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早已覆盖我的足迹,远方的炊烟摇曳温暖的召唤,风儿无法吹断我回望的视线,家园好像永远征途漫漫……”
如今,这首耳熟能详的主题曲仍然颇具韵味,刘欢、宋祖英的声音也依然能唤起当时的回忆,山东章丘的朱家峪也成了旅游胜地,闯关东文化广场更是成了游客的打卡地之一。
其实闯关东是个涉及几代人的故事,山东人选择东北也要追溯到清末。
“长白山、黑龙江,满族人的老故乡。”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后逐步统一了满洲各部,这是清政权起家的开始。直到清朝中叶以前,清廷一直没有忘本,视东北为“龙兴之地”,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禁止汉人迁徙到东北。
清朝历史上的长白山封禁政策,使得内地的许多汉人难以前往东北,营造出了一种浓厚的“神秘感”。但也正因如此,也使得东北的白山黑水未曾得到开发。换句话讲,清末的东北,虽然冬季严寒、人烟稀少,却有着肥沃的土地,能够养育更多的人口。
直到咸丰十年(1860年)以后,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不得不实行开禁东北,移民实边。到了民国时期,天灾战乱连年不断,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只能背井离乡。而清末以来已经有在东北站稳脚跟的情况,此时的东北相较南方而言仍然算是地广人稀,所以闯关东依然是首选。
农民的一技之长就是从事农业活动。相比南方而言,东北无论是耕作方式还是作物品种,对山东农民来说都比较熟悉。相关档案记载,当时农忙前是移民移入的高峰期。因为农忙时劳动力需求大,而且他们离乡时携带的钱财也有限,急需工作维持生计。
其实民国时期的闯关东并不都是画面中用脚走过去的,当时陆路上的津浦铁路、京奉铁路有专门的折扣票价。政府部门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闯关东的步伐。因为除了农业需求外,20年代的东北工矿业也急需劳动力。
有意思的是,当时还有种“下关东”的说法,就是山东移民走水路去东北。“日乘胶济车由青岛转赴东三省求生者达三千余人。”庞大的移民潮催生了完整的产业链,在烟台、青岛、龙口等地都有低廉的客栈供这些移民周转。如天和兴、悦来栈等,这些客栈最大能容纳四五百人。而对接的大连等地也有山东同乡会设立的救济移民机构,可以帮助他们垫付车费、食宿等。
类似于当今的“人才引进政策”,东北的当地政府也提供了许多安置措施。例如出台的招垦、催垦等政策,使他们得以顺利开垦荒地。发放救济金等,帮助他们安家就业。也正因如此,近代史上的闯关东,成了许多山东人的首选,他们宁愿去东北,也没有选择压力更大的南方。
总之,山东人与东北的语言、饮食、风俗、经济行为等都大同小异,文化上的共性使得开禁伊始就选择了闯关东而非下江南。而后两地政策不断完善,闯关东的传统也逐渐形成。在历史与现实的刺激下,闯关东变成了持续时间相当长的移民潮。
尽管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有着更好的生活条件,但上述因素这些都是南方所不可比拟的。所以山东人选择了闯关东,一个“闯”字也显示出当时环境的恶劣以及老辈先民的坚韧精神所在。
参考资料:赵英兰著《民国生活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