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村广播全媒体记者 康启超)敦煌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锁钥”和“第一枢纽”,中华文明经此远播欧亚,多元文化在此美美与共,更被季羡林先生誉为世界四大文明体系唯一交汇之地。敦煌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拥有莫高窟、玉门关(汉长城)、悬泉置3处世界文化遗产在内的265处文物点,而且,还分布着传承悠久、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丝绸之路历史记忆最为清晰、文化遗存最为丰富的城市。
敦煌市文化馆
副馆长 魏彩艳
敦煌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之地,各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共生共融,创造和孕育了光辉灿烂、异彩纷呈的文明花朵,留下了众多带有浓厚生活气息、民俗风情、艺术审美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敦煌市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己任。在完善调查记录体系、完善代表性项目制度、完善代表性传承人制度、非遗挖掘整理、传承保护、资料编辑、项目申报、宣传展示、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敦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于2009年,是敦煌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敦煌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管理,与市文化馆合署办公,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一个;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室一个;非遗保护传承人才实训基地一个;国家级非遗数字化保护试点工程项目平台一个;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30个。
敦煌市非遗保护中心自成立以来,根据国家非遗四级保护名录建设体系,现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敦煌曲子戏1项,成功申报包括敦煌彩塑制作技艺、敦煌剪纸、敦煌民歌、敦煌石粉彩绘技艺、敦煌民间传说、敦煌木雕画、敦煌壁画故事、敦煌水晶眼镜制作技艺、敦煌艾灸等省级代表性项目14项,酒泉市级非遗保护项目68项,敦煌市级非遗保护项目123项,成功申报各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19人。
近年来,敦煌市依托文化旅游资源,把非遗项目与市场、企业的联手合作作为主要抓手,将非遗抢救性保护的成果和生产性保护有效结合,让产业化项目与非遗结缘,鼓励非遗走向市场,争创双赢,为敦煌非遗有力传承和发展趟出一条可行之路。
敦煌市非遗保护中心还积极组织非遗文化交流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通过组织多个非遗项目参与省内外文化艺术节、非遗展览、非遗论坛、学术交流、高校展演等活动,同时,连续三年组织策划甘肃省及西北五省非遗文化遗产日主场活动,通过传承人现场制作,活态传承,抢救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的有效结合,在展、演、售、论坛等活动中,非遗之花竞相开放,精彩绝伦、高潮迭起,给全省各地乃至全国各地的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一步,敦煌市非遗保护中心将景区打造成为非遗传习基地,让景区成为非遗保护、传承、宣传、交流的阵地和窗口,同时,广泛发掘跟景区文化相关的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包装和展演展示,实现非遗搭台,经济唱戏。通过开展非遗节会等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打卡,拉动县域经济增长。
来源:甘肃农村广播
编辑:李敏
责编:王玉珏
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0931-8569680)
《那山那水我代言》人类敦煌 心向往之
高校毕业生想去基层?这3个项目,1分钟带你了解!
定西市推进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 打造乡村振兴“强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