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陕西旅游时,相信很多游客都会去陕西历史博物馆,进一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在游览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尊旟鼎,但让大家感到奇怪的是,这尊看似“普通”的旟鼎,竟是博物馆的镇馆18件珍宝之一,原来,这尊旟鼎讲述一个“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故事。在封建社会时期,妇女有影响力的故事,真的存在吗?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72年5月28日,杨家村传出一个震惊考古界的消息,当地的农民在村西北约300米处的土壕边上发现一件罕见的大铜鼎,该消息传出后,文物研究所立即派工作人员去现场勘查。工作人员抵达现场,利用专业的工具将大铜鼎取出,并运回研究所。 通过实地勘查,工作人员认为该地存在遗址,经过一番商议后,他们准备进行考古发掘。根据相关资料记载,“何家村”共有七次重大考古发现。 第一次发掘,发现原始社会仰韶文化史家类型墓葬群; 第二次发掘,发现较为完整的先周墓葬群; 第三次发掘,发现西周时期居住的遗址群,这为后人研究西周人的生活提供重要依据; 第四次发掘,出土多件珍贵青铜器,比如:西周彝方尊、彝驹尊等; 第五次发掘,一尊重达78.5公斤的西周大旟鼎,出现在众人面前; 第六次发掘,出土18件西周编钟,这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一套西周晚期编钟; 第七次发掘,发现27件西周青铜器,最珍贵的是上面刻有铭文。 “杨家村遗址”进行发掘七次,但第五次发掘出土的西周大旟鼎,却因为一个“特殊”的理由,成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封建社会时期,“鼎”是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器物,游览各地博物馆时,经常会在展台上看到各式各样的鼎,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西周大旟鼎”却凭借所刻的铭文,成功吸引专家的注意。 “西周大旟鼎”的铭文记载了周康王后妃王姜,将土地馈赠给贵族臣子的故事。统治者赏赐土地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大家要注意的是,大旟鼎记载赏赐土地的主人公不是周康王,而是后妃王姜。 在我国古代,“男尊女卑”的根深蒂固,男子拥有决定权,而女子只能服从丈夫的决定。上层贵族的家庭中,会出现“男管外,女管内”情况,也就是说,女主不能插手政务,但根据“西周大旟鼎”的记载,后妃王姜却拥有赏赐土地的权力,这意味着女性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妇女也能顶半边天,正因如此,“西周大旟鼎”才会成为镇馆之宝。 除此之外,“西周大旟鼎”的铭文还反映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土地占有制形态,王是土地的拥有者,他可以将拥有的土地赏赐给属下,同时也拥有收回土地的权利,虽然臣子得到土地,但他们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通过进一步研究旟鼎所刻的铭文,专家们还得到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因为它揭开西周采邑制之谜。“采邑制”在西周时期就已存在,统治者为更好解决人口突增,而采用“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在秦朝的历史文献中,并没有提到“采邑制”,所以专家们推断,这一制度出现的时间不会过早,在西周时期刚成熟起来。 “西周大旟鼎”的铭文记载非常详细,还铸刻明确的时代,正因如此,专家们认为它是周康王时的标准器,绝对是西周时期的国宝。 “西周大旟鼎”的出土,不仅为后人研究西周历史文化提供主要依据,更让我们了解到“采邑制”,了解到妇女的权益,并拥有了一件周代的断代文物。如果各位读者对这尊旟鼎感兴趣,可以去陕西历史博物馆看一看,近距离感受它独有的魅力。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