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中原文旅
作者:七台八景
“是时太上老君……二月十五日诞生于毫。九龙吐水灌洗其形,化为九井。”
——东晋《老子化胡经》
在老子故里鹿邑太清宫太极殿东北角,有一口古井,它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九龙井。
有人要问了,既然是九龙井,就应该有九口,太清宫怎么只有一口?而某地的“九龙井”却有九眼,究竟哪一个是真的呢?
在理清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捋捋——
一、九龙井的来历
1、传说中的九龙井。
据说老子刚诞生时,天上飞下九条神龙,在半空中围成一圈,一齐吐水为其净身。九条龙完成使命后飞到空中,盘旋一阵,忽地扑下,钻入老子家寝屋东的地下。
此时,就在九龙入地的地方,平地出现九个洞窟,接着变成九眼水井,周圈八眼,中间一眼,是为九龙井。
九井水质甘甜清洌,清澈见底,水照人影。更神奇的是,只要有一井井水荡漾,其它八井之水也会随着晃动,叮咚作响,悦耳动听。
这本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但后来一些人却将其当真,于是引出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2、经书中的九龙井。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九龙井之说的出现,是佛道相争的产物。
自东汉佛教传入中原后,与本土宗教道教分庭抗争,双方为吸粉引流,各自宣扬自己教主的神迹。到东晋时期,双方开始在各自的典籍中出现了有关说法。
如在《老子化胡经》中,第一次出现了老子诞生时“九龙吐水,灌洗其形,化为九井”的记载。
而在同时期翻译的《悲华经》和法显《佛国记》等书中,又有佛陀“十月满已,从右胁出……愿有最胜大龙王来洗浴我身”和“太子堕地行七步,二龙王浴太子,身浴处遂作井”的说法。
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两位教主诞生时的神迹大同小异:佛祖是右胁诞,二龙浴身,走的是七步;道祖是左胁生,九龙沐水,踏的是九步。
此间也有一段有意思的小插曲,在这些记述中,貌似道祖的神通,比佛祖高那么一丢丢。于是在后来的佛教典籍中,龙王二兄弟变成了九条龙,佛佗出生时也成了“九龙灌浴”。
(东晋后,在佛教中国化的演变过程中,龙王二兄弟变成了九条龙)
3、史书记载的九龙井。
据专家考证,在东晋之前,史书中还未发现老子诞生处有九井实物的记载。
九龙井第一次出现在史籍中,是东晋伏滔的《北征记》,文中首次出现了“老子庙(今鹿邑太清宫)有九井,且水相通”的记载,时间大概发生在公元376~396之间。
此后,南朝刘宋(420~479年)初年的郭缘生,在《述征记》也有“老子庙中有九井,汲一井,八井皆动”的记述。
北魏,郦道元(466年~527年)在《水经注》中,不但有九井的记载,还为人们指明了九井的具体位置——“庙东院中”。
(谭戒甫考证的《水经注》老子庙布局图,显示九龙井位置在老子庙—今太极殿东侧)
综上可以看出,东晋十六国玄学盛行,九井实物在老子庙的出现,应是当时道教有心之士根据《老子化胡经》所挖造的。
此时,已离老子生活的时代过去一千多年了。
4、成为坐标的九龙井。
历史越过乱哄哄的南北朝,从隋唐开始,人们在记录老子故里时,开始习惯以“古桧”“九井”“灵溪池”等显著标志来描述老子出生地,其中以“九井”记述最多。于是,“九井”慢慢成为老子故里代言坐标了。如:
唐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记载:“亳州太清宫有九井”。
北周,庾信 《至老子庙应诏》诗:“三门临苦县 ,九井对灵溪”。
北宋,欧阳修《集古录》均记载太清宫有九井,还曾用井水煮茶;贾善翔《犹龙传》更明确指出:“龙出之地,因成九井,于今在亳州卫真县太清宫也”。
南宋,曾慥《类说》记载:亳州“九龙井,井前有升仙槐、老君炼丹井,北虚无堂”。
元初,《重修亳州太清宫太极殿碑》记载,因受兵祸和水患的影响,太清宫“但数千年九龙井仅存耳。”
明代,《寰宇通志》《大明一统志》在开封府井泉系列中记载:“九龙井在鹿邑县东皋乡,世传老子诞生之地,其侧又有东西二炼丹井”。
至此,明代以前史书除《赖乡记外》,都一致记载今鹿邑太清宫前宫有九龙井。
到了民国,谭戒甫先生在《古史辩》考证《水经注》时,还绘出了当时老子庙布局图,而九龙井就标注在当时的老子庙东——与今天鹿邑太清宫太极殿东侧的九龙井遗迹位置正好对应。
前后对比各种史料,可知九井确非老子出生时的产物,乃是后人所为。唐前史书称九井,道教文献称九龙之瑞井,宋、金时期称九井和九龙井,元代以后仅称九龙井。
这些记载,没有一丝关于九龙井在某地的记载。但在后来,却为其在争抢老子故里时带来了灵感。
鹿邑太清宫九龙井
二、鹿邑现存的九龙井
坦率地说,鹿邑太清宫内的九龙井现存的只有一口,那另外几口都去哪了?又是何时消失的?
据专家考证,九井可能毁于靖康之乱和金元重修时期。据成书于南宋绍兴六年(1136)的《类说》记载:亳州九龙井“井前有升仙槐、老君炼丹井,北虚无堂”。
这里并没有说九龙井哪一口井的“井前”有升仙槐和炼丹井(九井不可能每口前面都有升仙槐和炼丹井的),因此,这时的九龙井经过靖康之乱后,很可能就仅剩一口了。
后来又由于黄河泛滥、水土流失等持续影响,至康熙年间,《古今图书集成》则云:归德府鹿邑县太清宫“旧有老子石像及九龙井……今石像、九井皆废”。
光绪二年(1876年),鹿邑老百姓在老子故宅东北角,即太清宫太极殿基东5米处的位置发现一口古井,但用到1958年,因太清公社建办公用房被填平了。
2006年,根据这个线索,经考古发掘,证明就是鼎鼎大名的九龙井,其证据有三:
一是井壁上各有1个空砖平行涵洞分别向西南、东南延伸,这说明该井不是独立的存在,与传说的“九井水相通”记载完全吻合;
(鹿邑太清宫九龙井发掘现场)
二是井口用青石板覆盖,井头外表高浮雕九龙,与金《续修太清宫记碑》所言“井各有龙”相吻合;
(鹿邑太清宫九龙井井头,外表高浮雕九龙)
三是井壁由宋砖堆砌,说明该井在宋代曾经修整过。
另外,在井东南方向还发现一块石碑,因未得到国家文物部门的批准,尚未发掘,具体记载的是啥现在还不清楚。
因此,无论从方位还是特征上看,这口井都和史书记载的相符合,是代表老子出生地的九井之一。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其余八井也一定能在不破坏现有地下遗址的前提下重见天日。
三、突现的天静宫“九龙井”
30年前,安徽某地为证明自己是所谓的“老子故里”,在天静宫一带考古发掘出9口井,并对外宣称找到了传说中的“九龙井”,以此“证实”自己才是真正的老子故里。
那么,这个让该地最引以为傲的“标志性景观”,又是怎么回事呢?
1、考古结论并未确切认定。
在《涡阳县天静宫考古调查小结》中,并未对这9口井做具体结论,只引用天静宫苏诚昊道长之言说:天静宫三清殿附近有4口,乾道舍中1口,其余4眼井都分布在郑店村里。在缺乏科学严谨的考证下,不知该地为何笃定地认为新挖出的9口井,就是传说中的九龙井呢?
2.本地传说早被自我否定。
当该地在断言自己就是九龙井,并急忙向外宣称它们就是“老子故里”铁证时,有一个历史却从未对外人提起,那就是早在二百多年前,他们的上级主管政府就从未承认自己有九龙井。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当地上级主管亳州府在重修《亳州志》时,针对当时社会上悄然抬头的牵强附会的考证之风,就在《亳州志•卷三•古迹》中明确提出警告道:“他若九龙井,本在厉乡,不便强附”。
众所周知,厉乡(赖乡)就是现在的鹿邑太清宫镇一带,是历史上独属于太清宫镇的古代称谓。而《亳州志》让乡人“不便强附”,也说明当时该地已有欲借九龙井“强行自附”的不良风气。
3、史籍对该地从无有关记载。
《亳州志》之所以提出如此警告,体现了官方对修志严谨的态度,因为他们很清楚:天静宫历史上从来没有九龙井的记载。
一是正史典籍无记载。北宋《犹龙传》、南宋《续资治通鉴长编》 《混元圣纪》《历世真仙体道通 鉴》《道德真经藏室慕微闭题科文疏》、明弘治《中都志》均未载天静宫有九龙井。而对方最津津乐道的《寰宇通志》《大明一统志》,所载九龙井也均在鹿邑而不在天静宫。
二是本地方志无记载。明嘉靖年间,亳州同知李先芳撰《亳州志》时,专程赴天静宫拜访老子遗迹,也未发现其有九龙井;后来的所谓《古流星园图》也未标注有九龙井。至于元末《亳州天静宫兴造碑》说的“钟有楼,井有亭”,但并未说是九龙井,更不存在9口井。这个井乃是乾隆《亳州志》中提到的炼丹井,也就是今涡阳天静宫院内 的宋代古井。
在此情况下,民国时的《涡阳县志》《涡阳风土记》也均未记载天静宫有九龙井。
四、漏洞百出的新“九龙井”
以上这些问题,想来该地心中都很明白,但是,一旦资本的介入,形成集体和个人利益捆绑产业链后,先贤的告诫,治学的良知也就算不了什么了。
只是,人若过于急功近利,难免会出现执拗偏激的心理,甚至几近癫狂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做事往往会失去理智和冷静,其结果必将漏洞百出,难自圆说。
第一个漏洞,九井方位布局混乱。
以该地官方公布的天静宫9口井分布来看,明显与古代规制不符。
道经记载老子生时“登即能行,步生莲花,乃至于九”。此九步是为后世道士在祷神仪礼中常用的一种步法动作,因传为夏禹所创,故称禹步。
“九龙井”虽是道教附会之物,但因关乎着道祖尊严和道教规制,故绝不可能随便挖上几口凑够9数了事。其开凿起码也要按照“五行八卦”“九宫禹步”“河图洛书”等术数规制来布局,否则就会弄巧成拙,授人以柄,贻笑天下了。
(禹步与天静宫九龙井分布对照图)
而反观天静宫的“九龙井”,其分布自由散漫,杂乱无章,无一点规矩可依,无一丝理数可言。唯一的解释,那些所谓的“九龙井”,不过是为凑数而强为其难的牵强附会罢了。
第二个漏洞,九井彼此不相连通。
“九井水相通”是九龙井最明显的特征,史书中亦有明确记载,如鹿邑太清宫残存的九龙井,其井壁上就有西南、东南2个空砖平行涵洞向外展伸。但反观天静宫新发现的9口井,无1口有此特征,加上年代不一,明显为借用民间古井强行附会之举。
第三个漏洞,九龙井分布面积过大。
《水经注》记载,九井在老子“庙东院中”,说明九井分布的范围不大,否则不会在“院中”。
老子在东周为守藏史,属于士大夫级贵族。按照规制,春秋时期士大夫的住宅由门、堂(左右厢房)和寝组成,面积并不大,何况老家故宅。后来虽说汉桓帝在老子旧宅的基础上,将其扩建为老子庙,但其规模也应远远小于唐宋时面积(872亩)。
在这个不大的范围内,东晋道士在挖造九口井时,绝无可能将井建在庙外,只能紧靠庙中正殿位置——老子诞生处,且分布距离不能过大,否则有悖常识,也失去了纪念和昭显神迹的意义。
(《水经注》老子庙九井位置与现今太清宫九龙井位置对照图——鹿邑太九龙井紧挨着老子故宅太极殿东侧)
但反观天静宫“九龙井”,不但布局散乱无章法,更远离其建筑中心——全部建在荒野之地,距离远,彼此间隔跨度大,显然与“庙东院中”的记载不符,也不符合生活常识。
(天静宫景区门票背面《天静宫全景导游图》)最远的水井离三清殿近二百米
那为什么该地明知不妥却非要这样做呢?答案也很简单,因为在天静宫院内根本挖不出凑不够9口井,于是不得不放大范围,扩展到田野中,将与天静宫无一丝牵连的水井强行纳入。
第四个漏洞,九井位置自相矛盾。
生搬硬套造假的结果,造成该地对天静宫所谓 “九龙井”位置的说法一直前后矛盾,9口井的定位飘忽不定。
——考古的位置。在《涡阳县天静宫考古调查小结》中,并未对这9口井的位置做具体介绍,只引用天静宫苏诚昊道长之言说:天静宫三清殿附近有4口,乾道舍中1口,其余4眼井都分布在郑店村里。
——官方的位置。该地官方“九井”各说各话,如旅游局等县内网站公布的《涡阳天静宫“九龙井”布局图》显示:东岳庙北边 2 口并排,南边7口杂乱分散。天静宫景区门票《天静宫全景导游图》显示:东岳庙北无井,9井与前者全不相符。
(官方“九井”相互对照图)
——民间的位置。经走访考证当地年长村民,天静宫景区与郑店村之间原有10多口“水井”,所谓的“九龙井”全部在郑店村西头、东岳庙(又称天齐庙) 的偏南部。
第五个漏洞,原有古井被填平。
据调查,东岳庙之北原有2口井,但在“发现”天静宫“九龙井”时已被人为填平。分析原因,实在是因为这2口井距离所谓的“华夏第一井”太远,已超过了造假的极限范围。
综上,可以明显感觉到,该地为达到一种目的,只是一味地根据老子的传说按图造骥,生搬硬套,史书记载什么,他们就造出什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史书记载老子庙有十龙井,他们也会通过填挖凑数的操作,从中挑选10口指为“十龙井”。
五、结语
1.关于“水井聚集地”。
该地只所以在景区外大面积造假,是因为那片区域原本就是“水井聚集地”。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原因造成郑店村西头出现这么多水井呢?对此问题,目前说法不一。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董耀会认为,古代有窑的地方往 往会有井。天静宫考古发掘证实,在天静宫老君殿发掘区的南部、 西部、北部分布着 5 口古窑,其中发掘区南部的古窑位于唐代文化 堆积层内, 说明那里自唐代开始就已经是一个窑场, 天静宫周边的 有些古井极有可能就是与那些古窑配套建设的。
此外,也有人认为那些井是明清时期屯田驻兵所用的吃水井。 亳州道士顾宗正考证认为,天静宫一带是明朝永乐皇帝屯田养兵之处(见顾宗正《老子生地太清宫遗址真迹详考正说》)。史书记载,那儿曾是清末捻军张乐行屯兵之处,至今仍有许多村落沿用当时驻军旧址的名称。
试想几万人的部队吃喝拉撒,加上当地居民生活,周围没有百十口井是满足不了日常饮水需要的。所以,几百年后在该地随手挖出来几十口井还真心不是难事。
2、关于“以谎圆谎”。
在老子西隐千年后,出现了九龙井的传说,此时为他看家的道士为了证明此说,巩固道教地位,抬高祖师身份,就在老子诞生处打了九口井用来佐证。
但对学界来说,这些建立在传说之上的遗迹只能算是旁证。因为对历史和考古界来说,无论对任何事物的考证,官制官修的碑刻史料才是最科学和理性的证据,哪怕是历史上真实出现的九龙井。
所以,仅凭九龙井、流星园之类的传说,就宣称自己是老子出生地的作法,是违反唯物主义历史观的。
而为了传说而“独辟蹊径”拼凑造假,而对世人隐瞒史实,欺骗不懂传统术数规制的群众,那性质就变了,他将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导致老百姓对其政府——以往所有的话语真实性产生怀疑。
而大家一旦认识到这种行为,是政府支持的、是糊弄群众而公然的假造行为,必将对当地政府公信力产生致命的伤害。
在真理面前,历史并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且行且珍惜。
(鸣谢:本文部分资料来自崔中玉老师,感谢其对本文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