地群众的“口袋”……这是岷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运用“党建+”模式,深入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岷县之韵”,建设“多彩岷州”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岷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带动作用,围绕“党建引领、行政推动、产业联动、集中管理”方式,运用“党建+”模式,通过组建成立乡村旅游产业联合党委,有效激活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一池春水”,推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发展“根基”
紧盯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聚合作用,岷县县委组织部坚持“一盘棋”发展思想,按照“地域相邻、川河相通、产业相近、要素相聚”的原则,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国有企业,打破行政边界和区域阻隔壁垒,在县级层面组建乡村旅游产业联合党委,覆盖10个乡镇12 个村和8个经济组织,构建形成了以党建为引领、产业为纽带,促进资源共享、抱团发展的“大党委”工作格局。
联合党委将党的建设贯穿到旅游产业发展中,按照“六不变三统一”管理模式,通过“统分结合”,集聚全县资金、人才、信息和旅游资源,研究制定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资金分散、资源浪费等问题,总结交流和推广经验做法,把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活力。
坚持党建聚力,打造驱动“引擎”
针对旅游产业联动强、辐射广的特点,联合党委按照岷县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城市建设、国企改革等工作相结合,大力推动“ 旅游+ ”融合发展、全域联动。着力加强旅游交通体系建设,推进干线公路与旅游景区连接,加快渭武、凤合、景礼高速岷县段建设进度,建成两条红色旅游公路,完善了县域内旅游交通网络。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国有资本投入、资源整合、资产重组、资产置换等方式,加大岷县文旅投公司对旅游项目投资、建设、融资、运营管理的参与力度,加快配套完善旅游服务中心、旅游服务区、停车场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大力引进优强旅游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旅游产业建设,培育扶持乡村旅游经营户,打造符合地域文化特色的特色民宿、休闲康养、餐饮娱乐、学习实践等乡村旅游品牌,新发展农家乐12家,建成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4个、摄影写生基地1个。
坚持党建赋能,创造发展“动能”
为全面促进乡村旅游产品提质、产业提效、服务提升,联合党委深挖岷县县域资源优势,努力打造“岷县之韵”乡村旅游品牌,让“独角戏”变成“大合唱”。
聚焦红色主题,将十里镇三十里铺村、麻子川镇绿叶村两个红色美丽村庄点串成线,推出“原薪原火”红色精品游线路,让游客在观光赏景中“重温红色历史、传承奋斗精神”。聚焦绿色生态,依托狼渡滩4A 级旅游景区、牧马滩3A级旅游景区、双燕生态景区、天泉山景区等自然景区,将闾井、锁龙、秦许等乡镇进行捆绑,推出“原山原水”绿色生态精品旅游线路,让岷县20℃清凉夏日登上了游客“打卡”目录。聚焦乡土文化,利用各乡镇特色节会,按照“一镇一特色、镇镇有看点”思路,组织开展了西江镇首届乡村文化旅游季、十里镇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寺沟镇第一届特色牧草收割节、闾井镇首届赛马暨文化旅游节、锁龙乡露营啤酒音乐节等特色鲜明的“原乡原味”乡村旅游活动,让游客在逛庙会、赛马采收、徒步露营中体验乡土生活、聆听岷县故事、感受岷州多彩文化。
今年1月至9月,岷县共举办各类乡村旅游节活动36场次,接待游客15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2亿元。在岷县,“党建+旅游”正在使岷州大地的绿水青山变为岷州儿女的“金山银山”,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产业将源源不断地为全县经济高质量追赶发展注入新动能。(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通讯员 李福祥)
来源:甘肃经济网
主动配合做好风险排查、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
|编辑:龚锐敏 |责编:郭子静
|编审:马爱军 李卫俊 |监制:邓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