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之旅,是一次历史穿越。每一次的博物馆之旅,是深入在历史长河里。在武汉,最让我迷恋的还是湖北省博物馆,接二连三地走进这里,感受荆楚大地的风云变幻。
除了四大镇馆之宝,湖北省博物馆内还有许许多多值得人们驻留步伐,仔细品赏,认真思考的文物遗产,如明梁庄王墓。
明梁庄王墓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九子朱瞻垍与魏妃的合葬墓,考古工作者在当初抢救性发掘的时候,共出土了金器、玉器、瓷器等珍贵文物5300余件,这是我国已发掘明代亲王墓中等级最高的一个古墓,随葬物品的丰富与精美仅次于明十三陵中的定陵。
墓中文物价值连城,有人合算超过20亿,也有人认为能够买下一个小国。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两块金锭。
对于历史,除了敬畏,也对古代人的葬俗文化产生兴趣。
梁庄王墓虽小,但陪葬品数量之多,价格之贵,令人叹为观止。此墓依山而建,地处湖北省钟祥市,古称郊郢,是楚国国都的陪都。明代时期,它与当时的北京、南京齐名为全国三大直属藩府。
墓主梁庄王是明仁宗第九子,即为明太祖朱元璋曾孙,是明朝唯一的一位梁王,但死得早,享年30岁。由于梁庄王膝下无子,死后就将所有珍宝作为陪葬品,这一传言引来无数盗墓贼的疯狂盗掘。
后来,考古专家们也证实了此墓多次遭盗墓贼光顾,但由于墓穴整体浸泡在水中,其内部免于破坏。
当考古队员连续抽水10多天后,他们才发现当年的那些盗墓贼没有一个成功的,这是一个历史上多次被盗掘,但均以失败收场的古墓。由于古墓门深藏在积水之下,盗墓贼找不到出入口,尽管多次“光顾”,但都空手而归。
在积水被完全抽干后,当尘封百年的墓门被打开的那一瞬间,遍地金银玉器在探测灯的光照下宛如天边繁星,闪耀着璀璨光芒。
考古队认为,梁庄王墓中之所以有数千件珍宝财物,是因为这是一座王与妃的合葬墓,所以才有如此数量之多、之精美的陪葬品。
所有出土文物多达5300余件,其中金、银、玉器共有1400余件,珠饰宝石等多达3400余件。可以想象,墓门开启时的霎那间,点点闪耀,熠熠生辉。
其中,令考古队感到震惊的是,梁庄王墓内有大量珠宝是当年郑和下西洋时所带回来的。据《瀛涯胜览》记载,郑和下西洋购买了许多珠宝,但这些珠宝究竟是什么样子,过去人们并不知晓。
经中国地质大学专家组鉴定认为,在梁庄王时期,明朝前后数次派郑和下西洋,不仅扩大了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也带回来许多“西洋玩意儿”。
墓中出土的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等名贵宝石,其产地均来自东南亚,经专家们整理文物及解读墓志,确认这些宝石均为郑和下西洋时所带回来的。
其中,在一个金镶宝石帽顶上,嵌有一颗约200克拉的橄榄形无色蓝宝石,是目前发现最大的蓝宝石。
此外,还有两件金锭尤为重要。其一铭文为:“随驾银作局销捌成色金伍拾两重作头季鼎等 匠人黄闵弟 永乐拾肆年捌月日”。此锭长140毫米,首宽100毫米,腰宽53毫米,厚8毫米,重1874克。“随驾”,字面意思是跟随帝王左右,但这里指的是该金锭为皇帝命银作局销铸的赏赐金锭。
另一件刻有铭文为:“永乐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捌成色金壹锭五十两重”。此锭长130毫米,首宽98毫米,腰宽46毫米,厚10毫米,重1937克。铭文显示该锭是郑和从西洋等地买回的黄金,也是目前发现与郑和下西洋有直接联系的文物,极为珍贵。
当然,除了大量珠宝与金银玉器外,梁庄王墓中还有这么几件文物让我甚感兴趣,即为王妃馆床内出土的38枚银钱,钱体大而薄,均为圆体,钱系用整块银板制成,为垫尸冥钱。这种垫尸冥钱在梁庄王的馆床内也有,但为金钱。
冥钱,专为死者殉葬铸制之钱,有金、银、铜、锡、铅、陶、泥数种,但也分陪葬与焚烧。焚烧一般为烧纸钱,为民间祭祀时用以礼鬼神和葬礼及扫墓时用以供死者享用的冥币之一。而陪葬,如梁庄王墓中出土的银钱、金钱,则为此类。
“事死如事生”,古人崇信人死之后,在阴间仍然过着类似阳间的生活,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筑和随葬生活用品均应仿照世间。尤其是对皇家贵族而言,更是如此,梁庄王墓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