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00:00
详情
收起
00:00
00:00
文、音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铮
图/来源于广东省档案馆公众号
啱过去嘅中秋节,唔知大家有无出去玩咧?中秋节首日,广州市荔湾区永庆坊的“岭南奇妙游”潮玩市集就吸引咗唔少年轻游客前来打卡拍照。永庆坊所在的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喺广州西关老城嘅核心地带,佢附近嘅荔枝湾,对于老广州嚟讲,喺最好嘅赏月所在。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标签。
旧时喺中秋夜的荔枝湾,唔少街坊会选择租一艘船艇,泛舟河中,即使租金比平时要贵十倍,依然十分抢手。今期的《粤讲粤有古》,我哋一起来听下荔枝湾同“艇仔”嘅故事。
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大街小巷,热闹非凡。荔湾区永庆坊的“岭南奇妙游”潮玩市集更是吸引了不少年轻游客前来打卡拍照。永庆坊所在的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是广州西关老城的核心地带。它附近的荔枝湾,对于老广州而言,多年来都热门的赏月所在地。
20世纪20年代初的荔枝湾游艇
旧时在中秋夜的荔枝湾,泛舟赏月,是不少广州街坊所爱。即使租金比平时起码要贵十倍,荔枝湾涌上的艇依然十分抢手。本期的《粤讲粤有古》将和大家分享荔枝湾涌上那些“艇仔”的故事。
荔枝湾涌上的艇,是分种类的,以前不少文章在提到它们时,将其称为"紫洞艇""花艇""画舫"及"舢板"等。其实在搭客摆渡方面,主力军是"洋板艇"。其次是"大厅",一种无配置、简陋的、用四根柱子支起顶篷,且体积比洋板艇小得多的艇只。还有一类则是形如蜻蜓的"塘尾仔"。
20世纪20年代初荔枝湾的莲池
如果按配套服务分,主要是"食艇",它分为三类,有专门制售菜肴酒食的"菜艇",有专门制售粥品的"粥艇"和专售水果、香烟、酒水、小食的"生果汽水艇",又有人称其为"果艇"。当然还有一种出租留声机或卖唱的小艇。至于"紫洞艇",那是一种超级豪华、固定不开动的大船。
坐洋板艇游玩,是往日荔枝湾游船河的"重头戏"。洋板艇得名于造艇的主要用木——坤甸木。坤甸指的是印尼坤甸市,读音与广府话"坤甸"接近,是华侨华人集中地,过去广东从坤甸进口此木较多,于是"坤甸木"就成了其代称。它材质硬重、强韧耐腐、抗蛀力强,且不怕潮湿、水泡后更坚实、油漆后光亮性好,宜作造船木材,特别适合制造航海木船等,因此清代广州船舶业多采用坤甸木,至今珠江三角洲地区也常用坤甸木来制作龙舟。
20世纪50年代初广州荔湾湖上的艇仔粥
洋板艇到底长什么样?从小说《三家巷》里可窥见一二。该小说提到:"到了荔枝湾,租了一只装饰华贵的花艇游玩。这花艇有白铜栏杆,白铜圈手坐椅,正中悬挂红毛大镜,两旁挂着干电池红绿小电灯。那舱篷下吊着一个很大的茉莉花球,比小桌上铺的台布还要洁白,又散发着扑鼻的芳香。"
20世纪50年代的广州荔湾湖公园
由于洋板艇灵活机动,因此成为了大多数客人在荔枝湾游船河或去大坦沙海角红楼等地游玩的首选交通工具。
荔枝湾的魅力有多大?著名作家郁达夫曾在日记里写“照相后,去西关午膳,膳后坐了小艇,上荔枝湾去。天晴云薄,江水不波,西北望白云山,只见一座紫金堆,横躺在阳光里,是江南晚秋的烟景,在这里却将交入残冬了。一路上听风看水,摇出白鹅潭,横斜叉到了荔枝湾里,到荔香园上岸。”
时光荏苒,广州人游览荔枝湾所搭乘的交通工具已经改变,但对荔枝湾的情怀不变。
编辑:邓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