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蒲台位于白洋淀东南方,三面环水,只有南边一条小路通向这个秀美的渔村。沿着两边是芦苇、荷花的小路,向采蒲台行进,走在水乡的画廊,闻着阵阵荷香,宛若仙境一般。
从村南进村,窄窄的街道,往来的村民和游人,都有一种怡然自得的感觉。古朴的渔村还保留着许多老房子,青砖结构,村中央还屹立着早年间盖的烈士纪念塔楼,向人们昭示这里曾在抗日战争中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这里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在战争中经历的考验,得到了孙犁先生和梁斌先生两位文学大师的青睐,并把这里的故事写进《采蒲台》《采蒲台的苇》和《播火记》等作品之中,使得这个白洋淀中的小岛名声远播。
孙犁先生写于1948年的《采蒲台》,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这里的百姓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日常状态。采蒲台的人民在艰苦的生活中,跟着共产党英勇抗日,组织水上游击队,巧妙地打击敌人。小说描写了小红姑娘和青年妇女一边织席,一边瞭望敌情,歌颂了水乡人民的伟大情怀。孙犁先生的另一篇作品《采蒲台的苇》,以苇子的坚韧和风骨,歌颂了采蒲台人民团结一心、艰苦抗日、不怕牺牲、顽强不屈的精神。
“我到了白洋淀,第一个印象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的是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这里的英雄事迹很多,不能一一记述。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敌人的炮火,曾经摧残它们,它们无数次被火烧光,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们的清白。”读着这样的句子,更使人佩服水乡人民、佩服采蒲台的群众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的巨大贡献,更加感到孙犁先生笔下的苇子不是一般苇子,是战斗的、善良的、智慧的白洋淀精神的化身,是荷花淀派文学的源流。
在村西,我走过一个个堆放渔具的渔家门口,看到了一捆捆去年收下来的苇捆和编织好的苇席。沿着窄窄的胡同,不一会就到了水边,走上一个高高的土台望去,只见无边无沿的芦苇、蒲草旺盛地生长,水湾边一片片的荷花已经盛开,千朵万朵灿若云霞。村里的渔民在远处的水面,划船捕鱼,大朵的白云在他们头顶上飘荡。
这时,我忽然想起梁斌先生也与采蒲台有着深深的感情。1979年他的散文《两走白洋淀》,回忆了他在1938年秋末和1942年“五一”大扫荡后在白洋淀战斗的情景,对白洋淀优美的风光和白洋淀人民战争的热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特别是采蒲台,他在村里住过几个月,采访过很多村干部和渔民,了解的当地的劳作生活和当地百姓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战斗故事。小渔村四围水淀的优美景色和淳朴、勤劳的乡亲们深深影响了梁斌,也为他的小说创作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他在《一个小说家的自述》中讲到:“第二天早晨,吃过早饭坐上一只小船,划到一个村庄,这个村就叫做采蒲台。立在村边一看,周围一个大淀,一眼看不到边,淀上无风,亦无有浪,淀水就象镜面,潋潋滟滟,映着早霞,泛起五光十色。一点一点亮晃晃的影子,一派水乡景色。我们住在一个人家,当然,这里没有土地,也只好治渔为生。一个长方小院,三间南房,三间东房,我们就住在东房的北间。房东姑娘有十七八岁年纪,出来给我们拾掇房子。她娇小伶俐,脸上虽不施脂粉,却显得特别白净。说话带有京音。自洋淀的孩子长得真水灵。”这个女孩就成为《播火记》中李霜泗女儿芝儿的原型,而李霜泗的家乡就是采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