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区围绕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目标,大力实施特色产业人才战略,坚持把旅游人才引入做为强旅之基、兴旅之源,有力促进了文旅产业的提升。
“筑巢引凤”改善产业环境。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加速了山海关区文旅产业的发展,对产业发展环境带来了压力,该区适时调整思路,大力改善文旅产业投融资环境,进一步激发文化旅游业的创新活力。一是强支撑,促发展。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开展调研,对现有支持文旅产业发展的政策进行梳理,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支撑该区各级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和文旅事业发展。特别是在推动人才强冀项目中,该区以建立工作台账的方式,盘点任务清单,坚持每周调度,确保人才强冀工程扎实推进、取得良好成效。二是定准位,强基础。对内以产业发展方向、市场目标、资源保护等为重点,制定完成十四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对外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国家和省、市对全区旅游人才工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为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供更完善的基础条件。三是抓落实,促振兴。为民营企业投资文化旅游业提供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帮助企业做好整体规划,明确产业政策、金融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制度。着力打造集长城文化展示,满族风情体验和生态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国家级满乡特色民族村,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就地就业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性带动作用。
“借脑引智”助推产业发展。面对基层文化旅游人才相对匮乏的现实困境,山海关区开启了招才建城、借智闯关的具体实践。一是主动出击,建立“文旅智库”。广泛邀请多个层面的社会人才和社会力量,建立了“山海关文旅智库”。该智库由国家、省内外、本市的旅游、文物专家组成,其中:旅游智库专家35名,包括:国家、省外专家20名,省内专家7名,本市专家8名;文物智库专家45名,包括:国家、省外专家15名,省内专家13名,本市17名。智库专家结合该区文化旅游资源特性和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发展性专业指导性意见。二是灵活引才,实施“动态管理”。为保证人才“引的来、留得下”,该区对引进“文旅智库”的专家人才不限制、不阻碍,来去自由,在保持紧密联系的同时,以发生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为纽带,适时启动和“唤醒”人才。今年以来,邀请了“文旅智库”专家郭泽民、乔海光等人成立了山海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对申报的7大类34个项目进行了评审论证,并推荐了山海关桃罐头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三是高效运用,加速“乘法效应”。坚持人尽其才,以用为本,最大限度、最大程度发挥文旅智库的作用,强力推动全区文旅产业发展形成乘法效应。近年来,山海关区分别开展了长城活火计划——柴禾市摊位改造项目、创新编制秦皇岛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规划、编制《山海关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及行动计划》等活动,有效地整合了辖区内文旅资源,拉动并促进了区域内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有的放矢”培养产业人才。基层旅游人才结构不平衡导致了该区旅游人才队伍中以技能型人才为主,旅游产业规划人才、旅游市场营销人才、旅游产品开发人才等比例过小。为改变现状,山海关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行业引导、院校培养的作用,全面协调,培养出适应全域旅游发展所需的旅游人才。一是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坚持做好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及行动计划,推进部门间沟通协作,通过“人才强旅”助力“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积极改善旅游人才的发展环境,加大旅游人才培养经费投入,特别是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形成爱才惜才、人人成才的社会风气。二是精准培训,提质增效。树立文旅人才意识,加大对文旅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强化文旅人才质量提升。建设好行业人才培训基地,为全域旅游培训优秀旅游人才。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远程网络培训,扩大培训范围,为全域旅游培养更多涉旅人才。截至目前,该区结合“线上+线下”培训模式,累计培训旅游人才1000余人次。三是科教兴旅,优化培养。山海关区根据文旅市场需要,优化培养目标,坚持突出“特色+一流”的思路,改革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辐射旅游专业群建设为目的,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签订《共建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合作协议书》,开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旅游人才实践能力,为全域旅游发展打造数量充足、素质良好、结构优化的旅游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