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关于老虎的传说故事很多,有一个在民间流传广泛的故事,叫“老虎学艺”,讲的是老虎向猫师父学身手的故事。
陆游在《嘲畜猫》这首诗中写到:“俗言猫为虎舅,教虎百为,惟不教上树。”可见这个故事古来有之。
故事大体是说很早以前老虎因为没有本领,于是找猫认作师父,在猫底下学习了各种纵、跳、扑、跃的技巧,当它以为自己将猫的所有技艺都学会了的时候,就原形毕露,显出了凶狠的本性,打算将猫吃掉。结果没想到猫并非全无保留,它留了一手,没有把上树的本领教给老虎,最后靠着上树逃过了老虎的捕杀。也正是因此,老虎才不会上树。
当然,这都是民间故事,将老虎和猫拟人化了,不过这个故事要说明的道理却是很朴实明了的,一个是恩将仇报不可取,也告诫我们要谨慎识人心;一个是古时师傅教徒弟都要留手绝活。由此也衍生出了一个歇后语:猫教老虎——留一手。
我国著名画家张善子,以画虎闻名于世。他笔下的老虎不但威猛,而且有妩媚温柔的一面,《十二金钗图》画的是十二只极具女性气质的老虎,颇为人称道。
当年张善子住苏州网师园时,还特意养了一只小老虎,以作绘画观察之用。小老虎和他一样,只吃素不吃荤,夜晚即睡在他的床边,成就了一段“人虎相处”的佳话。
《贤愚经》卷一《摩诃萨埵以身施虎品》佛经中曾记载过经典的“佛祖以身饲虎”的故事:印度宝典国国王大车的三个太子,一日同到山中打猎,见一只母虎带着数只小虎饥饿难忍,母虎因此欲将小虎吃掉。三太子萨埵见状,将二位兄长支走,来到山间,卧在母虎前,饿虎已无力啖食。
萨埵又爬上山岗,用利木刺伤身体,然后跳下山崖,让母虎啖血。母虎啖血恢复气力后与小虎们一起食尽萨埵身上的肉。二位哥哥不见弟弟,沿路寻找,终于找见萨埵尸骨,赶紧回宫禀告父王。国王和夫人赶到山中,抱着萨埵尸骨痛哭,然后收拾遗骨修塔供养。
摩诃萨埵为了挽救老虎生命而甘愿牺牲自己肉身的萨埵太子,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前世,佛经里的这段故事表现了释迦牟尼前生累世忍辱牺牲、救世救人、各种善行的绘画作品被称为本生故事画。
其实,虎作为猫科动物,因它体魄健伟,凶猛威严,被尊之为“百兽之王”。在古代因地广人稀,山林面积大,老虎家族繁荣昌盛,以至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
从唐人张籍的《猛虎行》中,便可见一斑:“南山北山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年年养子在空谷,雌雄上下不相逐。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五陵年少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