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陈彦霏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000多年前春暖花开之时,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写下这两句诗时,不会想到,这些经诗意美化过的景色,会成为千年后人们集体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
3月16日,《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正式发布。《总体方案》中提到,要优化城市设计,传承“花重锦官城”意象;塑造天际线和观山观水景观视域廊道,呈现“窗含西岭千秋雪”美景。
从公园城市“首提地”到“示范区”,四年发展,“在蓉城遥望雪山”已经成为成都的新名片。望得见雪山,看得见碧水,记得住乡愁,成都正将一幅城绿相融、人城和谐的大美公园城市画卷徐徐展开。
这幅画卷以“美”为始,通过厚植绿色生态本底,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却不止于“美”,而是以人民为中心,将其进一步化为人们所追求的美好生活方式,通过创造宜居美好生活,增进公园城市民生福祉,通过营造宜业优良环境,激发公园城市经济活力,通过健全现代治理体系,增强公园城市治理效能。
从可观可感的“美”,到身体力行的生活方式,成都不仅将诗歌带到了人们眼前,更是将人们的生活本身变成了一首诗。
生态本底之美
大美公园城市形态逐步呈现
青龙湖湿地公园
天气刚一转暖,成都人春游的心便躁动起来,而这时候,也是成都大大小小公园“内卷”最严重的时候。在成都东边的青龙湖湿地公园,人们带着各式帐篷,迎着从湖面吹来的春风唱着歌;在北边的成都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人们携家带口去看大熊猫,参观竹笋塔;在南边桂溪生态公园,人们尽情感受花草园林和高楼大厦相得益彰的奇妙氛围……
竹笋塔(图片源自网络)
这些公园,都被成都环城生态公园打造超级“绿环”所串联,从高处俯瞰,就像给城市戴上了一条百公里长的绿色项链。据了解,环城生态公园位于成都中心城区绕城高速两侧各500米范围及周边7大楔形地块,跨经12个区,涉及生态用地133平方公里。环城生态公园规划建设“5421体系”——500公里绿道、4级配套服务体系、2万亩水体、10万亩生态景观农业区,逐步串珠成链。
《总体方案》提到,要厚植绿色生态本底,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着眼构建城市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公园体系、生态系统、环境品质、风貌形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夜游锦江(图片源自网络)
包括“绿环”在内的“五绿润城”工程,则正是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的一个典型。除了建设环城生态公园打造超级“绿环”,“五绿润城”工程还提出,要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打造城市“绿心”,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打造生态“绿肺”,建设天府绿道体系打造活力“绿脉”,建设锦江公园打造精品“绿轴”。据了解,截至2021年底,成都市累计建成各级绿道5188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0.3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主要生态指标均位居副省级城市前列,城绿相融人城和谐的大美公园城市形态逐步呈现。
龙泉山丹景台(图片源自网络)
“美”作为公园城市建设的出发点,有其必要的现实意义。浙江大学张清宇团队在研究中指出,公园城市的建设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需求,更是美丽中国背景下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美丽中国”中“美丽”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城市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推动基于城市尺度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重要探索,同时考虑生态价值与人文价值,不断优化城市高质量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的协同发展关系,从而让城市形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形态。
宜居宜业之幸
“公园城市”理念向各系统深度渗透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宋代诗人陆游在《梅花绝句》中的美妙体验,如今正成为成都人出门逛街的日常。
这得益于以塑造“公园城市”历史街坊为目标的天府锦城项目。春熙路、宽窄巷子、锦里、杜甫草堂、猛追湾……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地方,都被串联进了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建设重点中。其中的“寻香道”更是按照“一道、五香、十八景”,以梅花为特色主题,搭配多种香源植物,营造全年见绿、四季见花的景观特征,从而形成陆游笔下的花香盛景。
对人们的幸福感而言,“宜居”与“宜业”永远是一体两面。《总体方案》不仅提出要创造宜居美好生活,增进公园城市民生福祉,还提出要营造宜业优良环境,激发公园城市经济活力。
猛追湾(图片源自网络)
天府锦城项目不仅对成都历史文化记忆的追溯和再现,更是结合时下新的消费场景、新的旅游业态进行的一场“城市再造”。“九坊”之一的猛追湾正是通过“旧瓶装新酒”的方式,让新的消费场景在老成都的烟火市井中茁壮成长。
如今的猛追湾街区,通过滨水生态带将锦江、339天府熊猫塔、香香巷美食街、东风大桥等文旅地标串联,在这片1.68平方公里的地方,你可以夜游锦江,看高塔灯光秀;也可以酒吧娱乐,河边品茶,逛自然博物馆;还有“梅花川剧”“冰人皮影”等特色民俗项目和50余家网红“深夜食堂”。
猛追湾片区通过“修旧如旧、产业活化、有机更新”,实现了生态、生产、生活、人文四大空间交织相融,这既是对城市形象地提升,也是对产业的盘活,让市民居住环境不仅得到改善,也能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福利。
从夯实生态本底,到发展宜居宜业,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园城市建设的必然之举。正如清华大学武廷海、袁琳团队在研究中指出的,高质量的城市发展意味着城市人居环境从物质环境到社会环境的整体提升。过去两年间,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新的阶段,以公园城市促进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需要体现在城市各个系统和公园城市理念的充分衔接与融合,超越以往对公园绿地本身的关注,“公园城市”理念向各个系统的深度渗透显得更加重要。
共治共享之义
人民城市理念下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枣子巷(图片源自网络)
因枣子树而得名的枣子巷,时隔多年后终于又有了枣子树。这条位于成都市金牛区西安路的街道在几年前,还和许多大街小巷一样平平无奇。如今,不仅种上了枣子树而名副其实,还打造了中医药文化墙和绿雕,以及复古邮筒、文艺电话亭等景观小品,这一切源自街道社区召开居民座谈会,共同寻找“枣子巷”记忆,从而呈现出可亲可及的街区氛围。
同济大学吴志强、王伟团队在“成都公园城市建设与城乡社区治理创新”研究中,这样解读公园城市的内涵: “公”,平分也,共同的,大家的,所有人的,强调权属,对应公共交往的功能,此处解释为全民共享;“园”,所以树果也,泛指各种游憩境域,对应整个生态系统,此处理解为生态多样;“城”,所以盛民也,为保民为之也,对应人居环境,此处解释为生活宜居;“市”,买卖之所也,对应产业经济活动,此处理解为创新生产。
研究进而提出,“公园城市”是要做到上述“公”“园”“城”“市”四字所代表的各类功能配比良好、复合性高、系统性强的统一整体状态。“公园城市”的第一个字即为“公”,“公”代表了公共参与性、人民所有性,包括以人为本、共享发展,是“公园城市”的第一要义和基本属性。
《总体方案》中提出,要健全现代治理体系,增强公园城市治理效能。其中提到,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要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推动城市治理重心和配套资源向基层下沉,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成都市坚持以公园城市理念指导城市社区建设,以社区发展治理作为城市转型发展跃升的着力点,将公园城市的特质赋予社区这一城市的基本单元中,主动适应城市化进程和市民需求变化,持续营造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场景,加快推进公园社区发展,率先出台了《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建设导则(试行)》引领公园社区建设,以公园社区规划治理为纽带共建共享幸福城市。
近年来,成都在历史街区、现代新城和未来新区,分别启动了天府锦城、交子公园、鹿溪智谷等系列示范公园社区建设,打造绿色、美丽、共享、人文、活力、品质公园社区。在公园社区建设实践探索中,成都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积极推动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依托公园、绿道等绿色资源和开敞空间,从人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出发,强化复合功能、业态融合、场景营建和价值转化,实现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直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公园城市作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高级形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文明为引领,是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的复合系统,是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是新时代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新模式,代表着生态文明时代城市发展的方向,诠释了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将为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将诗变成现实,只是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开始,相信在不久后的未来,人们将在诗意中栖居。
参考资料: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公园城市:成都实践【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