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品味高雅,是江南私家园林之最。闷热潮湿的日子,心情不免烦躁,这时不妨到苏州老城里走走,暂别城市喧嚣,探访那一座座婉约秀美的古典园林。
与北京的寺庙一样,苏州的园林静谧地散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如不刻意寻找,人们可能路过而不自知,这是因为一般的园林往往被封闭在高墙之内,作为私家宅园,仅供园子的主人欣赏使用。沧浪亭的与众不同在于,它是一座面水园林,游者隔着水面就能看到古台芳榭、高树长廊,令人遐想无限。
沧浪亭,葑溪(图片来源于网络)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城南,是苏州现存的古典园林中历史最悠久的一处。沧浪亭始为五代时吴越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池馆,北宋庆历年间,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在此临水建沧浪亭;南宋初年曾为名将韩世忠的住宅,一度扩建到很大的规模,并把沧浪亭移到土阜上,在周围建轩、廊等建筑,临池造石桥作为入口处,成为今日沧浪亭的布局基础;后世几经倾圮与重建,形成如今的规模,并对公众开放,到了今天,古代名园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游览胜地。
许多人初闻沧浪亭却并不感到陌生,是因为太过熟悉屈原《渔父》中的名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宋代诗人苏舜钦为该园命名时,正是取其中的典故。越过石桥,进入园门,所见之景正如沈复所言“叠石成山,林木葱翠。亭在土山之巅”。园墙连同复廊将山水相隔,园外是水,园内是山,其间多乔木修竹,树老石拙,苍古之意甚浓。
清代文学家沈复曾偕妻陈芸于中秋夜登亭,品茗赏月,风雅至极,他在《浮生六记》中写道“携一毯设亭中,席地环坐。守者烹茶以进。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波心,俗虚尘怀,爽然顿释”,不禁令人联想到张岱《湖心亭看雪》中“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何等的逸兴,唯有静心者能够做得此事。
沧浪亭(图片来源于网络)
亭内“课书论古,品月评花”,遥想旧时的风与月,心中便沁入一丝清凉,烦闷之意减少了。亭中远眺,据说从前可以纵览全园景色,而今视线却被南面的明道堂和五百名贤祠遮挡,不免心生遗憾,好在园中另建有看山楼作为补救。看山楼耸于园的西南角,为同治十二年巡抚张树声创建,取卢集诗:“有客归谋酒,无言卧看山”之意为其命名,立于其上可以望见园外的屋巷。
五百名贤祠南侧的翠玲珑一带小馆曲折,取苏舜钦“日光穿竹翠玲珑”之意,陈从周先生称之“小院兰香,时盈客袖,粉墙竹影,天然画本,宜静观,宜雅游,宜作画,宜题诗”,环境清雅幽静。古人倦夜长,故秉烛游,试想百年前一个月光如水的夜里,园主人邀上三五雅士,会于亭中,觞咏作画,岂不美哉?
苏舜钦诗云“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欲暖弄微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道出了沧浪亭的静趣,多少年来,风云变幻,事物更迭,唯有这园子安静地存在,亘古不变。所以在焦虑烦躁的时候,到园林中走一走吧,静心凝神,感受古人的那份风雅,让一切烦恼都随风,如烟飘散。(张涵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