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生长的家园。乡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母版,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我们推出《百村记忆》栏目,翻开我县乡村的历史长卷,回望乡村的振兴历程,感受中央苏区新变化,让美丽饶平的乡村蝶变故事走进你我的视野。
昔日盐埕仙村 今朝养殖良埭
——黄冈镇仙春村
仙春村,位于饶平县城黄冈镇最东边,再往东则毗邻饶平县所城镇北山村,西与本镇碧岗村接壤,北至福建省交界处汾水关,为闽粤交界之所在,南至连接南海的东风埭。该村距离镇政府约5公里,村域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国道324线经村后而过进入福建省,六车道的进港公路从村东边直通柘林港,碧铁线即X081公路经由村前与进港公路相连接,从空中俯瞰,仙春村就如一个大写的“女”字,婉约靓丽。作为本村主要灌溉河流的竹林溪,经由村前,仿如一条白色绸带,闪动着粼粼波光,一路旖旎缓缓地注入南海。
该村曾用名竹林村。在宋元时期,此处已有古驿站名为“竹林驿”,乡民围绕驿站而居,随着居住的人们越来越多,遂于明朝洪武初年定乡,因“竹林驿”而名竹林新村,后因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而取名“仙春”沿用至今。世居这里的村民,以刘、吴、陈、洪、吕等5个姓氏为主。村中均为传统潮汕民居,现存100多座,代表性民居有“四方寨”、“塗楼寨”、“后寨”和“大厅顶”等围寨,均建于明朝年间,占地面积分别约3000平方米和3500平方米,其建筑特色以方围形式,寨内设多套民间,现状基本完好,尚有村民居住。现存宗祠有大祠堂(思敬堂)、永思堂、记述堂、公厅祠、后寨祠、药铺祠、庆远堂、耿文公祠、土楼祠、孝思堂德馨堂、五常祠、陈厝祠、吴厝祠等20多座。主要祠堂为刘氏大宗祠,始建于清雍正九年,重修于民国初年,重建于2005年,现占地约800平方米,主要建筑特色为潮汕民居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特色“四点金”。
汾水关的传说
汽车沿汕漳公路向东奔驰,至第六十四块里程碑附近,但见前面山崖陡峭,峰峦叠叠,葱茏林木间,一座雄关高耸,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闽粤边陲要塞——汾水关。
汾水关是广东省与福建省的界牌关,一关分闽粤,一关间漳潮,一关隔饶诏。然而,却分不开两省人民连结的心,间不了两州人民真挚的感情,隔不断两县人民频繁的交往。巍巍汾水关,有一段神奇而感人的传说。
传说古时候,天界瑶池有一对并蒂荷花,这对荷花正是荷花仙子和荷花仙女的化身,它们雌雄连株,成双成对,日久两情益浓,然而天庭仙规严谨,它们曾因窃窃私语被西王母发现而受到指责,只好暗地里默默相爱。
但是,毕竟天规难阻恩爱情。一日,荷花仙子俩趁西王母赴凌霄殿,双双离开瑶池,驾着祥云遨游人间,但见男耕女织,夫妻恩爱,宜室宜家,生男育女,天堂冷冷清清,怎及人伦之乐,这使仙子和仙女对人间羡慕不已,他们决意不再返回天界,趁日落黄昏私奔人间,在东土寻个好地方安家落户。他俩伫立云头,凝神眺望,但见东海与南海交界处的滨海地带,一片花团锦簇,荷花仙女不禁拍手欢呼:“真是人间江南好去处也!”
荷花仙女这一声响非同小可,惊动了玉帝和西王母,西王母原先因荷花仙子俩私离瑶池而气忿,这下子她寻声向东望去,见仙子俩卿卿我我依偎缠绵,万般亲热,气得她暴跳如雷,即禀告玉帝:“荷花仙子和荷花仙女虽修道成仙,但孽根未断,凡骨复生,情缘有增无减,一再触犯天规,快施展霹雳手段,抓他俩返天庭解体分身,教他俩永远不得团聚。”玉帝准奏,即命金甲神率雷公一众前往惩处。
再说荷花仙子俩选择闽粤边区这个好去处,正欲投奔凡间,忽然天际乌云密布,他俩惊回首,只见雷公、电母、风婆和雨伯一众天神风驰电掣而来,荷花仙子俩知道事情不妙,但他们无视西王母天威,坚决不返回天庭,双双抱成一团,投奔人间。谁知电母抢先赶到,她双眼一开一合,顿时天际打闪,照得长空如同白日,将荷花仙子俩的行踪,照个一清二楚,雷公跃上前,挥动手中银斧,凭空一声霹雳,将仙子和仙女劈开,风婆也急急上前猛吹了一口气,顿时狂风大作,荷花仙子俩身不由己,各自随风飘荡,仙女降落在广东饶平县的西边,仙子降落在福建省诏安县的东边。
仙子仙女一着陆,只听得轰隆隆声声巨响,一连串惊雷从空而降,继而风雨大作,但荷花仙子俩却已化成两座莲花巨峰,分别矗立于饶平县和诏安县大地。任你雷公、电母、风婆和雨伯如何施展天威,都莫奈他俩何!金甲神只好率众返天宫向玉帝复命。且说西王母得悉荷花仙子俩逆旨不返天庭,气得七孔生烟,她凭借闪电向东眺望,见荷花仙子俩化成的两座莲花峰,已落地生根,两峰虽相距百几十里,但还遥遥对望,西王母为防范她俩藕断丝连,遂卸下头上玉梳,随手向东甩去,刚好落在广东省饶平县和福建省诏安县的交界处,化成一座雄关,隔绝荷花仙子和荷花仙女的来往,这就是汾水关的由来。
盐埕仙村,母猪带金脚镯
“盐埕仙村,母猪带金脚镯。”这是流传于黄冈的一句潮汕民谚。可以想象,盐埕仙村是一个何等富庶的地方!曾经富甲一方的盐埕仙村就是如今的仙春村。村干部介绍说,村前至东风埭一带以前均为盐埕,所谓盐埕,便是利用海水倒灌进来后经过碾晒生产为食用盐的地方,其状如一垄一垄的稻田。
在没有矿盐的年代,沿海的盐供应全国,产盐的地方就如产金子,于是盐区人能富甲一方便不足为奇。古时的女子手上戴有金镯子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也是富裕的体现。仙春村里的女子手上大多戴着金灿灿的镯子。
传说村里有一户人家家里养着一头母猪,有一次该家女主人在喂猪时无意中弄丢了手镯,因不觉得有多贵重,于是便没去刻意寻找,谁知这手镯被母猪给踩中,手镯便套在了母猪脚上,恰逢有外乡人到了仙春村看到这一幕,于是惊呼:这里也太富了,母猪居然脚戴金手镯。于是,盐埕仙村,母猪戴金脚镯的故事就这样流传开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出于防涝防灾的考量,在六十年代发起轰轰烈烈的围埭造田工程,东风埭筑起了防涝大堤,海水被挡在大堤之外,堤内的盐田被改良成农田,仙春村的盐埕不复存在,盐埕从此只存在村民的记忆里,曾经的盐民变更为农民。
盐埕虽经改良,但大部分农作物仍难以成长,粮食收成率低下,村民的生活大受影响。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这里的农田又被开挖成养殖池,引进海水进行海水养殖,村民从单一的纯农作业逐渐转型为海水养殖和商业经营,现在的东风埭已经是饶平县最为优良的海产品养殖基地,鱼虾蟹、花蛤等等,都是东风埭的物产,因其肉质肥美细嫩而饱受人们的喜爱。
当你站在东风埭大堤上时,暖暖的海风便会扑面而来。那海腥味,起初若有似无,羞羞答答的,可一转眼,便会是翻涌而来的海腥味儿了。码头的海面上,整齐地泊着一艘艘渔船,小机船、小竹排依渔船而停,它们静静地面对大海,等待着下一次启帆。仙春村又有了无限的商机与创造财富的机会。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松树,没有花的芳香,没有果树又香又甜的果实;但松树却有坚强的高贵品质,这是其他树所没有的。仙春村的后山上,便挺立着五棵树龄一百多年的松树,这五棵松树,是出生于此的高僧纯释鉴法师所栽,也许当年他种下这松树时,便是对这所村庄寄予了厚望: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恶劣或优裕,都要傲然屹立、永葆生机勃勃。
纯鉴释(1897-1960)。清末光绪二十三年(1897)出生于饶平县黄冈镇仙春村,少时读书,12岁出家,到南澳岛屏山岩拜怡深为剃度师,取外字纯鉴,内字一平。在岩驻锡3年。19岁受戒,到观宗寺听谛闲法师讲经,3年毕业。继而进苏州灵岩山,亲近释印光大师,学念净土宗6年,同时辛勤种菜,收获颜丰。28岁进扬州高旻寺,学坐禅5年。约在此际,进浙江省宁波阿育王尝,燃掉左手无名指供佛,故世称“九指师”。
纯鉴师一生博学,精通佛经、佛理,善书法、工艺、武功(如舞太极剑)等,常义务为民治病。今存于俗乡“清修院”石刻门是其遗墨楷书。村里至今流传着他的三则武功传奇:
百步金钱入柴扉
1945年一日,纯鉴法师手中玩着几个金钱,向俗家堂孙刘文喜(今54岁)开了一个小玩笑:把五指一伸,手中金钱不翼而飞。他瞻盼地下前后左右并无金钱。大师把手指向数十步远的山大门说“你到那边去找哪。”小孩子们走近门扉,人人张口结舌——原来5枚金钱已插入门板一半。
跃身育念经戏刺客
1949年初,仙春乡来了一批国民党军队,胡作非为,调戏早上出门挑水的妇女,又在佛殿筑灶煮死牛肉。纯鉴师忍无可忍,只好良言劝告他们。谁知这些军人翻脸成仇,怪和尚多事,企图行刺。一日,和尚正在念佛,两眼低垂,两个军人手执匕首,向他背后刺来。纯签大师侧身一跃,过了山门,口中大气不出,继续念经。军人们个个目瞪口呆,吃惊非小,从此便不敢胡来了。
夜跃栅门服众人
抗日战争时期,兵灾匪祸迭起。乡民们为了防兵防匪防盗,村村设栅,夜夜派人防守自卫。一日,纯鉴师外出夜归,防守的乡民借着月色,看他远远走来,便议论起来“俺平时无法见他武功,今晚便可饱眼福。”“俺装睡觉,看他如何跃过这一丈多高的栅门。”只见他徐步而来,到了栅门边,轻松一跃,过了栅门,落地无声,从容而去。众人见状,无不叹服。
抓住机遇,连片改造建设新农村
目前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带项目(含黄冈镇碧岗村、仙春村、碧洲村、碧春村及联饶镇葛口村、深塗村、春光村、赤坑村、群力村、上寨村、新陂村、新寮村共12个行政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开展,仙春村全力以赴建设特色精品村,努力打造留住乡愁、产业振兴的特色新农村。
编辑:林斯有
审核:林洁虹
信息来源:《饶平印记》
《啊,饶平》城市形象歌曲MV
饶平县招商引资宣传片
一、60万饶平百姓告别“吃水难”!引韩济饶供水工程正式通水
二、贺信
三、【疫情防控】防控办温馨提示,请大家自觉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
四、【聚焦三大战役•网友献策互动】第十五期:倾听民声 广纳民策 共建幸福美好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