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军平定阿睦尔撒纳之乱以后,清朝开始大规模移民新疆。平乱之后,清廷以各种手段向新疆迁入的大规模军民开展屯田,有两个目的:
其一、在新疆开展屯田工作,有助于对新入版图的新疆进行控制。毕竟当时的新疆经过战乱,原本占据新疆的准噶尔部人口损失巨大,所谓“数千里间无瓦剌一毡帐”,北疆一带产生了面积巨大的真空地带,当时的乾隆皇帝十分担心这些土地被哈萨克部和布鲁特部占据,成为新的边患,所以长期占领势在必行,但大军驻扎新疆,若粮草长途运输,必然耗费巨大,内地补给又太远,所以开展军民屯田是一种相对节省成本的不二选择。《清高宗实录》就记载了当时清廷的考虑:“伊犁向为准夷腹地,加意经画,故穑事颇修,今归我版图,若不驻兵屯田,则相近之哈萨克、布鲁特封,乘机游牧,又烦驱逐。”
其二、在新疆开展屯田工作也有助于缓解内地的人地矛盾,毕竟“乾隆元年至今二十五年之间,滋生民数,岁不下亿万”,内地田少人多的矛盾日益增长,让耕地条件较差的陕、甘贫民去新疆垦种,也能很大程度上缓解社会危机(明末农民起义就爆发于西北),“则甘肃等处无业贫民,前赴营生耕作,汙莱辟而就食多,于国家牧民本图,大有裨益”。
为达到缓解人地矛盾和移民实边的双重目的,清廷开始在新疆以各种形式组织屯田,大致有五种形式,分别为:兵屯、旗屯、民屯、回屯、犯屯。
其中兵屯就是指以汉族为主的绿营兵在承担军事任务的同时,进行屯田工作。其兵源地来自陕甘地区,兵屯地点主要分布在北疆,在巴里坤、古城、乌鲁木齐、塔尔巴哈台、伊犁、库尔喀喇乌苏、精河等地都有屯区,据《乌鲁木齐政略·屯田》记载,在最大的乌鲁木齐屯区就有5500多名绿营兵在进行屯田工作,按照清廷一兵开垦20亩地来计算,加起来共开垦11万亩的田地,像塔尔巴哈台屯区规模较小,共有400名绿营兵,共垦地8000亩。根据《新疆图志》记载,到乾隆四十年(1775年),驻扎于新疆天山南北的绿营兵所垦屯的地已经高达288100亩。
至于耕种成果还是比较丰硕的,汉民族不愧是农业种植经验发达的民族,各地绿营亦兵亦农,经过努力垦植,不仅获得了温饱,居然有余粮可收,在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伊犁将军伊勒图表示,伊犁屯区负责屯田的2500多名绿营兵,几年之内,积贮了50多万石的粮食,足够支用三年。以致于多余的粮食在仓库发生霉变,过于浪费,请削减屯兵的数目。
当然,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新疆的绿营屯田兵常驻新疆(一开始按年轮换,后来清廷为了确保屯田效果,让绿营兵携眷属永驻),由于种族天赋爆发,种地过于积极,很多人可能忽视了自己做为军人的职能,导致了战斗力削弱的问题,所谓“亦兵亦农”,越来越往农民的方向发展了,有很多明朝时“卫所兵”的气息。
清廷要发展当地生产,巩固新疆的局面,仅仅是开展兵屯是不够的,遂大力鼓励内地无业、无地的贫民去新疆开展民屯,当然这事也得到了民众的响应,以官府资助和自发的模式去新疆寻找新的生活,毕竟每户去新疆能分配到30亩地,对原本在关内的贫苦家庭还是有一定诱惑力的,“内地民人出关者岁以万计,而入关者不过十一二”。《皇朝武功纪盛》上也说“自官兵屯田载,余地听人自占,内地之民争趋之”。
根据《清高宗实录》和《乌鲁木齐政略》等书汇总,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清廷光是以官府资助的形式就往北疆输送了近8000户家庭,以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为标准,426户有1500余人为准,平均一户为3.5人,8000户就有28000余人。
而不求政府资助,自行出关的百姓根本无法统计,事实上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已经停止资助,但是光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据《清高宗实录》记载内地仍然有将近600余户人家向新疆迁徙。根据《三州辑略》记载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乌鲁木齐户口为约10万余人,等到嘉庆十一年(1806年)共有153120人,加上陕甘绿营兵带去的家属4万余人,规模达到将近20万。
清朝疆域图
而在新疆垦种的群体里,不仅包括贫民,也有很多商贾,他们出资雇工,尽力认垦,就比如说商民张子仪等三十二户人家,认垦的土地居然达到了39618亩。还有张尚义等二百户人家认垦稻田有10668亩。
在对北疆土地的开发上,清廷主导的民屯效果最为显著。乾隆四十年(1775年),新疆所垦土地已经达到了70万亩,是同时期兵屯的2.5倍。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北疆所垦土地一跃至124万亩。
来到新疆的汉人不仅在为新疆开发做出了贡献,也同样献身于保卫新疆事业。同治年间,陕甘、新疆发生变乱,汉族民团相继而起结寨自保,尤其是驻新疆绿营将领的后代徐学功组织的民团最为著名,史称“学功据南山,结碉寨,集精壮拒贼,汉民往依者日众”,除此之外,该有赵兴体、孔才、邓生玉、张和、张兴等部“日与贼战”,所谓“汉民不尽亡于贼者,皆数人力也”。其中的徐学功和孔才的汉族民团由于协助左宗棠的复疆大军打击阿古柏反动分裂势力特别得力,还受到了左宗棠的嘉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