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1120210011
美丽古老的甘泉,一潭清澈甘甜的山泉水,滔滔不息地流淌在陕北高原的崇山峻岭间,千百年来被传唱称颂,“美水之乡”的美名屡屡跃然纸上笔端。然而,就是这样一处拥有洛河两岸十万亩良田,被誉为革命圣地延安南大门的风物宝地,却因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被困于高原的丘陵沟壑间,曾长年累月未能摆脱原始落后的面貌。
小时候听爷爷讲,带着奶奶去延安看眼疾,没有大路,只能沿着荆棘遍地的羊肠小道翻山越岭,来回得七八天,这也是他们一辈子走过最远的地方。上小学记起事了,父亲任桥(镇)下(寺湾)公路民兵突击队指导员,一个冬天奋战在雨岔大峡谷稍上的麦台子砭,回来时带一碗红烧肉,分得一片,真香!几年后,甘泉县城到最北端桥镇的山间公路打通了。时光匆匆,转眼间已踏入上个世纪90年代,“美水之乡”一如神州大地,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宽阔的210国道穿绕城边而过,县境路一段一段由砂石路变成柏油路,更可喜的是停滞多年的西(安)延(安)铁路重新上马,并很快开通,许多人兴高采烈地登上首趟火车去逛省城,新鲜劲儿久久不退。然而,从后来飞速发展的日子回眸,那时才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跨入本世纪第12个年头以来,依托延安南大门的独特地理区位优势,甘泉县域发展综合实力在全面提升,城乡面貌在发生着天翻地覆变化的同时,甘泉人走向远方的道路也更为便捷宽广。行驶在2015—16年间开通、位于县城西侧、与东侧延西高速(老高速)并行的双向八车道包茂高速新通道上,宽敞舒适惬意之际,也使我不由得回想起岳父、母两位可敬老人扎根陕北的坎坷历程。60年代初,二十出头的他俩,响应支援陕北建设的号召,背起行囊从平坦的华山脚下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黄土山岭一路向北,经过三天两夜颠簸,抵达甘泉,后又经三天长途跋涉到桥镇小学报道任教,和许多同龄人一样,从此落脚陕北,而每一次的返乡探亲旅程,总让他们备尝艰辛,如今两三个小时的车程,那时要走三天两夜或更长,试想该要有多大的勇气、毅力和决心啊!也曾站在洛河特大桥(当时的亚洲第一高桥)观景台上激动欢呼,为取得这样的成就骄傲自豪,为便捷的出行由衷高兴。在新老高速让陕北高原的大山深沟变为通途的日子里,西延铁路的现代化升级改造一刻未停,经过几次大提速整修,路况显著改善,于18年开通了动车组,坐在宽敞明亮干净的车厢里,临窗远眺,呼啸而过,闭目沉思,二十多年前乘坐西延旅客列车的情景再次浮现在眼前。那年,因眼患重疾,赴西京医院住院救治,并多次复查,火车成为首选交通工具,由于开通时间短路况差,行驶速度非常慢,早晨太阳冒花登车,晚上太阳瞪山到站,几乎一整天都在摇摇晃晃的路途上,曾戏称:“这是世界上最慢的火车”。如今绿皮车基本已被淘汰完,从“和谐号”到“复兴号”速度倍增,由甘泉到省城仅需两个小时多一点,每天五六趟的停靠,让甘泉人早上出发到西安办事,下午顺利返回已变成现实,快捷方便安全,备受称赞。不仅如此,西安到延安的高速铁路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到25年全线贯通,届时从甘泉到省城仅需四五十分钟,这该是怎样的神速啊!
“洛神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此刻,套用伟人的名句最能说明“美水之乡”的巨大变迁。这十年,距县城北30公里处的延安新机场落成,每天十余架次进出的航班,让甘泉人翱翔蓝天、飞向远方不再是梦想。这十年,“米”字型架构下的大陕西交通飞速延伸发展,洛河两岸公路、铁路、高速路路网相连,让十万亩良田产出的玉米、小米、时令水果、反季节蔬菜及众多特产打包成“原味甘泉”品牌,源源不断走向四面八方,“甘泉美水”、“八千里豆腐干”、“鸡蛋干”等地方名优特色产品则登上了西安发往全国各地的旅客列车间,这里提前一年多宣告全部脱贫,实现小康。这十年,方便快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让享有“世界活丹霞,中国梦之谷”美誉的甘泉大峡谷,迅速成为国内外旅游网红“打卡”地,每天往返游客络绎不绝,再次续写着“美水之乡”传奇。
沧桑千载,十年巨变,洛河欢腾,美水欢唱:噫!喜今日之甘泉,道路宽广平坦,远方不再遥远,山川大地清秀,四海宾客云集,未来美好可期。
总 顾 问:马 洁
文学顾问:魏新怀 刘虎林 刘玉东
主 编:高延平
副 主 编:张湛武 吴生斌
执行主编:李绥宁
解说编辑:杨延萍 陈 军
播 读:陈军
图文编辑:高婷婷
END
监制|高延平
责任编辑|陈军杨延萍张波
编 辑|刘强 崔春娥 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