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七夕节,年轻的情侣们狂撒狗粮的时候。
大家如今都称七夕节是中国情人节。
但是你知道吗?它的历史比西方的情人节久远得多,而且内容也丰富很多!
如今的七夕节却被赋予了较重的商业味道。
想知道在经济不曾发达的过去七夕节怎么过?下面小编带你去体验一下。
七夕节也称"乞巧节"、"七姐诞"、"七姐节"。
早在上古时期就有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它是农业社会男耕女织形态的反映。
相传,玉皇大帝的女儿织女爱上了人间放牛的小伙,玉帝大怒,把这对有情人分隔在银河两边,每年七月七日才能见一面。
《古诗十九首》有云:"迢迢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道出了身处异地的相思之苦。
广大女性深深同情受压迫的织女,于是纷纷在七月七日晚上举行"拜织女"的祭祀活动。
由于"夕"泛指晚上,故七月七日这一天被称为"七夕"。
西汉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的历史笔记小说集《西京杂记》有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意思是,汉朝的宫娥彩女,常常在农历七月初七这天,于缝衣制裳的宫楼里,比赛拿丝线穿各式各样的针孔,当时的人们纷纷效仿。
这里所说汉代女子过"七夕"的方式是比赛穿针,称为"穿针乞巧",代指做"女红"。
我们知道古代社会男耕女织,会"女红"是对于女性的基本要求,关系到其能否嫁个好人家、有个好归宿。
所以女子从小便学习描花刺绣、纺纱织布、缝纫裁衣等女红活计。
而织女则是拥有最高阶女红技术的形象代表。
所以广大女性在七夕这一天以"穿针乞巧"的方式膜拜织女,目的是希望自己能有一双巧手、拥有娴熟的针织女红技法。
在古代,七夕节还有另外一层意蕴。
至唐宋有了科举制度以后,社会上兴起一股"富易妻"的风潮。
如此一来,受损害的女性觉得牛郎织女虽然一年只能见一次面,却总算是"生生世世永为夫妇。"(《长生殿》语)
正如词人秦观所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于是,在七夕这一天,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往往祈求拥有牢固的婚姻。
从古代一直到建国以前,七夕节都是比较盛大的节日。
在这一天除了"穿针乞巧",各地还有哪些庆祝活动呢?
在江苏宜兴,每年七夕人们都要用粗长的裹头香搭成香桥。
之后将其焚化,象征着牛郎织女双星已走过"鹊桥",欢喜地相会。
在浙江,七夕晚上流行用脸盆接露水。
传说此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流下的眼泪,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最热闹的七夕节要数广州。
宋人刘克庄曾有诗咏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
据《广州岁时记》记载:在这一天到来之前,靓女们就早早备好各种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模型等物。
并将这些玩品摆成琳琅满目的"香案"。
各地区靓女都会在香案上下功夫、比高下,看谁制作的更精良。
除此之外还有多项别的庆祝活动。
每年七夕节从农历七月初六晚开始,为期一至二晚。
从古到今,七夕节在全国都有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而且不同地方的活动各有不同特色。
七夕节已经成为成为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文化"名录。
又到一年七夕时,在这个承载了2000多年历史文化的特别日子,你准备怎么过?
【参考资料:《广州岁时记》《长生殿》《古诗十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