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偶得贾平凹先生的一篇《三游华山》,读后不禁拍案叫绝。
华山是五岳之一,号称“奇险天下第一山”,作者家住西安十多年却还没有去过一次。经不住朋友鼓动,便慕名前往探胜,一年里先后共去了三次,结果都令人哑然失笑。
第一次是4月份。作者特意做了充分的准备,一到华阴县境内就远远看见华山了,望山跑死马,看见归看见,其实离华山还远着呢。这时候作者发现从树林子里漫下一条河,河里没水,全是石头,这些形态各异的石头充满了运动和生命,让作者惊奇不已,于是高兴得不停地在石隙之间跑来跑去,一直玩到黄昏便心满意足地返回西安了,连华山的山脚也没到达。
第二次是五月份。为了快速往前推进,作者直接搭车在桃下站下来,步行了七里赶到华山入谷口,这次可算是到了华山脚下了。忽然又发现附近有一处名叫“玉泉院”的寺庙,便抬脚进去参观。院内数十棵几搂粗的大树以及树下的地上长满了小得可怜的草。于是作者便坐下来兴致勃勃地欣赏起由参天大树和如茵绿草构成的和谐美景,“就这么坐着,神静身爽,竟不觉几个小时过去,起来看天色不早,就又搭车返回西安。”
第三次是六月初。这次终于进了谷口,走了三里,再走十里就可以开始正式爬山了。这时却又被迎面而来的一条河吸引住了,作者就在水中列石上坐下,把脚伸进明净的河水中,津津有味儿地研究起河流的婀娜多姿。就这么又玩了半天,看看天色不早,于是又高高兴兴地打道回府了。
朋友们都笑他:三次上华山都半途而归。而作者却不以为意,说:“这就蛮够兴趣了。如今来了三次,还未上山,便得了这许多好处,若再去山上,如何能再享用得了?如今不去山上,山上的美妙永远对我产生吸引力。好东西不可一次饱享,慢慢消化才是”
贾平凹三游华山的故事令人莞尔,然而故事中透着一种信马由缰的随性与从容又让人不胜感慨。
生活嘛,就应该多一点放松,多一些随性,多一些豁达,不要像对待事业一样,总是那么孜孜以求。日常生活中没必要有太强的目的性,没必要总是给自己定一些目标,目的性太强的话,生活就会失于刻板,少了应有的乐趣,就发现不了一些意料之外的小欢喜,而正是这些偶得的小欢喜,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更加丰富多彩,这样的生活更让人热爱和留恋。
其实有些时候,在某些事情上,浅尝辄止、随遇而安也未尝不是一种格局。有些风景是用来听说的,而不是非要亲历的;有些目标是用来向往的,而不是用来实现的;就像有些英雄人物是用来崇拜的,而不是用来模仿和超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