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出门要走路,我们小的时候走的路,都是狭窄的土路,现在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油漆路,今天我们一起聊一个话题。有的人说中国的公路为什么不耐久,经常会翻修,而日本却常年如新,一般都很耐用,是技术不如人吗?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的确路是决定一个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能伴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不管是陆地的路,还是海路交通都有了质的提升,能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局面,能成为了国际视角下,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很多城市乃至很多乡村中,我们都会发现,原本的土路,水泥路都变成了崭新的沥青路。这个时候,有一部分朋友就有疑问了,为什么同为修路大国,中国和日本相比,两国公路的新旧程度怎么总是有很大区别?
这时你想搞明白,还得先来了解一下日本人修路,在日本不管是城市乡村,还是高速公路,远远看上去都是清一色,黑乎乎的沥青路面上还有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指示路标,关键一点都很新,这的确是真实情况。根据统计,日本国内的沥青马路面覆盖率已经超过了90%。回过头来看看,咱们国内就显得有点差距。
虽然很多地方也是沥青路,但水泥路依旧随处可见,路面上还有缝缝补补的各种补丁,不是那么美观好看。其实,早在1878年的时候,日本就开始采用沥青来铺设道路了,之后的1911年到1914年之间,沥青被大量应用在道路建设上,还搞出了一个轰动东京的道路改造计划。这个时期,他们用的主要是国产的天然沥青,产量比较少不说质量也不高,慢慢地在大规模铺路工程上,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于是就开始进口特立尼达的石油沥青,耗费了不少血本之后,才为日本路面建设奠定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中期以前,日本国内的公路覆盖面积很低,因为绝大多数人都跑出去打仗了,没人也没钱搞基础建设。1955年的官方数据显示,公路总里程为两万公里,那么现在是多少了,已经超过了40万公里。现在的良好局面是二战之后才搞起来的,也没多少年的历史。1950年,日本路第一次引进了美国沥青协会制定的道路铺设标准,形成了具有日本独特性的沥青铺装纲要。与此同时,日本气候类型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比较相像,属于季风气候,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沥青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所以日本人在这方面是不遗余力地。
虽然国土面积只有38万平方公里,放在咱们国内不过一个省的大小,但是由于国土狭长,跨越了亚热带温带和进行了不同地区的气候,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他们针对沥青做了各种研究,还大量地进行了实践,最后,根据不同的区域使用了不同的技术和方法,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道路建设体系,这在世界基建领域,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换句话说,日本大规模铺路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仍旧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那么相比之下,我们是真的技不如人吗?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从感官的角度来说,的确是人家的路面看上去更新一些,他们的覆盖率铺设技术在世界上也是出类拔萃的。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并非是沥青路铺设得越多就越好,他虽然有透水性好,韧度低,噪音等诸多优势,但缺点也很明显。所以从日本沥青路覆盖率的角度来和咱们比较,从而推断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我认为是欠妥的,甚至是毫无逻辑性科研的,我国的道路之所以显得老旧,并且带有很多的创伤,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建成这条路就是采用的沥青建造,不过此后,由于当时沥青产量较低且造价过高,因此国内的很多公路在修建的时候,还是选择了水泥混凝土的方式。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个时候也就流行起来,要致富先修路的口号。但是,从1990年到1994年中旬,我国可是用于道路建设上的沥青产量,每年仅有200万吨,还不到现在的1/10,而仅仅是在1994年历经的单吨价格,就从600元暴涨到了1200元。那个年代,一个普通家庭的正常收入有多少,这玩意儿有多贵,大家也就心里有数了。
虽然产量低,价格高,可站在国家的角度上来说,生产建设不用吗?那怎么办?其实没什么好办法,就只能利用造价较低的水泥混凝土,先把路给修起来,让交通四通八达起来。为了让各地区在基建上更有信心,当年交通部门还下发了文件,以每公里六万元进行补贴,鼓励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现在看看还真是用心良苦,有了政策上的推动,一时间,全国上下涌现出了大量白花花的路面,此后20年的时间里,我国在这方面都保持着高速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不起眼的水泥路面,承载了一些大货车的碾压,也饱受了各种天灾人祸的清洗,所以开始有了裂纹,有了坑洞,有的甚至直接断裂掉了。这些看似丑陋,却让老百姓充满抱怨的路面,我觉得反而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中国崛起的神话。时至今日,我国道路建设主要以沥青为主,当然了,价格依旧是在水泥之上的,并且在铺设时,使用的设备也比水泥路的更贵。
但总的来说,沥青的优点更能和我国的经济发展相匹配,不管施工还是后续的养护,也都更加的方便。目前咱们掌握的道路建设技术,可能在某些方面和日本有一点差距,但我们的公路总里程已经超过了513.57公里,早已经把日本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有这么多经历,经过那么多实践的修公路经验,我认为,未来我国也必将成为沥青铺路技术世界第一的大国。
从历经道路铺设,来比较两个国家的实力,是不靠谱的,因为大家的历史不同,掌握的技术深度不同,基本国情更是大大的不同,就算是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国内沥青路的铺设率也仅仅是63%左右。可你能说美国不如日本吗?显然不可能。
至于日本人,为什么能把沥青路的铺设面积搞到98.9%,我觉得是这种方法,他们使用大把的票子来进口沥青,铺设得好,维护这符合日本高效的原则。目前我国新建道路有九成都是以沥青为主,在公路总里程中的占比也超过了一半。
当然了,这可不是说传统的水泥路就一无是处,至少在此间很长时间,和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托起中国交通运输,和国家经济发展的两面大旗,大家也可以理解为从材料本身的特性看,不管是哪种都各有优有劣势,只是从现代经济发展的节奏和效率上看,选择沥青要优于水泥混凝土,举个例子吧,以高速公路堵车为例,广东省地交通部门算过一笔账,省内堵车一个小时就会造成经济损失高达1190万元,
其中包括货运成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环境成本等等,如果是水泥道路,因为维修和养护带来了阻塞,那么就不只是一个小时,成本也不会是1000多万元,因为水泥路面的硬化需要很长的周期,其实,整个维修复原步骤牵扯到个工作量大到惊人。
看到这里就明白,国家为什么要提倡沥青路了吧?日本的现代化公路起源于1955年前后,而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于1988年中间,有长达33年的时间差,目前我国的道路基础建设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甚至被海外的盟友誉为基建狂魔,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全方位地超越那些经济发达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