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
偏关县是黄河入境第一县,黄河自北向南流经县境32公里,属全省生态极度脆弱区和黄河流域北部生态修复重点区。今年以来,偏关县聚焦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增绿、补绿、护绿取得新成效。特别是偏关县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沿线荒山系统治理增绿工程总面积4.3万亩,形成了连绵不断的绿色屏障。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系统治理。“十四五”期间,全县重点打造“一屏两带三基地”,“一屏”即筑牢黄河流域生态防护屏障;“两带”即在黄河、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沿线建设10万亩生态绿化带;“三基地”即依托林业资源优势巩固“三个农民增收基地”(12万亩沙棘每亩增收400元,2.5万亩仁用杏干果经济林每亩增收1500元,45万亩柠条生物质能源每亩增收450元)。
二是坚持“三增”并举、绿色富民。坚持增绿与增景并举,按照“一轴一带四点”的增景思路,以“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为轴线,以天翼、火路墩、画廊谷三个观景台和乾坤湾旅游景区为节点,集中连片布局,打造建成长达47公里的生态景观廊道。坚持增绿与增收并举,优先选择乡土树种,结合群众意愿,选取能让农民增收的海红果、山杏和仁用杏等花果树,既种树又致富。今年,46支造林专业合作社,提供2100多个就业岗位,增加劳务收入3000余万元,人均增收1.2万元。坚持增绿与增效并举,依托全县60万亩灌木林,发展林业和光伏产业互补新模式,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生态新动能。
三是坚持科学造林、因地制宜。针对黄河沿线造林施工条件差,干旱坡陡,土薄石块多、成活率低的难点,偏关县采取山地水平阶整地、鱼鳞坑整地、地膜、石块覆盖、生态集雨滴灌等措施,提高成活率;克服疫情防控和春季造林时间紧的双重压力,全线铺开、多点突破,确保春季造林顺利推进,2个月完成了全年的造林任务;坚持验收付款,看质量、看数量、看成活,专业技术队伍和第三方同时验收,以成活率付款,三年付清的措施,促进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