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我们国家的首都在哪里?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自豪地回答:北京。北京城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城市,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这里文化底蕴深厚,如今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这里更加成为一座极具现代感的智慧型城市。北京,是令我们所有人提起来就感受到油然而生的自豪感的伟大首都。
在历史上,北京一直是一处重要的位置所在。战国时期,这里是燕国的首都。辽国时期这里是南京,金国中都、元朝大都,指的都是今天的北京。而更让我们熟悉的,让北京更有历史特色的,是明清时期,这里被当作京师。数千年来,风雨也好,战火也好,北京都保留了它最古老和最具有底蕴的气质,吸引着万千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地前去游览。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北京的古城墙。那些原本是历史时代的鉴证,是宝贵的历史文物,如今却无法再重现了。
北京古城墙历史悠久,最早创建于元朝时期,明代时,北京古城墙建设完成,清朝沿用。如果计算时间的话,北京古城墙历经几百年,跨越了七个世纪,这样的历史感,不由得让人为之感到震撼。
朱棣原本是驻守北京的燕王,登上大位之后,他深深知道,自己最根本的势力就在苦心经营多年的北平。为了回到自己苦心经营的地方,为了回到那些最忠于自己的将士们中间,也是为了边防建设,1403年,永乐皇帝朱棣将北平改称为北京,并计划迁都北京。
三年后,朱棣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满朝文武,北京开始修建宫殿,维护城墙,一年后,北京开始修建坛庙等。
在战火中,古城墙并没有被摧毁,可是战火平息之后,古城墙却被拆除。如今,我们再也无法见到它当年雄伟壮阔的模样,再也看不到它威严庄重的过去了。拆除北京古城墙,是郭沫若为首的学者们坚持的。郭沫若要拆北京古城墙,理由很充分,但最后一点却让人受不了。
郭沫若认为,城墙是古时候的防御工事,对于现代的飞机大炮,城墙早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从实用性角度考虑,应该拆除;而且古城墙限制着城市的发展,对交通有着很大的阻碍作用,对于一座准备建都的城市,应该拆除;最重要的,也是郭沫若深信不疑的,那就是古城墙是封建余孽的象征,必须拆除。
其实前面几点,如今已经有学者对其肯定,说的没错。但是最后一点实在是不敢苟同,古城墙是封建余孽的象征?那么故宫呢?所以最后一点是站不住脚的。为此,郭沫若也引来了很多人的反对。其中声音最大的,就是梁思成夫妇。
大家对梁思成的认识,更多的停留在了他与林徽因、徐志摩的爱恨纠葛中,反而忘记了他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古建筑专家。为了阻止郭沫若,梁思成提出了保护北京古城墙的方案。他认为,应该在旧城区之外的西侧,开辟一处新城区,这里就作为祖国的心脏。用一条便捷的通道连接新旧,北京城的政治中心与城市博物馆就畅通了。
梁思成的提议并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单单反对郭沫若拆城墙这样简单。梁思成的提议,正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是一个全面的、体系的城市规划建设书。我们放眼看世界,小到本地城市,大到与国际接轨,很多城市都选择了这样的建设方案。梁思成的理念是完美的,是超前的,但是却没有被接受。
当时负责拆除工作的是吴晗,林徽因为阻止吴晗,向他大喊“将来要后悔的”!林徽因说,这些都是文物,是古董,将来后悔了,重建了,也不过是假古董。可是,反对无效。
虽然如今北京古城墙还保留了一些,但是不完整的状态再也无法让我们感受当初的庄严,但是后悔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