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3月20日电(记者段菁菁、张璇、朱涵)春日明媚,绿意葱茏的竹林随着山风缓缓舞动,仿佛掀起一阵绿色的波浪。沿山路蜿蜒而上,几幢黑瓦黄砖的传统民房映入眼帘,仿佛让人置身于幽林秘境之中。
这是一处有着近400年历史的古村落、浙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畲族聚居地——浙江桐庐县莪山畲族乡新丰村戴家山自然村。
由于地处偏远,戴家山自然村的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早年间,青壮年基本都外出务工,常住人口多为空巢老人,一度陷入“空心村”的困境。
暮色中的莪山畲族乡新丰村戴家山自然村。(受访者供图)
“小时候家门口还没有通公路,上山拜年都是沿着小溪爬山一个半小时才能进村。”90后的返乡青年邵婕说,儿时记忆中的戴家山,只有“安静”“冷清”。
2015年,邵婕跟着父亲回到戴家山8号的老宅。曾经的祖屋残破,连父亲都难以寻回往日的记忆,但这也给了邵婕灵感。“我自己学旅游管理,为什么不回到戴家山去延续父亲的记忆呢?”
2016年,蜿蜒的盘山公路直通“云端”,让沉寂的小山村逐渐热闹起来,也让邵婕坚定了回家创业开民宿的决心。
一年后,邵婕在祖宅建起了“戴家山8号”民宿。老宅变民宿,门牌成店名,邵婕将民宿内部设计为现代简约风格,同时在外围保留了畲族建筑中的黄泥土墙。畲族独有的迎宾礼、敬酒茶、竹竿舞、长桌宴也成为民宿里的民俗表演节目。
颇具“畲”味的“戴家山8号”很快成了网红打卡点,吸引全国各地的客人纷至沓来。
而让戴家山村村民没想到是,自己的生活会和这个小姑娘产生关联,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60岁的施兰仙大半辈子都是靠卖番薯、毛竹、笋为生。每逢收获季,她都要走40分钟山路去挖番薯,再挑去市场里卖。听说施兰仙勤快能干,“戴家山8号”一开业,邵婕就上门邀请施兰仙来民宿做保洁,每月工资3200元。几年工作下来,她越发得心应手,“这比上山挖番薯轻松多了。”
如今,“戴家山8号”十几人的团队中,百分之八十都是当地乡民。和施兰仙一样,他们从背挑肩扛卖山货,摇身一变成为民宿的厨师、保洁甚至管家。
在邵婕的带动下,回村创业的人越来越多,曾经暮气沉沉的小村落焕发出新的活力:在1平方公里的村民聚居区里,有着9家民宿、2家农家乐、3家商店和2家土特产经销户。
“戴家山8号”民宿主人邵婕和村民一起择菜。新华社记者 段菁菁摄
与此同时,一场唤醒心灵的文化活动,也在山乡悄然兴起。就在“戴家山8号”民宿隔壁,坐落着一座乡村图书馆——先锋·云夕图书馆,它由两座毗邻的畲族民居改造而成,黄泥房、木头窗,图书馆内的书架和桌椅也几乎是“就地取材”,保留了畲乡的原貌。
近150平方米的图书馆,收藏了民俗文化、地理、乡土文学、人物传记、诗歌、摄影艺术、书院文化等4000多个品种、近2万册图书——先锋书店试图把这间乡村图书馆打造成全新的“民俗文化百科全书”。
不让乡村“空心”,就需要有文化的注入。谈起把品牌书店开进乡村的初衷,先锋书店创始人钱小华曾表示,不仅仅是让探索乡土的都市人获得内心的洗涤,更希望为乡村公共文化生活提供更多可能性。
图书馆对村民阅读习惯的培养正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几乎每周,91岁的村民周克复都会从山腰上步行上来看书,最常借的是时事政治和自然科学领域的书,“我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书本不仅能让我了解知识,还能带我去各个地方。”
“不过,还是有很多村民觉得书店‘太高雅了’”。先锋·云夕图书馆的店员朱晓梦说,他们每次进来都小心翼翼,拘束又腼腆,生怕把书弄脏了。
店员朱晓梦正在先锋·云夕图书馆整理图书。新华社记者 崔力摄
“在田间地头开书店,建筑能通过设计与乡土环境相融,但融入村民的精神世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不管怎样,书店开在这里,就是希望。”朱晓梦希望,能和这家小小的乡村书店,一同见证戴家山的变化。
千年古树群、万亩竹海、畲族风情、书香胜地……从曾经的“空心村”,到如今的“网红村”,畲乡风情与畲乡文化正随着游客的脚步,走向越来越广阔的天地。(参与采写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