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村子对面就是采石场,白天尘土飞扬,动静大的时候,家里窗户上的玻璃都被震下来了。”9月2日,记者来到吉安市永新县三湾乡石口村,村民周森泉记忆中的采石场位于G356国道旁,距离三湾改编景区约17公里。经过生态修复,曾经裸露的山体上生长出茂密的灌木丛,山脚下还建有红色教育培训基地,俨然一片绿意盎然的生态重构景观带。
作为山区县的永新,石料资源开采多年,废弃矿山历史遗留问题尤为凸显。2019年以来,永新县以三湾乡石口村废弃矿山为试点,探索废弃矿山市场化治理模式,陆续将51处废弃矿山及其他裸露山体纳入治理范围。俯瞰永新,昔日的生态“伤口”正逐步愈合,废弃矿山修复后,该县每年可实现固碳约6500吨,释放氧气约4700吨,产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约6.5亿元。
政企合作 撬动社会资本投入
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是包含土壤、植被、生物等多方面的系统性改造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多资本融合”的市场化治理理念,永新县大胆尝试,引进江西省地产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全域生态修复框架协议,发动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让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有了坚实的保障。
位于永新县烟阁乡长富村的山体滑坡治理项目,从2020年7月开始动工,经过边坡清淤、修建挡土墙、铺设草皮等治理手段,原本土质松软的山坡上已经种植了1500余棵井冈蜜柚树苗,既稳固了水土,又恢复了林地的经济价值。该项目技术总监符娜告诉记者,在生态修复的过程中,企业负责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和修复后土地的开发利用,政府则负责审核项目方案和监督工程质量,政企双方各司其职、权责清晰,实现了双赢。
进行生态修复的同时,该县不断推进生态保护与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发展等有机结合,将培育产业融入生态修复,串点成线、拉线成网,以“业”养“绿”,让矿山重建由单纯的植被恢复向新兴产业转变。
长效治理 还原自然生长系统
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景建景……针对复杂的修复环境,永新县使用了“一矿一策”之计,综合考虑地理位置、区位条件等情况,确定每座山体的治理类型,实施科学的修复方案。目前,全县适宜修复为建设用地的治理面积50.76公顷,适宜修复为林地的治理面积31.83公顷,适宜修复为水田的治理面积3.45公顷,适宜修复为旱地的治理面积145.71公顷。
修复过程中,该县在遵循生态系统构建原理的基础上,突破传统技术,通过边坡治理和生态重构工程,对各个项目开展生态环境系统性改善与修复,为治理点逐步还原出自然的生长系统。
在龙田乡枫里冲采石场治理点,山坡接近垂直,且边坡基本稳定,则通过分区域种植爬藤,结合撒播草种等修复工艺,逐步恢复废弃矿山生态。在坳南乡坳南村页岩矿治理点,植被景观破坏较严重,则通过人工清坡、生态围穴等修复工艺,着重培育植物的自然生长能力。
在大部分治理区域中,施工方还创新性采用了“北斗云监测系统”,自动化实时监测土壤的沉降范围,为设计施工及灾害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
多点布局 全域推进提升改造
2019年,启动三湾乡石口村采石场示范项目;2020年,启动烟阁乡长富村山体滑坡治理项目;2021年,启动龙田乡西江村裸露山体等14个治理点;2022年,启动石桥镇梅田洞石灰岩矿等14个治理点……得益于市场化运作模式和创新性修复技术,永新县星罗棋布的51处生态修复点陆续得到规划、部署和实施。
多年开采的矿山要想重获新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永新县采用试点先行的办法,分期分区逐步推进生态修复,构建全域生态修复的空间格局。
三湾乡石口村废弃采石矿山作为该县首个生态修复试点项目,经过两年多的修复改造、观察监测,不仅恢复了矿区生态系统,还依托临近三湾改编景区的区位优势,将挖掘红色研学资源融入矿区景观再造,最终实现了从“山体疮疤”到文旅新景的蜕变。
“石口村废弃矿山改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今年7月,坳南乡坳南村页岩矿等8个矿山生态重构项目已完成初步验收。还原绿水青山,再造金山银山,焕然一新的矿山正逐步由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永新县自然资源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子飞说。
截至今年8月底,永新县在51处生态修复点中,共治理水土流失253.32余亩、新增林地221.56余亩、盘活土地资源130.25余亩、恢复生态功能区362.78余亩。(记者 董文涛 通讯员 龙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