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宣化广播电视台)
宣化消失的古迹
宣化古城,一座看似平凡的城市,历史深邃厚重,历经沧桑,雄居一方。雄伟壮观的古城墙、造型瑰丽的钟鼓楼。徜徉街头,沿着古老文明的印记,收获悠悠古城给你带来的一个个惊叹!
宣化可谓是“一抓一把历史”,随处文物古迹,遍地文化遗址。有全国、省级、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5处。还有许多消失的历史遗迹,没了踪影。之前为大家叙述过《宣化四大衙门》,在此再说一说人们有所耳闻,又失去的历史古迹。
谷王府
明代谷王朱橞府邸,即人们称之的皇城。位于皇城桥北十字路口西北角国税家苑小区位置。《明史》:“谷王橞,太祖第十九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封,宣府,上谷地,故曰谷王”。《宣府镇志》:“洪武二十七(1394)年,谷王命所司因旧城展筑。”同时修建谷王府。
主持浩大工程的是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之子刘璟。朱元璋封刘璟为谷王府长史,辅佐年仅16岁的谷王朱橞。谷王府建在宣府城正中,规制在《明太祖实录》可以查到:“诸王宫城纵广定制,周围三里三百九步五寸,东西一百五十丈二寸五分,南北一百九十七丈二寸五分。”估算总面积约0.3平方公里。但各地王府的规模并不一致,谷王府的规模也只能参照上述依据。
谷王朱橞1395年3月,就藩宣府。1399年7月,因“靖难之变”离开宣府,仅4年4个月,1402年改封长沙。此后谷王府变成了皇帝过往宣化的行宫,明成祖朱棣、明英宗朱祁镇、明武宗朱厚照都多次在此驻跸。
宣化便有了“皇城”、“皇城街”、“皇城桥”的名称。“谷王府,洪武初建,废垣尚在”说明《宣府镇志》成书时1561年已废弃。
镇国府
明代武宗皇帝朱厚照的宣府行宫。位于钟楼大街与小柳树巷交叉口处。《宣府镇志》:“镇国府,正德十二年(1517)建,即行宫”。《明史》:“正德十二年九月,武宗驻跸宣府。营镇国府第居之,自封镇国公朱寿,威武大将军。”
朱厚照,明代第十位皇帝,年号“正德”。十五岁登基,在位16年”。武宗微服出宫,沉溺逸乐,怠荒朝政。诸位大臣轮番上奏,甚至以请辞相威胁,但皇帝依旧我行我素,大臣们也无可奈何。
在江彬的鼓动下,武宗下令宣化大肆修缮镇国府,并将豹房内珍宝、美女运来,填充镇国府,有常驻宣府之意。
《明史》:“江彬,宣府人。欲导帝巡幸,数言宣府乐工,多美妇人。帝度居庸,幸宣府。彬为建镇国府第,悉辇豹房珍玩、女御实其中。帝大乐之,忘归,称曰家里”。
另外,武宗在内心里仰慕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的武功,盼望着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立下赫赫军功。跟随江彬,悄悄前往宣府。
而且,在宣府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再也不用听大臣们喋喋不休的劝谏。他下令大臣一律不许来宣府,只有豹房的亲信可以随时出入。多次长时间驻跸宣化,实则极尽、奢侈享乐。
玉皇阁
道教供奉玉皇大帝的神殿。位于钟楼大街与解放路交叉路口处。《宣化县志》:“玉皇阁,其制略如钟楼。其下洞穴四通,西望大新门;东望钟楼;南距承安门;北则高远门。万历四十五年(1617)建。”说玉皇阁“其制略如钟楼”,但比钟楼建造年代晚了135年。
1909年,美国地质学教授张柏林父子来中国旅行考察。以详实的文字、高清的照片,留下了百年前的中国影像。5月到达宣化,“这是一座有城墙的大城市”。照片中的楼阁,这正是玉皇阁。
1948年,比利时学者古罗达斯(北京辅仁大学教授)带领同校学者李世瑜、王辅世,全面调查宣化城内宗教寺庙,出版了《宣化市宗教场所全面调查》。书中写到:“玉皇阁,位置:西门内十字路口处,巨大的楼台,楼台内西侧有台阶,楼阁已不存在。
由此看来,1909年张柏林考察时玉皇阁还保存较好。1948年古罗达斯调查时玉皇阁仅剩墩台。1953年大规模街道拓宽墩台也拆除了。
镇虏台
镇虏台又称眺远台或眺远楼,位于宣化城北门外。《宣府镇志》:“广灵门外里许。嘉靖巳丑(1529年)筑甃,高四丈有奇,户部郎中程旦记,今存”。
《镇虏台记》:“宣府为京师北门,距城东西数里,故皆有台,而柳河之南,扼两山之隘,顾阙焉?兹非前人之所遗以有待者乎?”说的是:宣化为京都北门特别重要,东西数里都设有瞭望的敌台,偏偏柳川河南岸,扼守两山之间却没有设瞭望台,成为防守上的缺陷。
嘉靖七年,刘源清任宣府巡抚,与众官员商议修建瞭望台,地址选在城北龙王堂旁。“楼高二层,四丈有奇”,加之墩台,通高在20米以上。匾额“镇虏”因而得名。
清乾隆皇帝,避讳称少数民族为“虏”,改为眺远台。此时,长城、城堡、烽火台已不再是御敌的建筑,眺远台也成为当地一处景观。
清代诗人林盛北游宣化,凭吊镇虏台赋诗《眺远台》:
候望台高北郭雄,
登临送目杳长空。
镇城一副楸秤近,
谱式曾经几局工。
这是一张上世纪40年代日伪时期,日本的绘画镇虏台的明信片,文字:“眺远台,北门外药王阁左侧土台上,明嘉靖年筑造,宣化城外一处景胜。”可知当时镇虏台保存还是很好的。后因失修阁楼倒塌,但土台一直保留,成为了历史的回忆。可惜2020年被开发彻底铲平,成为了宣化古城的遗憾。
演武厅(教场)
演武厅(教场),古代士兵操练和检阅军队的场所。位于宣化南门外演武厅社区内。明代《宣府镇志》记载:“演武厅,在昌平门外一里。洪熙元年(1425)建”。
考察得知当年演武厅是一座四方小城,只有南门。上世纪80年代小城还在。北部建有左右两座官厅,为演武时各军将领候传地方。阅军台供演武指挥人员和检阅人员登临。
竖立在清远楼上的碑刻,《重修清远楼碑记》记述:“乙丑(乾隆十年1745年)八月,天子巡幸塞外,由宣化回銮……驻跸演武场,阅将士,赐宴,大小臣皆得歌醉饱,盛哉!”
据《宣府镇志》记载,当时各镇城卫、所均有教场、演武厅。其中宣府镇城的教场规模最大,最为壮观。昌平侯杨洪镇守宣府时,御军严肃,操练过硬,“骑座善驰射,步兵善弓弩,士兵最精壮,为一时边关之冠”。
“谨烽火、远斥侯,缮甲兵、勤操练”。那时军士的操练,“军士步骑皆善,将领各以其能受赏,否则罚”。经过多年严格整饬和训练,宣府可谓兵强马壮、器械犀利。宣府教场有“御敌练兵全国之盛”之称。“宣府的教场”与“大同的婆娘”、“蓟镇的城墙”一起赢得了“边塞三绝”的美誉。
明代诗人、书画家徐渭游览宣化教场,感慨而作《宣府教场歌》诗:
宣府教场天下闻,
个个峰峦尖入云。
不用弓刀排虎士,
天生剑戟拥将军。
历尽近600年风雨沧桑,教场、演武厅早已废弃拆毁,阅军台成为了仅三、四米的土台,周边盖起了高楼。演武厅成为了社区,教场变成了城中村,演武厅遗迹湮没在岁月之中,只有那座夯土台成为了宣化演武厅的记忆。
威远楼
威远楼即北城门广灵门城楼。位于宣化城北门口处,现在只存马道遗址。
宣府巡抚罗亨信撰《宣府新城之记》碑:“甲戌(1394年)展筑土城方二十有四里。辟七门以通耕牧,东曰定安、西曰大新、南曰昌平、曰宣德、曰承安、北曰广灵、曰高远”。有云:“永乐甲辰(1424年),永宁伯谭公广佩镇朔将军印。充总兵营来镇……甃圈四门,创建城楼、角楼各四座,以谨侯望”。由此可知,广灵门建于1394年,威远楼建于1424年,时隔30年。
一张日伪时期绘制的《宣化名胜•北门》明信片。标注的日文说明能看出:“宣化城建造的时候有四个大门,其中之一是名为“广灵门”的北门……”。照片可以看到一座牌坊后面的城门(广灵门)、城楼(威远楼)。
在威远楼上发生过一件感人的故事。据《明通鉴》记载:朱之冯明末任宣府巡抚,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兵至宣府,总兵王承允和监视中官杜勋却要出城相迎,巡抚朱之冯大骂:“尔上所倚信,特遣尔,以封疆属尔。尔至即通贼,何面目见上?”
李自成兵至城下,王承允传令开城门。朱之冯登上城楼,下令开炮,左右默然,无一人上前。之冯亲自点火放炮,这时大炮的线孔已被铁钉钉死。朱之冯仰天长叹:“不意人心至此”,见大势已去,面南叩头,自缢而死。
历经五、六百年的广灵门——威远楼,历史上有没有损毁、拆除、修缮、重建?均缺乏文献记载。木质结构的威远楼损毁、拆除年代较早,但城墙、城门直到建国初期仍保存较好。1953年宣化进行大规模的城市道路改造,疏通道路,拓宽路面,从此广灵门和威远楼都已成为了历史。
四牌楼
四牌楼旧称“大市坊”。《宣府镇志》:“大市坊,城中通衢四坊,南曰‘承恩'、北曰‘宣武'、东曰‘同泰'、西曰‘永安'”。以四牌楼为中心是宣化最繁华的商贸区。
清代陈梦龙编辑的《古今图书集成》写道:“先年,宣化大市中,贾店鳞比,各有名称……各行交易店铺沿长四、五里许,贾皆争居之”。这里成为了商家首选的寸土寸金之地。
清代依然是商贸中心,《宣化县新志》:“城关商号合计六百五十二户,商人合计一万二千七百五十二名”
1985年在修复清远楼时,发现了十字券洞内石板地面上深达20多公分的古代车辙,坚硬的青石板上磨出如此深的沟槽,岂非易事。它是几百年来,无数车轮上百年反复碾压,才可能形成的。它显示了南来北往,东去西行,车水马龙的繁华情景。
1924年10月28日,北洋军阀谭庆林部队士兵因不发军饷,纠集闹事。他们先到商家敲诈勒索,得不到满足,点起大火,16家商铺接连起火,又点燃了四牌楼其中的三座。火借风势,火光冲天,照红了半座城,到翌日早晨大火才被扑灭。百姓恐慌不安,秩序混乱。事后,谭庆林处决了几个闹事的士兵了事。可惜只剩下了南面的“承恩”坊。
这是一张日伪统治时期的老照片,这座三间四柱三楼的“承恩”坊保存还是很好,可以看出当时四牌楼规模宏大,十分壮观。
1953年修建南大街时拆毁,只留下了牌楼东、牌楼西、牌楼北街道名称。
古上谷郡牌坊
古上谷郡牌坊,原位于天泰寺街东口。最早的记载见于乾隆八年《宣化府志》:“府署巷口有古上谷郡坊”。
“宣化为前明重镇,畴昔英贤接踵,坊表如林,不乏名家笔墨”。清代早期宣化城内有各式各样的牌坊141座。到民国年间仅存59座。
1966年前仅剩2座,古上谷郡牌坊是其中之一,可惜也在“文革”期间均被拆毁。
古上谷郡牌坊与众不同,造型精美,雄伟壮观。“古上谷郡”四字告知宣化久远的历史,古上谷郡牌坊备受青睐。1956年还曾经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这座“古上谷郡牌坊”还曾有过一段传奇的经历。1954年夏季,鼓楼前的马路要拓宽,“古上谷郡牌坊”要向后迁移。工匠师傅姚统武负责组织施工,详细勘察后,大胆提出整体迁移方案。
施工那一日,围观民众数百人。拆去瓦顶,准备就绪,姚师傅一声令下“走!”竖立了二百多年的“牌楼”晃动了晃动,开始移动。围观群众欢呼雀跃。整座牌坊一点一点稳稳地向西移动,姚师傅仔细观察着牌坊的情况,随时调整牵拉步骤,时走时停非常顺利。两个时辰后迁移到位后的重新固定。如此高大的牌坊整体迁移成功,轰动全城,成为当时一大盛事。
岁月如梭,2007年,在“爱我宣化、修我古城”保护文化遗产,建设精神家园的热潮中,广大群众积极呼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提案。区委、区政府决定异地重建“古上谷郡牌坊”。
2008年8月,一座高大宏伟的“古上谷郡牌坊”重新矗立在西城垣遗址公园南侧,追寻了宣化古老的记忆。
作者简介
颜诚,湖北沔阳人。宣化博物馆原专家顾问,文博副研究员,高级古建工程师。中国文物学会会员,河北省考古协会会员。在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古建维修、历史研究等多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显著的成就。2011年退休,任上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从事文物保护工作40多年,先后参加主持清远楼、镇朔楼、拱极楼、大新门和古城墙十余项大型古建维修工程。参与宣化辽代壁画墓群重大考古发掘项目。完成宣化博物馆建馆、布展工作。撰写发表专业学术文稿200余篇。参与出版《京师北门宣府镇》、《宣化府志导读》、《博物馆导览》、《京西第一府》等书籍的编著。
来源:上谷文化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