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印象中的乡村小学是什么样?光秃秃的山,破旧的教室,一群腼腆胆怯的孩子,和一位已到古稀之龄的教师,在过往对乡村校园的报道中,乡村小学常以这个样貌出现,激起人们的无限爱心、同情和怜悯。现如今,乡村振兴已经正式开展了1年多,村里的小学是否有了些变化,小学里的孩子们现在又是什么样子?带着疑问,我们走进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到深山中寻找答案。
没见过北京,但我想考北大
老厂乡三岔小学成立于1967年,地处于山高坡陡、水冷谷深的老厂乡,学校地处三条沟的交叉口,距乡镇府有19公里,用“山路十八弯”形容从外界通往学校的那条路一点都不为过。正值9月初开学季,校园里的朝气蓬勃与四周青翠的山脉遥相呼应,显得暖橘色的校舍更为亮眼。
学校的文化墙都是老师们手绘的,上面写着大大的“仁义礼智信”,就像彭有兴老师在采访中曾说的那样:山里的孩子不比城里,教育资源缺乏是事实,所以相比于成绩,我更希望能给学生们上好德育课,让他们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得到健康发展。
校园内的文化墙
校园的运动场紧挨着教学楼,这里也是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的“加油未来”项目为学校建设的“加油运动天地”,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加油月捐公众每月定期、定额的捐赠支持。每当下课铃响,学生都会从教室中冲出来到这块运动场地上玩耍,有调皮一点的孩子甚至会从台阶上直接扑倒在草坪,就像回家后躺在地毯上那样轻松自在。这块面积约610平方米的草坪承载了孩子们的嬉笑打滚,也承载了他们的童年。
“我以后想当医生”小浩(化名)蹲在草坪上说,“长大了我想去北京大学,学医,能救别人的命。”小浩今年五年级,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打工,每周他可以通过微信视频和父母见一次,在留守儿童中,他已经算是非常幸运的了。当被问及是否去过北京,他摇了摇头,“没去过,也只在上课的课件里见过,但我知道北京大学是最好的大学,学校应该很大,人很多。”目前为止,小浩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县里的游乐园,在不久前的暑假,他爸爸特地回家一趟,带儿子去游乐园玩了一次,对此,小浩特别知足,满脸都是幸福。
在新学期的主题班会课上,许多孩子都写下了自己的愿望,其中医生占比最高,其次是教师和消防员。“我想帮助别人”,这是孩子们在介绍自己的梦想时,说过最多的一句话,或许这也正是爱心人士叶先生参与月捐项目的初衷: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伞,将这份温暖的善意传递下去。
苦点我也来,因为这里重视教育
“我大学时是学钢琴的,目前在学校教二年级的语文和五年级的英语。”三岔小学教师李海燕说,“乡村小学的老师都这样,每人要同时负责几门课程,刚开始也不习惯,经过个把月的培训,慢慢也就适应了。”与其说是老师,李海燕更像是大一点的孩子,作为名副其实的95后,她也爱打扮,闲时会刷短视频平台,将当下热门曲目教给孩子们唱,再一起拍视频发到网上。
最左侧为李海燕老师
“我是独生女,家在大理,毕业时我说想来三岔小学当特岗教师,家里不同意,觉得太远了,但我还是认定值得来,因为这里重视教育。”据三岔小学校长朱知美介绍,在当地教育局和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的帮助下,三岔小学成为了会泽县“加油未来项目”第一批学校,也推动当地教育的改变和乡村教育的整体提升。
“有了项目发放的加油包,给孩子们上音体美课更方便了,他们也喜欢。”在课堂上,李海燕是“全能型”教师,在课下,她更像一位暖心的大姐姐。“学生们从一年级就开始住校,每周周末回家,我们老师也住在学校的教职工宿舍里,上课时我们是老师,下课后我们就是家长,有些低年级的孩子刚入学时晚上哭闹,吵着要回家,我们就进宿舍里给孩子讲故事书,时间一长,有些孩子甚至放假都不愿意回家。”
在学生宿舍,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混住,这是校方有意安排的,让高年级教低年级生活自理技巧,进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也算是一种传承吧,即便高年级学生也只不过是10岁左右的孩子,在城里还需要父母安排好衣食住行,但在这里,他们就是弟弟妹妹们的生活老师。”李海燕说。
改变需要时间,得一步一步来
“这几年在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和社会爱心月捐人的支持下,学校已经有很大变化了,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上下功夫,让他们健康长大,其实山里孩子也没那么内向,挺活泼的,就是不经常见到外面的人,可能刚开始有些好奇。”朱校长介绍说。在三岔村,小学确实是进山后看到的最好的建筑物,也只有这里更像是能与外界“接轨”的地方。
“下课后我们会在操场上打羽毛球,踢足球,打篮球,老师有时和我们一起”小浩(化名)说。这块学校仅有的1000平方米操场,既是运动区,也是就餐区:学生们中午在食堂窗口打饭后,都会到操场上席地而坐,三五成群地吃午餐。
“学校的爱心厨房每天都有一荤两素,米饭自取,只要孩子们能吃完,打多少都行。”李海燕看着身旁打闹的孩子,笑着说,“孩子们到学校来,我们就要给照顾好,其实他们也就在学校的时候还像个孩子,每天读书写字,回到家后都忙着帮家里干活儿。”很难想象,即便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在家中也早早担起了放羊等“重任”。
“这些孩子根本指望不上家庭教育,父母要么在外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要么就是文化程度不高,没法辅导作业,这样一来,教育就全靠学校,在这里能多学一点是一点”李海燕补充道。
大山里的孩子,乡村中的小学,在外界的定义中似乎始终与落后、贫穷、弱小等词相关联。三岔小学的孩子们就像一颗颗等待发芽的种子,只要一些水分,一些阳光,就能让他们破土而出。改善中国乡村孩子们的教育,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幸运的是,很多人和机构正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这种公益项目的意义绝不仅仅是让每个人都走出大山,而是润物细无声地让每个人的未来变得更好。用音乐,用阅读,在大山里的孩子心中,播撒下梦想的种子。现实情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但只要关爱和陪伴的观念不断扩散,我们的报道就有存在的意义。不论如何,我们都会持续关注和记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