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写到过这样一个情节,那就是钟会取汉中后,邓艾来见钟会。邓艾献策钟会从大道取剑阁,自己从阴平小道取成都。钟会表面上同意,但是在邓艾走后却说出自己的意见。那就是“阴平小路皆高山峻岭,若蜀以百余人守其险要,断其归路,则邓艾之兵皆饿死矣”。
而邓艾在暗渡阴平后,在进兵时,看见一个大空寨,说是当年诸葛亮派一千人马守卫这个险隘,现在被刘禅给废了。邓艾听了,十分感叹。于是,带领兵马直取江油,打通了后方,使得全军进到江油取齐。接下来绵竹一战,打败诸葛瞻,迫使刘禅投降,灭了蜀汉。
我们从这些情节里可以看到,邓艾偷渡阴平确实是一步险棋,并不被当时的蜀、魏将士所看好。但是,也正是这样,邓艾的军事行动也取得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获得了胜利。
那么,如果真的如钟会所言,如诸葛亮所备,蜀军在控制阴平小道的险隘驻扎一支人马,邓艾是不是不但不能取胜,反而会全军覆没在阴平小道中呢?
依我的看法,如果真的出现那种情况,只不过会给邓艾制造更多的困难,未必会让邓艾的军事行动陷入失败。这是因为:
一、 阴平险阻,对进攻方和防守方都是一致的。
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阴平是十分险阻之地。所谓的阴平小道,只是一条传说中的小道,不适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如果说,邓艾的进攻十分困难,那么,派驻在此的防守者也十分困难。
在阴平这个三百里的无人区驻守,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无法保证,那么如何驻守。最基本的道路需要修建,后勤需要保障。这些难题不是一天就能够解决的,而且对方的进攻也不一定会到来。
如果去阴平山区寻找险隘去驻守,还不如直接驻守阴平郡和江油,这样压力会减少很多。即便如此,阴平郡当年也不过驻兵数百,可见这一点的后勤供应困难。
二、 邓艾偷渡阴平,做了足够的准备。
邓艾在伐蜀战役的初期,自己击退了姜维的主力,钟会夺取汉中之后,就把目光投向了阴平小道,决心从阴平小道突袭蜀汉的腹心,夺取成都。
邓艾和钟会商议后,不顾钟会的嘲讽,毅然实施了自己的计划。我们可以看到,钟会对如何通过阴平小道做了周密的计划。
他派出专门征召的开山的壮士,来凿山开辟通道。而自己身后将自己的三万人马,每行百余里就派三千人下一个寨,保持前后联系。这样,邓艾虽然在无人之地进军,可是完全可以保证自己能够和后方的联系,并且能够得到后方的后勤保障。就这样,邓艾顺利的通过了阴平小道,直达江油城下。
三、 蜀汉对阴平方面防备疏忽。
邓艾能够顺利通过阴平小道,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蜀汉对阴平方面的防备疏忽,邓艾完全是行进在无人之地。兵法云,地无兵不险,兵无地不强。邓艾虽然历经险阻,但是由于没有敌兵阻拦,依然度险如夷。
这是因为姜维的疏忽造成的。姜维在掌握军权之后,破坏了以往的军事方针,修改了过去行之有效的防御体系。他将汉中的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防御体系,改变为放敌入平地,聚而歼之的方针。这使得钟会轻易的就夺取了汉中。
而西线方向上,姜维将自己统帅的主力全部集中,企图一方面防御敌人的进攻,一方面能够寻隙北伐。有姜维的大军在前面掩护,西线后方自然就防御疏忽了。
可是,由于姜维战略方针的破产,姜维不得不赶快率领军队去保守剑阁。这样一来,虽然暂时堵住了东线的漏洞,将钟会的主力阻挡住,可是在西线又留下了破绽。
这个破绽被敏锐的邓艾抓住了。他率领自己的军队,偷渡阴平。正如前面所述,蜀汉在西线的将领根本就没有防备邓艾的军事行动,所以造成了西线防御的失败,进而造成了成都丢失,蜀汉灭亡。
四、 邓艾不必非要偷渡阴平。
邓艾偷渡阴平,袭击成都,成就了他的功名。但是,他即便是没有偷渡成功,也对他造不成什么损失。不会出现钟会所说的全军覆没的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邓艾进军的时候,连续下寨,首先为自己准备好了退路。这样他就算是偷渡阴平失败,也能够在付出一定损失的情况下,安全退回。
而且,邓艾偷渡阴平也不是上级下达的死命令,必须要完成。而是他自己的机断作战,邓艾拥有完全的自主权。即便是偷渡失败,也对他没有多少影响。
最后一点,邓艾和钟会的商谈中说的明白,自己只是一支偏师。自己偷渡阴平的目的是吸引蜀军的注意力,打乱蜀军的防御,让蜀军的主力回救。这样一来,钟会就可以突破剑阁,夺取伐蜀的全功。
由于邓艾在各个方面都为自己留有余地,所以他偷渡阴平,即便是失败的话,他只要吸引一部分蜀军主力,也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因此,就算是邓艾偷渡阴平失败,他也不会有多少责任。他只需要原路返回就是了,也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结语:
邓艾的阴平渡险是战争史上的一个经典战例。邓艾凭借着这一成功的军事行动,一举摧毁了蜀汉的西线防御,一直打到成都城下,灭亡了蜀汉。在这次军事行动中,邓艾准备周密,行动秘密,再加上蜀汉防备疏忽,即便是有部分蜀军防守,也不会对邓艾产生多大的阻碍。
但是,邓艾虽然取得了军事上的成功,可是他在成功后,忘记了自己偏师的身份。在成都,他擅自做主,任意妄为。这引起了早就嫉恨他成功的钟会的注意。在钟会和卫瓘的共同诬陷下,邓艾被逮捕,最后遭到了冤杀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