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一个处处与“绿”相关的地方。这里的人们,在绿水青山之间幸福生活,阔步走在致富路上。
果瓦乡境内道路
12月22日,记者乘车来到距大方县约80公里的果瓦乡,行至境内,山路蜿蜒平整,沿途植被茂密,这一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0%以上的乡镇,像是把我们领入了大自然深处。
位于茶园村的恒大幸福49村
来到乡党委政府所在地的上寨村,一棵高约20米的古银杏树巍然屹立,“别看它只有2到9米高,年龄可有600年哩!”果瓦乡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应福说。而在蓑衣村,14棵古茶树被保护挂牌。据了解,在大方县普查挂牌管理的71棵古茶树中,果瓦乡就有61棵,在不少村寨还保留着古茶树群。
果瓦乡境内的古茶树
果瓦乡的土壤和气候适宜种茶,有着古老的种茶历史。近几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乡里充分利用产业项目和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茶产业。如今,果瓦乡在五星、上寨、新林、鹅塘、茶园、大寨等村共发展有6000余亩茶园。
驻足半山腰公路旁,俯瞰鹅塘村的茶叶种植基地,前年种下的上百亩茶苗依傍山坡,层层叠叠,格外亮眼。这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印证。
鹅塘村茶叶种植基地
“这方圆几十公里都没有工业污染,种出来的茶品质很好!”贵州正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正忠感叹。
2018年,来自福建的他来到果瓦乡,毅然决定在此建厂发展茶产业,利用广州市对口帮扶资金,公司第一年便种植了1800亩茶叶,逐年增加到现在,果瓦乡境内已新建茶园5300亩。
发展产业、落实就业,群众的增收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我们三年支付的务工费已有2600万元。”朱正忠说。
另一边,大方县好山珍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加工厂里机器不停运转。2017年成立的合作社,产业覆盖大寨村和茶园村,带动社员395户。相关负责人黄建介绍:“我们每年可生产天麻蜜环菌种60万袋,食用菌种40吨,销往省外。每年定期给社员分红30余万元、支付务工费80余万元。”
张德敏是合作社加工厂的技术员,听见记者询问,立马热情地介绍起自己日常的工作。“你看,这是从山上采集到的食用菌,通过组织分离,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试管中进行培养,再接入已灭菌的三角瓶培养液中,置于摇床上振荡培养,之后还要经过发酵罐深层培养。”
走进实验室,张德敏指着一张合照,介绍说:“这是今年7月,我去往河北参加食用菌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技术培训班。干技术,就是要不断学习嘛!”
采访过程中,身有疾而行动不便的张德敏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写满了坚定。“我做这行已经两三年了,自己也喜欢。现在在这里工作,年收入超过了4万元,日子过得舒坦。”
同为技术员的陈茵曾因学致贫,丈夫在外打工,家里抚养四个小孩。如今在这里工作每个月都有3000多元的收入。
陈茵正查看菌种培养情况
而他们都住在不远处的恒大援建易地移民搬迁项目恒大幸福49村。就近务工给了他们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机会。
可曾想,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活力乡镇,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路不通,出行难,乡里的干部汇报工作都是发电报,遇到县里的领导来调研,就走路到五星桥见面作汇报。
张德敏正查看菌种发酵罐情况
穷则思变,再难也不放弃发展。上寨至五星乡道路面油化、77个村民组道路全覆盖、11个行政村4G网络全覆盖……果瓦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张红介绍,特别是近五年,更是果瓦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发展,破除交通发展瓶颈的五年。
茶园到加工厂的路修好了,茶鲜叶的质量得以保障;合作社生产出来的菌种卖往陕西、湖北等地,村里与外界的交流多了。如今,越来越多产业项目落地果瓦乡,“山上乐业、山下安居”成了群众幸福生活的写照。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莹金忠秀刘绍波
编辑 邓钺洁
编审 赵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