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毕舸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近日联合印发《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2022—2030年)》,推出包括优化全国年节和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规划建设环城市休闲度假带、以社区为中心打造休闲生活圈、完善休闲服务设施、发展新兴休闲业态、实施旅游休闲高品质服务行动、开发数字化文旅消费新场景等一系列具体举措,进一步激发旅游休闲发展内生动力。
图源:视觉中国
我国对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进行优化调整,从而为国民提供更加完善的休息权保障,推动消费市场发展,带来更多市场增长空间,这一模式在历史上曾有多次成功经验。比如,前些年对五一、国庆和春节三个长假的设立,新增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节日,以及根据形势发展和民众需求,在相关时间分布上进行持续的优化调整,从而保障和扩展国人的带薪休假权益,有效激发旅游休闲等行业发展内生动力,使得“假日经济”成为发展迅速的新兴行业。《“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我国将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完善假日经济结构,有利于推动旅游休闲业高质量发展。在法定节假日期间,将带动更多人产生以旅游消费为主,连带商品、餐饮、文化、交通、物流、影视娱乐等综合消费,由此又会助推相关贸易和投资活动的活跃和增长,在释放需求、扩大消费和拉动经济增长方面成效显著。过去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旅游休闲业也面临更多挑战,通过优化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能够更好根据相关行业复苏发展所需的外部环境改善、以及民众日益增长的休闲旅游消费需求,统筹设计更为灵活、科学的法定节假日制度安排,凭借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一步激活巨大需求潜力,提升民众的精神生活水平。优化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是人心所向,也就需取“长”补“短”。这里所指的“长”即相关部门可充分总结以往我国法定节假日调整的成功之处,在此基础上摸索创新更加优化的法定节假日资源分配模式,尤其需要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对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优化的多方共建方案,体现法定节假日服务于民的宗旨所在,提升政府在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优化上的公共服务能力,形成更为广泛的社会共识和改革动能。因此,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如何改、哪些节日的时间等安排需要做加法、哪些节日的时间等安排是否需要适当做减法、是否需要增设某些新的节日等关键内容,都要通过集思广益,强化未来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的科学性和全民性,提升节假日发展质量和民众满意度。除了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的优化,有关部门还需在软硬件等基础设施上进一步补“短”。无庸讳言,随着国人法定节假日数量、时间等持续增加,旅游休闲消费热潮也加速兴起,但也暴露出部分产业领域和地区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以旅游业为例,针对不合理低价游、强迫消费、诱导消费等影响游客满意度提升的老问题还需加大治理力度,研学、冰雪、避暑、康养等新业态处于起步阶段,如何通过引导规划,为其良性发展提供新业态发展所需的新管理模式,都需加以研究和探讨。此外,更加切实有效保障上班一族的带薪休假权,对节假日加班人群落实调休、加班工资等应享福利,也应成为优化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实现更多群体普惠的应有之举。扩大节假日公共服务供给增量、加大优质假日经济产品开发、提升节假日市场秩序监管水平,将为民众带来更加美好生活新空间,不断提升大家的假日经济获得感,理应成为我国法定节假日模式的发展方向,满足广大民众对获得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