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刘墉真的配得上成为好官吗?其实纵观刘墉的一生他要比和珅更加可恨,那这是为什么呢?
刘墉与和珅真的存在恩怨吗
在现在的很多清朝宫廷剧,或是关于康熙皇帝的个人传记中,时常会描述刘墉和和珅这两位大臣,也经常把这两人设定成为对立的关系,
无论在朝堂之上还是在私底下都争斗不断,两人也是在乾隆皇帝面前相互诋毁,希望能够拉低对方的地位,但是到头来谁也没能讨到好处。
虽然说刘墉出身名门,但也是凭借着自身的能力高中进士,成为当时非常有名的大学士,
其次就是刘墉与和珅两人存在着比较大的年龄差距,在刘墉步入迟暮之年的时候,和珅却还是年轻的小伙子,
也刚刚崛起,如果此时刘墉要是与和珅斗的话,和珅作为晚辈势必要处处忍让刘墉,毕竟此时的刘墉可是朝堂之上出了名的清官,更是乾隆手下的一位老臣,所以从这些因素来考虑,两人并不存在太多的恩怨纠葛。
他认为和珅这样的人存在就是清朝的一个蛀虫,所以打心眼里就瞧不上和珅,但是同为人臣他又不好揭发什么,毕竟此时的和珅可是乾隆身边的大红人,连乾隆皇帝都没说什么,他又怎能多言。
刘墉比和珅更可恨
别看刘庸在当时可是出了名的好官,但是从他的人生历程以及当官的经历来看,他还真配不上这样的称呼,
并且后世很多的学者认为刘墉要比和珅更加可恨,因为他为了一己之私,曾经葬送了很多学子,更残害了无辜的生命,并且还引起了当时让人发指的文字狱。
因为刘墉是进士出身,有着很高的学识,在曾经也是担任过大学士,所以在文化方面,刘墉也算得上是朝中数一数二的人才,
鉴于他的这种能力,乾隆皇帝派他去监管科举一类的事宜,在刘墉时任江苏学政一职时,因常年停留在这个官职之上,迟迟得不到晋升,于是在后来刘墉便想方设法引起乾隆皇帝的注意,希望能够给自己加官进爵。
恰巧当时有个叫阎大镛的监生因犯抗粮一案被捕入狱,而审讯他的正是刘墉,在审讯过程之中,刘荣发现这个人在自己的著作之中曾写过关于反清复明的言论,
要知道在清朝入关之后,曾经明朝的百姓一直不太服从清朝的统治,很多终于
明朝的余党时常会掀起反清复明的热潮,直到清朝中后期的时候才渐渐被压了下来。
而如今又有相关的言论出现,这就成为了刘墉的一个把柄,借助这件事情,他上报给乾隆皇帝,并且迅速引起了乾隆的注意,不仅赋予刘墉权力彻查此事,还在后来提拔了他做山西太原的知府。
可这还没完,因为后来一些变故刘墉被乾隆罢官,兜兜转转又做回了江苏学政,在这期间他又发现有一位名叫徐述夔的举人,在他的诗中描写了推崇明朝的言论,于是刘墉估计重施又上报给乾隆皇帝。
这次事件闹得更大,因为这场文字狱前前后后丧生数百人,刘庸也凭借此事再次回到了京城,
乾隆年间文字狱的危害
其实所谓的文字的确真实发生过,因为确实有一些明朝时期的学者推崇反清复明的理念,并且这种理念影响着后世的子孙,
不过随着清朝入关之后不断加强统治,这种现象日趋减少,而文字狱大多都是冤死的。
很多学子在自己的著作和所写的诗句中表达的意思并不是推崇清朝的言论,
只不过
结语
而话说回来,刘墉从总体的成就来看,与当时朝廷之中其他官员相比,的确是算得上是一位好官,
唯一让人痛恨和诟病的就是他太过注重权势,总想引起乾隆皇帝的重视,希望能够提拔自己,不甘愿停留在地方,而是想回到京城之中做京官,有这种想法也是人之常情,可他偏偏却不走正道,掀起文字狱来提高自己在朝中的影响力和地位,这一点实在是拉低了他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