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山县天桂山南面,有一个藏在山林深处的小村子,那就是沕沕水。在明朝和清朝的时候,这里是平山县著名的八景之一,素有“沕水瀑布从天降”的美誉。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沕沕水功不可没。1948年初,就是在这里诞生了我党在华北地区兴建的第一座水电站。
沕沕水发电厂旧址
很多去过的朋友走进沕沕水的发电机房,都会说:“原来发电厂的设备就这么简陋呀!”
这些设备看着简陋,毫不起眼,但是,当你了解到它的组建历程后,你一定会感慨它们来之不易!
首先说水电站机房里面的电线。如今水电站机房的电线是更换过的,原来的电线简直五花八门,铁的、铝的、铜的,粗的、细的,什么样的都有,收集起来简直能开个电线博物馆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当时输电用的电线,必须到石家庄购买,但是石家庄被国民党军队盘踞,控制十分严密,很难带出成捆成盘的电线。
负责电线的五名同志化装成收破烂的到石家庄走家串户收购旧电线,如此一来,收购的旧电线不但粗细不一,而且材质也是五花门。可是这也不是办法,电线不够,根本就架不到西柏坡。为了解决数量问题,几位同志夜间冒着生命危险,潜入石家庄近郊封锁沟,剪断国民党军队布控的铁丝网运回到工地。
就这样,旧电线细股并粗股,粗股拆细股,终于解决了通往西柏坡中共中央大院四十六公里的输电线路和一百二十八公里的通信线路。
配图,图文无关
再说发电机。有人见了之后可能会说:“还是德国西门子制造的啊!当时条件十分艰苦,为什么还买进口的呢?”
其实,这台设备不是买来的,而是从敌人手里缴获的。当初为了寻找发电机,十多位同志跑遍河北、山西,不是机件残缺不全,就是功能不合适。就在他们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忽然得知,人民解放军占领井陉之后,从敌人手里缴获了台西门子发电机,还正是电厂所需要的。
于是,他们通过当地驻军找到一台破旧不堪的大卡车来运送发电机。没有吊车,两吨多重的发电机抬不到汽车上,怎么办呢?承担运输任务的三十多名同志想出一个办法,在发电机旁挖出一道深沟,将汽车开进去,靠人拉杠撬搬到汽车上。
从井陉矿区到沕沕水才三十多公里,上有敌机,下有深谷,路又不好走,很多都是羊肠山路。为了避开敌机的轰炸,他们白天修路搭桥,夜间秘密行进,整整用了七天七夜,途中还牺牲了三名同志。眼看只有几里路就到沕沕水了,这辆破旧不堪的汽车却抛了锚。
工作人员正发愁的时,附近村民牵着自家的牛和驴赶了过来,通过畜拉人推,终于到达沕沕水。他们以实际行动奏出了一曲军民团结的凯歌。
配图,图文无关
发电机终于送到了沕沕水,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开始了。要知道,水力发电跟火力发电不同,有了发电机,还需要水轮机,靠水的落差推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在当时,水轮机啥样子?什么结构?设计人员谁都没有见过,又无处购买。他们四处搜寻资料,老天不负有心人,一天,一位同志在一个旧书上无意间发现一本有关水电的外版书籍,当即把吃饭的钱掏出来买下了这本书。
略懂些外语的技术员龚蕴章连蒙带猜将有关水轮机的内容翻译出来,跟周士富、梁英等技术人员一起研究,照猫画虎设计出了一合冲动式单水嘴水轮机的全套图纸。六十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由于劳累过度,龚蕴章得了脑疲乏重症。这种病折磨了他一辈子。
设计方案完成,技术人员带上图纸,化整为零,到井陉段家楼的正丰机器厂等三家企业加工零部件,做不出来的部件到石家庄购买,就这样完成了这台水轮机的制造任务。
配图,图文无关
发电设备和设计的难题解决了,接下来,又有一个难题迎面而来。想要开工建设发电站,没有水泥怎么能行?
当时,整个土木建筑需要的水泥加起来要三百吨,他们费尽千辛万苦,只找到了二十吨水泥,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技术人员决定利用当地河滩不乏石灰石的便利条件,在河滩上垒造起一座大灰窑烧石灰石,让石头白灰。在村干部和当地老百姓的支持下,他们到村西的山梁上开挖红黏土,从唐家会河滩运来了细沙,三种材料按比例搅拌成三合土,代替水泥来打坝底、筑围墙、修水渠。
沕沕水周围五个村的村民不分男女老幼,凡是能拎得起、背得动的都参加了施工。他们拾石头、背红土、运石灰、扛木头,每天都有几百号人,成为建电站的一支大军。
有了老百姓的帮忙,沕沕水发电站很快就建起来了。1948年1月25日这一天,沕沕水沐浴着金色的阳光,全村男女老少喜气洋洋,敲锣打鼓,扭着秧歌,赶到水电站前面的开阔之地,与周围十几个村的村民汇集一起,庆祝水电站开工典礼。
配图,图文无关
仪式开始,朱徳亲自剪彩,亲手启动水车闸门。就在那瞬间,水轮机旋转起来,发电机紧眼着旋转起来,一阵机器的轰鸣就像是一曲壮歌唤醒了沉睡的太行山!
机房的电灯亮了,村庄里的电灯亮了,兵工厂的机器响起来了,西柏坡的电灯亮了!人们发出了阵阵惊呼:“天啊!这就是电!咱们有电啦!”
■文/选编自《燕赵传奇·根脉文化》
主编:王智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编辑/张翠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