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丽江政法)
吾木村距离丽江主城区有120公里,下辖3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309户,1305人。全村以纳西族为主,杂居傈僳族、汉族等,是纳西族聚居区唯有一个术、和、尤、梅四个古氏族支系共存的纳西古村落。2014年,被纳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一直以来,吾木村在市域社会治理中准确把握德治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积极发挥传统文化在德治教化方面的独特作用,激发群众道德力量,并不断以德治新成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以德治促善治。
“水规”厚植德治底蕴
吾木村辖区内土壤肥沃,气候暖和,适宜各种粮食作物的种植,是丽江东部地区的重要产粮区之一。因为地形原因,大都为梯田,村民们在田的下面修有暗沟,形成了明渠暗沟两套系统和井水组成的灌溉网络,堵住暗沟,水会流满整块田地。用完上块,拉开堵口,可浇灌下块,这种设置既增加亩积,又利于种植的安排及节水防涝。
吾木村民们虽然生活在金沙江畔的高山峡谷间,但江水却很难被有效利用,村里农田灌溉都依赖着山上水源。其中,吾木和苏明两个自然村共用一处水源,但村民之间却从来没有因为水的问题发生大的矛盾。两个村分别有一口水塘,山上的水被引下来后,会顺着引水渠分流到两个水塘里,村内有专门的水管员按照传统的方式平均分配两个村组之间的用水,村民们也会根据协商好的结果合理用水。第二天需要用水的村民,会提前守在水塘边,等到规定好的时间才把水口打开,向自己村子里的池塘里灌水。村里的人都严格遵守“水规”,它让家家户户都能公平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东巴文化”滋养德治基因
东巴文化是纳西族人民的骄傲,其以东巴象形文、《东巴经》、东巴画和东巴音乐为主要内容,传递着淳朴、和谐、勤劳、感恩的精神,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要和谐共处。在吾木村,一代又一代吾木人在东巴文化的耳濡目染下生活,让珍惜生命,爱护自然,维护公德成为了吾木村代代相传的祖训和家风。
“树叶”裁决止纷争:两个村子的农田用水,就只有这一条水。有限的水资源,如果得不到公平合理的分配,就会引发一些矛盾问题。两股水流,究竟哪边水大水小?如果发生了争议,“水规”会利用最传统的方式来解决。大家会在水渠的一边,距离分水口十米的地方放一片树叶,树叶顺着水往下流。如果树叶跑往哪个地方,那就说明哪一边水流量大。所以必须等到树叶流下来撞在石头的中间,并停留几十秒,就说明两边水的流量是一样大的。一片树叶就让纠纷得到了合理有效的解决。
“大豆”优先稳收成:小春时节,村里部分村民开始准备种蚕豆。种蚕豆比种小麦需用水量大,碰到同样需要灌农田用水的农户,村里的“水规”就会优先种豆的村民;如果是种一样的作物,海拔高的地块受温湿度影响,收成比较低,用水则会优先这一部分村民。合理公平的制度设计,带来的是村民之间的和睦相处,这是纳西族人千百年来智慧的体现。
“劳动賨”激发德治内力
在春耕前,吾木村的灌溉水渠里人来人往,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对灌溉水渠内的枯枝烂叶、砂石淤泥、杂草杂木进行清理。据悉,投工投劳清理农田灌溉水渠是近几年来吾木村搞“化賨”的一项常规动作。
化賨作为纳西族民间一种集聚会、互助、休闲于一体的民间组织,在增进朋友同事感情的同时也让大家集中起来解决一些临时的困难。而如今吾木村化賨模式也从传统生活賨、经济互助賨与时俱进地发展到供学生賨、劳动賨等,齐心协力解决大家更多的生活生产问题。这种模式让“群众力”真正成为市域社会治理“德治教化”的最强力量。
丽江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线索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0888-5387044
举报邮箱:ljsylzp@163.com
云南省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线索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0871-63054350
信箱:昆明市西山区广福路中段656号
云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侵犯人身财产案件侦查处
邮编:650228
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线索举报方式
中央政法委在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http//www.12337.gov.cn)开通“养老诈骗”举报通道,用户可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中国长安网、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微信公众号等链接反映问题。
丽江政法融媒体中心 出品
终审:和云龙 初审:赵崑 编辑:施荣晓
供稿:玉龙县委政法委
投稿邮箱:ljzf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