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粤曲。 南都资料图
↑广州车陂龙舟景。
↓小朋友学习古琴。 南都资料图
5月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广东拥有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雷州文化、侨乡文化、疍民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同样构成岭南文化生态的多元特色。潮州玉雕、潘茂名传说、客家服饰制作技艺、珠玑巷移民落籍良溪传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里不少“新成员”体现出深厚的岭南人文印记。
此次公布项目共115项,其中,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43项,对前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的72项进行了扩展。迄今,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816项。
亮点1
体现岭南文化印记
此前,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701个,增加后达816项。截至目前,广东省共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65项。
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介绍,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遴选和评审,于2021年初启动开展,同等条件下重点关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乡村振兴和老区苏区、民族地区、偏远地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发展的项目。
全省共有236项申报项目纳入评审,经过推荐申报、材料审核、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征求意见等程序,公布的项目名录主要体现出岭南文化特色,体现了岭南三大民系和雷州文化、侨乡文化、疍民文化、少数民族文化。
这些项目包括珠玑巷移民落籍良溪传说、潮州玉雕、客家服饰制作技艺、潘茂名传说、白庙疍家游龙、台山九人排球、水淹天、畲族民歌等。
亮点2
粤菜非遗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广东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遴选和评审方面,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
粤曲、洪拳、广州醒狮、端午节等助力人文湾区建设的项目列入名录;客家菜烹饪技艺、潮州菜烹饪技艺、白切鸡烹饪技艺、广式凉果制作技艺等一批服务民生、惠及百姓的粤菜非遗项目列入名录。
新会古井烧鹅制作技艺、德庆竹篙粉制作技艺、汶水塘捕鱼节等一批乡村振兴项目列入名录;肌骨同治疗法、中医清宫正骨、罗浮山风湿膏药制作技艺等一批助力中医药强省的项目列入名录。
亮点3
民间文学和曲艺迎“第二春”
广东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遴选和评审方面坚持“补短板与强优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本次公布的“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有明显的补民间文学短板的项目,前七批省级民间文学类别项目仅23项,第八批将张九龄传说、苏东坡传说、客家童谣等8个项目列入民间文学名录。
补曲艺短板,传统戏剧、曲艺类共3个申报项目全部列入名录,包括东莞市的粤曲、木偶戏,河源市和平县的采茶戏;强传统技艺优势,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传拓技艺、潮州漆器髹饰技艺、紫金铁锅制作技艺等项目列入传统技艺名录。
强民俗优势,广府饮茶习俗、高要酒堂例规、糖祖习俗、伍丁诞等一批具有鲜明地域性、广泛群众参与性,弘扬当代价值的项目列入名录。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透露,未来,广东将认定项目保护单位,推动落实代表性项目保护职责、积极培养代表性传承人,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名录体系。
张九龄传说
“张九龄传说”在韶关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据文献记载最早出自唐五代《天宝遗事录》(五则)、至有宋一代,包括契嵩撰《传法正宗记》载“惠能摩顶”;宋辑新、旧《唐书》以人物传载张九龄生平,民间文学续有传说衍义,明清时期,包括《韶州府志》《曲江县志》《始兴县志》中,皆载有张九龄传说,在近现代,相关九龄传说形成了包括“生平传说”“智慧传说”“官箴传说”“交游传说”“民俗传说”“神话传说”等数类民间口传文学。
苏东坡传说
苏东坡传说是有关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传说故事群。苏东坡传说流传范围很广,在众多地区中,尤以苏东坡在惠州的传说故事最为典型。
在惠州地区流传的苏东坡传说大致可分为4类,一是生活趣事类,主要讲述苏东坡及其家人、朋友交往的趣事;二是爱护百姓类,讲述苏东坡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帮助百姓排忧解难的故事;三是婚姻爱情类,主要讲述苏东坡与侍妾王朝云之间在惠州相知相守、相濡以沫的经历与故事;四是地方风物类,主要讲述苏东坡与惠州的地方风物相关的传说故事,包括本地区历史遗迹、名胜古迹或地方风物的形成,以及其与苏东坡之间的关联等。
东莞木偶戏
木偶戏是由演员操纵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大朗木偶戏始于清光绪年间。杖头木偶在古代称“杖头傀儡”,是以木杖来操纵动作完成,它内部虚空,眼、嘴可以活动,装有3根操纵杆,一根支持头和身躯,两根牵动双手,表演者一手掌握两根操纵杆进行表演,因而又称“举偶”。
大朗镇巷头木偶剧团,木偶头雕刻细腻,形象逼真,动作传神,形神兼备,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表演时后台由3-4人操纵木偶,每人操纵1-2尊,后面伴唱、伴乐者9-12人;表演过程根据人物行当和剧情需要表演飞天、入地、点火、射箭、骑马、张扇、划船、武打等动作,呈现独特的操纵技艺。
东莞粤曲
东莞人对粤曲情有独钟,人们不仅爱看爱听,还会弹唱编演,无论是在祠堂里、凉棚,或是码头边,都可以听到悠扬动听的粤曲之声。有着积淀百年的粤剧曲艺文化底蕴的东莞,源远流长,实乃孕育和发展“南国红豆”的沃土。
粤曲源于戏曲声腔,从清道光初年开始,经历了几个不同形态的发展时期,形成广东省的最大曲种。道滘镇和麻涌镇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粤剧、曲艺)之乡”,同年11月,被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曲艺之乡”称号,2005年5月道滘镇还被国家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司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道滘镇成立了“青少年粤曲培育中心”和粤曲创作基地,推动东莞粤曲艺术的发展。
潮州畲族民歌
畲族民歌广泛流传于畲族人居住的村居,有潮安区凤凰镇的石古坪村,文祠镇的李工坑村,归湖镇的山犁村、碗窑村、岭脚村,湘桥区的雷厝山村和饶平县的蓝屋村,以及凤凰山北面梅州市丰顺县潭江镇的凤坪村等。畲歌是畲族主要的口头文学,畲族人不论男女老幼,大都善歌,他们以歌代言,以歌为文,称为“歌言”。据考证,畲歌可分为历史传说歌、劝世歌、情歌、杂歌四大类型。畲歌保存了诗歌、音乐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复沓,即重章叠句,词律同中有变,静中寓动。“依字行腔”是凤凰山畲歌的一大特点,没有固定的曲调,而旋律音阶多是柔和的级进,极少有四度以上的大跳。
河源和平采茶戏
和平采茶戏是和平县及周边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从江西赣南地区流入,可溯至乾隆年间在和平出现的“采茶腔”,经过百年以上的传承,糅合了本地方言、民间音乐和表演,而逐渐形成的地方戏剧。
“和平文徵”中记载曾硕鹏的《和平竹枝词》有“凉帽笼头女几双,低声学唱采茶腔。愁闻茶价今年好,薄幸情人走半江”的描述。和平采茶戏一般只有二旦一丑,或生、旦、丑三人的表演,俗称“三脚班”,内容多表现民间生活题材,具有浓郁的泥土气息,唱腔高亢流畅,节奏轻松明快,情调优美质朴;表演中有扇花、手巾花、高步、矮步、蹲步、碎步、云手、圆手、搓手等动作,形象生动,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和平采茶戏是在独特的地域中形成的独特剧种,因它采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又以当地百姓生活为创作素材,因而很快就成了当地家喻户晓、人人喜爱的地方戏。
A08-11版 统筹:易福红 杨存海
采写:南都记者 肖阳 许晓蕾 黄姝伦 周佩文 实习生 何芊慧 郭一蒨 张丽缇 通讯员 粤文旅宣 穗文广旅宣 文木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除署名外)
来源:新华社 南方日报 东莞日报 潮安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