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顺义党校)
顺义区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绿色出行赏秋景
乐在“骑”中去兜风
这样做
秋天是最适合骑行的季节。穿梭于北京胡同,骑行给了人重新观察城市生活的视角;在大运河畔,平坦宽敞的骑行道,成队的骑行爱好者,像游鱼在水中滑行;在上下班的长安街,每一个追赶着朝阳或落日的打工人,都在奋力勾勒着梦想。
受疫情影响,自行车成了大家保持社交距离和近郊旅行的交通工具。2021年北京中心城区慢行交通出行比例创近10年新高,达到47.8%,全市共享单车年骑行量达9.5亿人次。
然而城市骑行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多了一种便捷的交通方式而已。
骑行是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疫情让健身房关门,但关不住自由畅快的公路。于是,户外骑行成为了健身、跑步之后的“新城市运动”。
《柳叶刀-全球健康》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与开车上下班的人相比,骑车上班的人在退休之前死亡的概率低了20%,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死亡率低了24%,癌症死亡率低了16%,癌症诊断率低了11%。
骑行的距离可长可短,骑行的对手则是自己。城市短途、穿越川藏线、骑行青海湖……每一段骑行路上虽然会累得气喘吁吁,但只要坚持下来,就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在骑行队伍中,除了年轻人,我们还常常看到年长者和小朋友,这就是骑行的魅力,它能挣脱年龄的束缚,接纳所有志同道合的人。
所以,骑行是生活最大的隐喻, 只要用力的蹬,车轮就会前进,只要肯付出,生活就会报之以歌。而那些热衷骑行的人,更是热爱生活的人,他们拥有更加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并且乐于分享这份能量。
骑行是城市友好的生活方式
作为健康生活的载体,自行车也是能源转化效率最高的交通工具。2021年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与中环联合认证中心发布《共享骑行减污降碳报告》,美团单车及电单车用户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18.7万吨, 相当于减少了27万辆私家车行驶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时,累计减污量7777.4吨(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细颗粒物等)。
另一方面,骑行还能有效舒缓城市交通拥堵,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对此,北京推出一系列为自行车让路的策略,比如:机动车道“瘦身”;全线精打细磨优化骑行路线;路口骑行一次左转大大提速;立体反光道钉、柔性隔离桩等,打造了 安全、便利的骑行环境,促使北京市民骑行意愿持续提升。
最出名的要数北京回龙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不仅串联起多个郊野公园,还促进了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无缝衔接,解决了一大批通勤市民的出行难题。开通三年来,自行车专用路日均骑行量4000至5000人次,累计减碳超1500吨。
骑行为城市带来了活力,城市保障了骑行需求,这场双向奔赴的友好,恰好体现一座城市的宜居。
骑行是文明交通的组成部分
当然,一座城市的交通方式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骑行文化的形成也伴随着骑行文明的培养。
今年初,由北京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牵头,会同美团、哈啰、滴滴青桔三家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四方共同签署了 《北京区域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规范用户停放行为联合限制性公约》,对存在多次违规停放共享单车等不文明行为的用户实施联合限制措施。
截止到6月,共计32人被纳入“北京区域违规停放联合限制骑行名单”。其中,2人因连续三个月被纳入名单将被限制骑行15天,其余用户将被限制骑行7天。
文明城市的创建离不开文明交通,而文明停车是文明交通的基础。 遵守《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共同维护交通安全秩序。
安全骑行
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不违规载人载物,不闯红灯、不逆行,不占用机动车道行驶,正确佩戴安全头盔,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出行安全。
文明骑行
主动养成文明交通习惯。骑乘自行车出行时,宁等一分、不抢一秒、不抢车道、不行快车,营造文明有序的出行环境。
按规停放
做爱护车辆的骑行者。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共享单车,不乱贴乱画、不恶意损坏,遇到乱停乱放或受损倒地的共享单车,主动出手扶正,放置到指定区域。
绿色出行的时代已经来临,选择骑行不仅是选择一种更健康的运动生活方式,有时候也是选择一种社交方式,在周末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一同远离日常的生活圈,去更远的地方踏青旅行,或者探索城市不一样的风景,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用更亲切的方式去感受一个城市的生命力!
来源:顺义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