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东山:海岛上600多年历史的庙宇里,藏着“两岸文化同根同源”故事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原创稿
“醉”美漳州东山。人民网 兰志飞剪辑
坐落在海岛上的东山关帝庙。陈瑜摄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每年一届的海峡两岸(福建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期间,来自海峡两岸以及海外的关帝信众身着古服饰,行鞠躬礼,面向东山关帝庙行三叩九拜之礼,重现古代宏大的祭祀场景。
这一幕是海峡两岸(福建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的重头戏,也几乎是东山县一年中最热闹的场景。
东山县是全国第六大、福建省第二大海岛。拥有600多年历史的东山关帝庙矗立岛上,正对台湾海峡,依山临海,气派魏然。
据史料记载,唐垂拱二年(686年),大唐将领陈政、陈元光父子率领64姓将士开拓闽南,建置漳州,驻军东山县。为安抚将士,陈政、陈元光父子从家乡引来关圣帝君香火。而关帝信仰在东山县的广泛传播,则起自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当时江夏侯周德兴率兵来东山县,建铜山城、设水寨,以防倭寇,并出于安抚官兵情绪建造关公祠。
如今,在东山县,几乎家家户户都供奉关公。
东山关帝庙是台湾众多关帝庙的祖庙。刘汉添摄
“海洋经济是这里的一大支柱产业,老百姓大多从事渔业生产。以前,高风险的海上作业使得这里的百姓更加需要精神上的庇护,这也许是关帝文化在这里扎根的一个重要原因。”东山县文史专家陈立群表示,关帝文化的核心就是忠义,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渔民特别讲义气、倡团结,因而东山关帝文化融入了许多海洋文化元素。
让当地自豪的还有东山关帝庙跻身中国四大关帝庙行列。这缘于东山关帝庙是台湾近千座关帝庙的香缘祖庙,也是台湾关帝信仰的发祥地,展现了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对此,陈立群讲述了这样的一件往事:上世纪90年代初,东山关帝庙迎来了一群台湾客人,他们在为台湾关帝庙寻找香缘祖庙。此前,他们在大陆沿海地区已经寻访了许久,却一直没有结果。东山关帝庙并不大,面积只有680多平方米,但却是一座集瓷雕、木雕、石雕为一体的闽南民间艺术博物馆。但是真正吸引这群台湾客人注意的却是一幅对联。
“数定三分扶炎汉,平吴削魏,辛苦倍常,未了一生事业”“志存一统,佐熙明,降魔伏虏,威灵丕振,只完当日精忠”。这幅对联对关羽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它的作者是明朝武英殿大学士、大书法家黄道周。看到这幅对联,台湾客人感觉到这就是他们要找的谜底了。
东山关帝庙是一座集瓷雕、木雕、石雕为一体的闽南民间艺术博物馆。刘汉添摄
原来,在台湾最古老的关帝庙里面就有一模一样的这幅对联。而这幅对联是东山县独有的,没有流传到大陆其他地方——作者黄道周就是东山县人,其故居就在关帝庙边上。
确定了传承关系后,东山关帝庙与台湾关帝庙的渊源关系正式发布。从那时起,台湾各地的关帝庙就频频派出代表团飞抵东山县祭祖进香。
“就像放风筝,尽管风筝在外面飘,但拉线的那一头在大陆。”陈立群表示,台湾关帝信仰的根就在大陆,这也让东山关帝庙在两岸文化交流中越来越具号召力。
1996年,东山关帝庙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被授予首批“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如今,东山关帝庙成功加入关圣文化史迹联合申遗项目,申遗工作有序进行。
而东山县则借“关帝”为桥,以“旅游”为媒,自上世纪90年代初起连续举办了二十八届关帝文化旅游节,成为大陆方面举行届数最多、延续时间最长的涉台文化节庆,吸引了众多的两岸各界人士到东山县寻根谒祖、旅游度假、投资兴业。随着规格的逐步提升,自第二十届起,关帝文化旅游节被纳入海峡论坛子项目,成为国台办对台交流重点项目,也成为两岸旅游、文化、体育、海洋、经济合作的重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