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在对桥镇,即便放在整个金溪县,旸田都是十里八乡数得着的大村落,明清时即有千户之众,现今虽说年轻人大都出外谋求生计去了,但村里的人气依然很旺。
村子肇基于南宋绍兴初年,为邓氏族人聚居的村落。早年间曾有赣闽古道穿村而过,故而古宅大都毗临古道而建,久之便形成了东西狭长的村庄布局。
我从西北横源方向而来,故甫一进村,迎面看到的是村头的西门楼。
这是整个村子的总门楼,原本应当是具有相当仪式感的公共建筑。眼下随着现代生活的演进,为了方便车辆通行,新修的道路已然绕开了它。所以,它基本仅剩下了象征意义。当然,族人遇有传统习俗活动时,估计还会重启它的通行或表征功能。
调头停好车,悄然踱入村中。
行不几步,一口“道光二十九年”的古井突兀地拦住了我。蓦地,一种渐入佳境的感觉油然而生。
早年,这口井肯定是坐落路边的。道路拓宽并没有废弃它,体现了村民对它的珍爱,以及浓厚的文保意识。仅凭对待一口古井的态度,旸田村的形象一下子就在我的心目中高大起来了。
正端详间,一位先生主动过来与我攀谈,并热情邀我去他家一看。
先生自然姓邓。儿子如今在常州发展,邓先生平日里也是在常州帮儿子执掌后军大帐。现值清明时节,邓先生是特地回乡祭祖的。
先生家的祖屋,保存状态几近完好,厅堂梁架木雕相当完整,虽家具陈设较为简单,但浓郁的木香撑起了满堂大雅,令观者尤其舒服。
更难能可贵的是,邓先生家曾经住过红军。门楼墙壁上,红军当年留下的宣传标语虽历经八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历历在目,清晰可辨。
相谈甚欢。接下来,邓先生做了我的全程导游,令我庆幸中又涌满谢意。
村中,五开间的邓氏宗祠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气势恢弘,现为老年人活动中心,体现了保护与使用的有机结合。
尤为提神的是,祠堂寝殿高悬的“枢密府”、“仪同三司”与“姻联天派”三块硕大古匾,居然躲过浩劫,完好保留至今。
不得不由人由衷感叹:这种现象,大约也只有在一姓族人聚居的村落里才能见到。因为,在这样的村落里,族中长者在,族中规矩就在,没人有胆造次,这就是宗亲文化的力量!
祠堂正对的巷中,有村内邓氏先贤邓应台的故居“中宪第”。
邓应台,清嘉庆年间科举入仕,累官至湖南按察使等职。后引疾归里,在村中创办了“义仓”、“义学”。“义仓”重以物质上的“济困”,“义学”重以精神上的“脱贫”,可谓是旸田邓氏族人“两大文明建设”之先驱。
出祠堂左侧“名高义社”券门东去,即为旧时闻名遐迩的“五里长街”。窄窄的巷中商铺云集,曾经十分繁盛。除了日常的商贸交易,还定期辟有集市。四里八乡的乡亲,天不亮即来赶集,日高即散,以不误赶集人下地干活儿,故称之为“露水集”,与我们如今城市里常见的“早市”相仿。
邓先生说,过去最繁盛的时候,村里不仅房子比现在多得多,光门楼就有六个,而如今只剩两个了。
与邓先生边走边聊,不觉间出了东村门已至村庄尽头。
不走回头路,我俩不约而同地沿小路迈向原野。
放眼望去,但见远山如黛,田畴广袤,草木芳菲,水波粼粼,果然一方滋养斯人的好“旸田”!
访于2016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