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天塌地陷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13年过去了,那场波及了大半个中国的大地震带来的伤痛,至今还历历在目。
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地震,伤亡率远远超过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
当然,在这场灾难中,也涌现出许多令人感动的生死故事。
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当时地震中一位不畏艰险的逆行者——参与救援的士兵王肃满。
这位曾经叫总理给他让路的救援士兵,如今过得怎么样?
一、叫总理让路的“最牛士兵”
都说军人是一个国家的顶梁柱,从古至今,保家卫国、守护领土从来都离不开武将。
王肃满是在汶川地震中脱颖而出的一名普通士兵。
2008年5月14日,在北川县城通往医疗站的道路上,王肃满一边吼着“让开,让开!” 一边向前飞奔。
在他抬着的担架上躺着一个刚从废墟里救出来的孩子,也就是在那时,拥挤的人群迅速让开一条生命通道。
而在这群人当中,有着总理。
这一幕恰好被一位记者抓拍了下来,并很快在网络传播开来。
总理在地震之后迅速赶往灾区体察灾情,路遇救援官兵主动让路的情景让民众们感动,
而从他身边飞奔而过“胆敢”冲着总理喊“让路”的士兵王肃满,则被网友们戏称为“最牛士兵”。
王肃满
“宋馨懿。”小女孩虚弱的声音从石缝中传出来。
当他们搜救到农贸市场附近时,他听到了一个女孩的呻吟,于是马上仔细地寻找,寻着微声音,弱的他判断有孩子被埋在了瓦砾之下。
而传出孩子声音的位置,是一栋已经变成废墟的楼房。
据探测,这栋楼房整体应该是四层到五层。
由于地震之后,地面下沉只剩下两层,而呼救的小女孩被埋在最底下。
王肃满迅速带领一个班的战士冲上去,快速地清理钢筋水泥,想争取更多的救援时间。
他们一群男人,一边奋力地刨着沙土,一边抑制不住眼里的泪水,在挖掘过程中,他们研究了很多方案,都无法安全的将废墟之下的生命解救出来,大家不敢轻举妄动,害怕造成二次伤害,只能一边安慰废墟之下的小姑娘,一边讨论解救方案。
尽管大家都想尽快把小姑娘解救出来,但却不敢蛮壮行事,因为稍有不慎,上方的预制板和水泥砖就会全部垮塌下来。
为了能够当孩子安全的救出,王肃满命令战士们去寻找,更多的救援器材,在等待的时间里,一直有人陪小女孩说话。
“你叫什么名字?”王肃满揪心地问缝隙中的小女孩。
“宋馨懿。”小女孩虚弱的声音从石缝中传出来。
“你身边还有谁?”王肃满问。
“爸爸和妈妈。”小姑娘弱弱地说。
年仅3岁的宋馨懿很乖,等待救援中间只哭过三声,直到5月14号上午9点,她终于被救出来了,经过一天一夜的努力,大家终于挖出了小女孩宋馨懿。
而王肃满发现在小姑娘的身后,还有两个人:一男一女,他们的身躯死死地撑住背上的断壁残垣,相互抵住身体,给小宋馨懿留下了一点空隙,两人都已没有了呼吸。
他知道那就是小姑娘的父亲和母亲,他们当时一定是想把孩子推出去,但还没来得及推出去,房子就垮塌下来,两人往外冲的姿势,被死死定格在那里。
此时的王肃满心乱如麻,只想拼命挽救宋馨懿的生命,他和另一个战士抬着担架,以近乎飞奔的速度,将宋馨懿送到医疗点,他们边跑边喊,王肃满一边喊“让开”。
也就出现了开头那一幕,总理给王肃满让路。
其实当时已经只想救人的王肃满丝毫没有注意到人群中有总理。
也就是这一个小小的举动,让王肃满火了一把,他不但得到了总理的理解,也得到了全国上下的佩服。
后来接受采访的王肃满才知道,给自己让路的是总理。对此,他淡淡一笑回答说:“总理不是给我让路,他是给生命让路。”
这一次援救,使两个原本毫无关联的人,产生了胜似亲人的恩情。
宋馨懿的4岁生日的时候,王肃满也被邀请参加了。
看到小姑娘健康快乐地活着,这个中年男子幸福得在媒体采访时语无伦次、泪流满面。
王肃满心里既感到安慰,又感到愧疚。
安慰的是他看到小女孩一天天健康成长。
愧疚的是虽然宋馨懿得到了及时的救助,保住了生命,但却没能保住双腿。
他一直责怪自己,如果快一点、再快一点,说不定就可以保住宋馨懿的双腿了。
其实宋馨懿只是王肃满营救的众多灾民之一,和许多士兵一样,王肃满平日也有自己的职责,他们在各自的部队有着不同的岗位,但无论是驻守边疆还是救火防灾,他们始终都冲在第一线,保障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时刻不忘严格律己
其实抗震救灾只是王肃满所在的部队的临时救援任务。
王肃满在部队的日常职责是一名坦克修理技师。
他于1991年入伍,在近30年的军旅生涯中,因为技艺精湛,被战友们称为铁甲神医。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而年轻时候的王肃满就是一个不服输的角色,17岁刚入伍时,本想与钢炮为伍的他,却被分到了炊事班掌勺。
即使心有不甘,但他依然表现突出,发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
不久之后,他就被派到长春士官学校学习火炮军械保障维修,这是王肃满一直的梦想,但是对于一个学历并不高的厨师要掌握坦克保险安装修理技术,谈何容易。
因此,为了尽快赶上学习进度,他总是在其他学员训练完离开之后,还独自加班加点的学习,他私自跑到工间里,对着各个零件琢磨,拆了又卸卸了又拆,反复练习。
然而,武器装备的修理不能纸上谈兵,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
王肃满始终认为,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总结经验。
于是,在他勤学好问,善于动脑努力下,他和同事们共同成功研制了“人工后坐器检查火炮工具”,这一成果有效缩短了维修时间。
经过数年经验积累,王肃满也练就了“听声音知症状,看外表知内情”本事。
“踏踏实实干工作,部队叫干啥就干啥,组织就不会亏待。我能转上五级,不是我牛,是团里对我好。”
2008年抗震救灾回来之后,随着新型主战坦克的就为为了尽快赶上时代步伐。
王肃满提出重返军校再次进行新技术的学习,在军校里他积极学习,很快掌握了坦克修理本领,还利用各种机会不断拜师学艺,积累了很多新知识。
王肃满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仅体现在技能上,还贯彻在他的生活和训练中,人到中年,身体难免会发福,王肃满也不例外。
虽然他每天坚持锻炼,但是肥胖依旧显现,体能测试逐渐跟不上了,甚至有些科目还出现挂科现象。
于是王肃满将减肥列入了自己的近期目标,每天适当节食,并且适当加大运动量,消耗掉多余的脂肪。
在每天熄灯之前,别人准备休息的时候,他也会在运动场坚持跑步。
功夫不负有心人,坚持三个月后,王肃满成功减掉了15斤。
等到下一次团里组织长达200里的徒步拉练时。王肃满提出要求走在队伍最前面,这种“老骥伏枥,只在千里”的雄心壮志,不得不令人佩服。
已经47岁的王肃满,成为了解放军某部一级军士长。
在自己业务精进的同时,王肃满也用心培养一群团队新人,学有所成之后,他重新回到部队,成为部队中的一名教员,让年轻的士兵很快成为修理组的骨干成员。
他所带的班级被评为“训练示范班”,王肃满本人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了。
即使身居高位,他依然时刻保持积极进取,毫不松懈,专业能力让人放心,能够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成为全体官兵的学习标杆。
三、保装备就是保生命
后来,王肃满所在的部队参与陆空联合实兵对抗演习,这是部队的新式坦克第一次进驻高原,机器也会出现高原反应。
其中一辆坦克突然炮弹卡壳既不能激发,也不能退弹,一个轻微震动都可能引起炸膛,导致车毁人亡的惨剧发生。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担任机械保障任务的王肃满主动上前,让所有人退到百米外安全区,独自钻进了坦克舱。
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必须要排除故障,取出炮弹,没有退路。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独自奋战,汗水早已沁湿了军装,王肃满不负众望,取出了炮弹,排除了故障。
整整一个小时他紧张得汗流满面,已经没了力气,但缓过神来后,他的心理特别高兴,激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他知道保住装备就是保护主生命。
带着这样的使命和信念,王肃满为部队修理了五千多台次装甲装备。
也是凭着这股拼劲和“牛”劲,在近40岁高龄的王肃满也申请去军校深造。
在很多人认为已经到达舒舒服服过日子的年龄,他却认为作为一个修理时就应该与时俱进。
如果不掌握最新的维修技术,那么一旦战争打响,哪怕是演习中的失误,都将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带着这种时刻居安思危的信念,王肃满再次进入了军校。
不惑之年的他上课积极发言,记笔记,下课也不忘向老师请教,挑灯夜战,加班加点的学习。
为了尽快掌握新的坦克部件结构,他不但疯狂背诵各种部件内部结构以及按钮位置,将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烂熟于心,而且从老师那里借来坦克部件,亲手动手进行组合联系。
正是这种精神,让王肃满凭借出色的坦克修理技术被部队里的同志们称为“炮王”。
一次团里组织坦克战斗涉及补证要上场时,坦克的发射系统突然出现了故障。
此时已经蓄势待发,准备参加比赛的车长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王肃满钻进炮台就是一通操作,火炮系统很快恢复正常。
从此,王肃满的名声在团里一炮而红。
他的兢兢业业不只是在重要的时候,而是贯穿在他们一天的生活中。
即使夏日炎炎,他仍然乐此不疲。
有时在近50度的坦克内舱一呆就是半天。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和坦克待在一起的时间,比我陪伴家属,孩子的时间长。”
最近几年,王肃满成功修复了各种出故障的火炮四百多个,甚至带领自己的研发小组研制的各种维修器材,有效地缩短了提升了火炮的战斗续航能力。
2021年,已经47岁的王肃满即将面临退休,虽然荣誉满身,但他最在意的还是一身军装以及陪伴他,近30年的坦克。
纵有念念不舍,依然有告别的一天,但是始终对自己严格要求的王肃满来说,无论做什么样的事,都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王肃满这一群人的行为让我们看看见,虽然我们身处和平时代,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训练,反而是不停地训练,只为在特殊的时刻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每个人生来都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和个性,但心怀善念,有责任心,到哪里都会发出光亮。
正如陆游在《病起书怀》中所言:“位卑未敢忘忧国”。
无论是在封建时代,还是在如今新时代,征战沙场的士兵,都是最渴望和平的那群人。现在我们祖国国泰民安,战士们不用在战场上出生入死。
但他们依然坚守自己的职责,为了人民更好的生活。在前线奉献着自己的一腔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