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的北京,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午后,健步扫街,走进了史家胡同。胡同幽幽,庭院深深,青砖灰瓦,朱门红檐,漫步在树荫小道间,整个人仿佛置身于旧日时光……
小时候的我,也是生活在方方正正的四合院里。那时,放学后,书包一丢,约上三五个小伙伴就一起跳皮筋、踢毽子去了。到了饭点,搬个马扎儿直接坐在邻居家的饭桌前蹭吃蹭喝,用我妈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人家的饭总比自家的饭好吃”。街坊四邻见面总是那句“吃了吗您呢?”听上去倍儿亲切。周末,赖床不起最后总是被盘旋于胡同上空的鸽哨声吵醒。那时的我特别憧憬着搬进楼房后的日子,理由只是因为可以不用在数九寒天的日子里哆哆嗦嗦地出门上公共厕所。
如今,我们真的住进了楼房,日子比以前更加富足,条件比过去更加优越,但却异常怀念儿时狭窄小院里的烟火气和人情味儿。现在想来,或许给我留下深深念想儿的并非是那座四四方方庭院里的砖瓦和草木,而是四合院展现出来的北京人的情怀。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尊老爱幼”的四合院文化。就如住在大杂院里的孩子每天上学、 放学,除了和自己的父母打招呼外,往往还和出院门遇到的长辈打招呼问好,长辈多的,会叫上一圈:爷爷、奶奶、大爷、大妈、哥哥、姐姐。定睛一看,发现只有哥哥在,嘿嘿地笑一声,可下回还是如此,就是习惯了。外出回家后,也要先问安禀报,长辈少不了要问讯一番。 晚辈和长辈说话,通常都是一口一个 “您”。吃饭、出行、哪怕是在院子里晒太阳、纳凉,也得先尽着老一辈儿。
或许,以现在年轻人的眼光来看有些矫情,但在旧时的四合院、胡同里,这样氛围让街坊四邻形成了一种不自觉的“大家庭”情怀。
继续徜徉在胡同的小巷间,我不禁感叹: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生活一天好过一天,再也不用担心下雨打着伞上厕所了,可是却又觉得心里面缺了点什么,那应该是联系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熟络感减弱或消失了。与今天北京这座超大型城市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相比,北京四合院、胡同的人文情怀以及和谐的氛围,让人眷恋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