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涠洲岛很多人并不陌生,这座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北部湾海域中部的一座小岛,随着国内旅行热潮的兴起,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
这里景色秀美,清澈的海水,绵软的沙滩,色彩丰富又形状各异的岩石崖壁,还有五彩斑斓的贝壳、珊瑚,让涠洲岛拥有“南海蓬莱仙岛”之美称。
据考证,涠洲岛是火山喷发堆凝而成的岛屿,海面上的涠洲岛地层主体形成至今大约是在250万之后到7000年之间,是中国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火山岩成为涠洲岛最坚硬的铠甲,保护涠洲岛经历上万年的风吹雨打、海浪侵蚀,更形成了现今涠洲洲岛丰富多彩的海蚀、海积、海滩地貌。
近几年,随着丰富的海岛旅游资源进一步被挖掘,岛上的旅游配套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各种功能配套齐全的综合型酒店陆续出现在涠洲岛,“酒店沉浸式度假”“宅酒店”式旅游度假方式必将带来涠洲岛海岛旅游新风尚。
因为喜欢这里的一切,至今我已3次登上涠洲岛,也不止一次从地图上俯瞰这座海岛的样子:不规则形状,平淡无奇。在岛上,因为各种条件限制,几次航拍也没发现发现涠洲岛有什么特别之处。
直到今年8月的某一天,无意中打开一篇北海公众号,从中发现了一张涠洲岛的航拍图,从这个角度看涠洲岛,这外形似曾相识,可惜一直想不起来。
这个图案一直在我脑子里萦绕了几个月,眼看就要成为跨年心事了。踏入12月,脑子里突然冒出了“龙”,赶紧上网搜索,果然搜到了这件由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中华第一龙”(上图来自网络)。
从这个角度上看,涠洲岛与国宝“中华第一龙”(又名:碧玉C形龙)有极高的相似度:吻部前伸上扬,梭形细目,鬣鬃飘举,卷尾有力,躯体卷曲若钩。5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碧玉雕出现在北方辽西,7000多年前的涠洲火山岛出现在南方北部湾,一南一北,相互呼应。
翻看涠洲岛历史,既然发现两者一样“命运多舛”,“中华第一龙”在发现之初被当成废铜烂铁,成为孩童玩具,而后成为30元物件,深锁地方文化馆箱子里十几年。历史上,坚硬的火山石,四通八达的孔洞,一直让涠洲岛成为海盗盘踞的海岛,大陆穷人的避难所。
涠洲岛素有北部湾“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当年日军曾占领涠洲岛达7年之久,成为日军进一步侵略并控制华南地区乃至东南亚国家的重要军事基地。期间日军实行“三光政策”,奴役岛民,在岛上修工事、公路、机场、码头,涠洲岛成为日本军机长期袭扰大陆的根据地。
在密林深处,涠洲岛用树立雕塑的形式,记录当年岛民长期坚持抗争的场景,并最终于1945年6月消灭岛上的最后一个日军。
1950年3月6日7时许,涠洲岛解放。
很多来过涠洲岛的人都喜欢这里的海水,这里的沙滩,这里的风景。尽兴之余,不妨到位于湾背村“涠洲红色景区”走走,感受不一样的涠洲岛。
是金子总会发光,就如最终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的“中华第一龙”一样,今日的涠洲岛旅游发展日新月异,成为国人最向往的海岛之一。
珍珠界中有“东珠不如西珠, 西珠不如南珠”之说,而唯独生长在合浦的南珠,是珍珠圈中的上乘品,历代皆誉为“国宝”,作为进贡的贡品。
在民间,珍珠是南海龙王女儿鲛女的眼泪化成的,是南海龙王挚爱的宝物,东海龙王不惜送女儿去南海换珍珠等等美丽传说。现在看来,南海龙幻化成涠洲岛,合浦南珠细腻凝重,光润晶莹,浑圆剔透,平滑多彩,成为中国海水珍珠的典范也就理所当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