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疫情局势突然变得魔幻起来,倒也好,不出远门的我又迷上了一部小众电影——《带你去见我妈》。
有多小众,定档在1月7号,影院排片寥寥,目前的票房累计才1000+万,与同为方言电影的《爱情神话》无法比拟。
但值得注意的是,观后评论区出现了大面积的好评,不是寥寥几句的点赞,而是发自肺腑的分享。
也有认为拍得平平无奇的,电影到底是“神”还是“烂”大家自行解锁。今天的终点得唠一唠电影取景/故事发生地——潮汕。
小飞君已经去过不止四五次潮汕,但从来没曾想居然有一天会因为一部电影想再次前往潮汕。
撇开先前的slogan,这部小众电影带着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潮汕。古朴原始的渔村生活与山海风情,变成一帧帧美景。
深漂男生,带着杭州女友回家,与母亲之间的battle对话,串起了一整个潮汕人间烟火的风情。
毫不刻意描绘但又处处显露的潮汕“拜拜”等民俗文化,中秋拜月娘、除夕围炉……中近景画面勾勒出的家长里短,直接把观众拽进了画面。
还有融合进画面的潮汕舌尖风味,除了潮汕牛肉、卤鹅,还有日常早餐会有的麻叶、菜脯蛋,过年必吃的红桃粿……
一部电影看下来觉得潮汕既熟悉又陌生,但结果就是更加爱了。
今天跟小飞君一起看看“潮汕的B面”,这份没有网红味且年味十足的潮汕新攻略,你可以先揣进兜里,等疫情好些就去一次。
跟着电影发现一个“新”潮汕
解锁非旅客视角
/ 潮汕渔村的“山海风情” /
上韩江边 下惠来神泉港
为了拍摄,剧组花了大把时间沿着潮汕的海岸线先后踩点了大大小小的渔村。
“从饶平的海山,到惠来的神泉,从达濠的凤岗,到陆丰的浅澳”,他们挖到了许多不为人熟知的原生态自然美景。
比起被极度浪漫渲染过的风情海岛,这里有着更加原始的、不带滤镜的渔村风光。
小红书@乔治起来拍照了
若你欢喜于自然美景,就沿着韩江溜达。你会看到当地人在江边浣衣,夕阳裹着轮渡远去,要是天气热一点就会看到跳江游泳的人。
这里没有网红标签,你可以任意导航到韩江的某个渡口,没有人潮熙攘的打扰,更适合放空,再等一场落日。
小红书@xtooong / 4Fan
或者站在培隆沙滩追落日,看南澳大桥蜿蜒到对岸,远眺对岸的南澳岛,极为小众的沙滩也有随手出片的实力。
不同的天气下水面还会有不同的情绪,有时平静,夕阳揽照无比温柔,有时又如生气的小孩急到跺脚。
南澳岛取景,同为《四海》取景地
剧组最后选择了南澳岛的云澳镇和深澳镇作为主要拍摄地,拍摄结束不久,韩寒带着《四海》剧组也到了南澳岛。
预测这里今年就会随着电影和宣传越来越火,趁还没爆火到人挤人,抓住时机去一趟,我们之前有专门写过南澳岛,可以移步这篇:南澳岛深度游
/ 在潮汕老建筑里穿梭 /
@万二之首
看电影的时候小飞君好几次被画面细节暖到,虽然不是潮汕人,但还是对一些物件产生了共鸣。
比如奶奶的蒲扇、夏天的摇椅、红木沙发……这些时代的痕迹,都是刻在国人DNA里的“记忆”。
上@万二之首 下@《爸,我一定行的》
大到潮汕古宅,鳞次栉比的房屋与街道,尤其是俯拍镜头,在《爸,我一定行的》里面也多次出现。
风格独特的建筑,一面是都市的发展,一面的古老的传承。你们应该也像小飞君一样,是冲着后者来的。
小红书@陈洁纯 id:ladyorange
步入居民区总归有些格格不入,不如就去龙湖古寨,这个有1000+年历史的古寨,集合了百座宗祠、府邸和古屋。
它是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是一座“活着的古寨”,没有完全商业化,只有前半段布满商铺,有小吃店和生活用品铺子。
有很多人不知道,所以来这里的人不多,这里非常适合“逃离”喧闹的都市。傍晚的光影也非常漂亮,出片没问题。
牌坊街是个集中了民国风情建筑、手工艺与各种美食的地方。这里相对商业化了,但作为一条步行街,本身就应该充满热闹的气氛。
小飞君建议你逛完了牌坊街也往旁边走一走,走进巷子里,和当地人聊聊天,甚至会被热情地邀请去喝功夫茶。
1500+年的潮州古城随处都可能遇见惊喜,东门街、水平路、中山路、上水门街、打银街可以看到热闹底下更加亲和的生活味道。
你还可以找间茶馆,坐下听戏,混入当地人的闲暇生活,一壶茶配一场潮剧,瞬间感觉已步入退休生活,妙哉。
潮汕的年味
在看似复杂又隆重的仪式里
/ 潮汕的年味保留在各种盛大仪式里 /
@万二之首
潮汕的年味真的很足,而且这里的年味文化带有很强的地域属性,非常独特。不少外地人还被专门吸引前来。
潮剧、木雕、剪纸、英歌舞、锣鼓乐、功夫茶……借助各种节日展现一下也是一种传承的方式。
@万二之首
如果你恰好有机会在正月的时候来到潮汕,你就会看到这样的场面:
穿着礼裙的女孩子们抬着镖旗,一队队经过大街小巷;而男孩子则抬着老爷神像,穿插在女孩的队列中间,配合着舞龙和锣鼓乐。
@万二之首
在潮汕,这种传统礼俗叫“营标旗,迎老爷”,有500+年历史。即便不理解,也会被热热闹闹的氛围感染,过年得有“咚咚锵”的感觉嘛。
你可以在潮汕度过一个年味十足的春节,春节期间会碰到各种不同的活动,一直延续到元宵后。
@万二之首
除此之外,潮汕还有坐落在街道边边角角的宗祠。这些乡土礼俗与历史建筑的存在,让潮汕变得与众不同。
这样的地方或许难免被说是“迷信”,但你也能看到他们的包容与多元,这大概就是潮汕的迷人之处,一边向前跑,一边又不落下传统的东西。
/ 年前准备美食的动作“全国统一” /
@万二之首
每个地方都会有自己过年的特色,与腌腊肉、包饺子不太一样,潮汕过年必做红桃粿。往往也只有这个时候,能吃到新鲜出炉的红桃粿。
《百姓的味道》在潮汕拍摄时,杨千嬅就曾专门寻味过这种味道——小时候的味道,多半带着回忆。
@大众点评
这是潮汕家家户户都会做的美味,也是许多游子牵挂的味道。在汕头的可以去龙眼市场。(这是小飞君首次看到大众点评有十几条长篇好评写给市场的)
很多当地的美食基本都可以在市场里找到,温馨提示多带个空行李箱,把当地烟火风味都打包带回家。
@万二之首
围炉在古县志上也能查到:“除夕放爆竹,家人团坐而食,谓之围炉”,可以说是延续至今了。
除夕围炉就是潮汕版的大年夜团圆饭,虽是围炉,却也不一定要围着炉子,只要一家人团聚吃顿饭,仪式感就到了。
@万二之首
一般会配上海鲜火锅,符合潮汕本地特色,咕嘟咕嘟的火锅也有营造火热气氛的作用。
牛肉丸、卤鹅、血蚶、甜品必不可少,剧中配了一锅莲藕汤。围炉也是一家人交流沟通的重要时刻。
曾让不少人屡次奔赴的潮汕
最爱的还是地道生活味
众所周知,潮汕是好吃的。陈晓卿、蔡澜都曾专门赞誉过潮汕的美味。无论是高级食材还是市井烟火味道,潮汕都能单打。
有些味道,在旅行者嘴里是短暂的人间风味,在土著心里却是牵挂与思念的味道。早餐的麻叶、过年的粿……要是有机会,也想在地体验一下当地人的家常味道。
/ 日常小吃,一口家的味道 /
@万二之首
不知道该说是导演细节拿捏到位,还是说潮汕人的早餐日常真的吸引人。
清早的一碗白粥真的再平常不过了,难得的是妈妈这个角色无论多忙都可以为全家人备妥一碗清粥。
比起家常清粥,小飞君着实喜欢潮汕的海鲜砂锅粥,一份清粥融进了海鲜味,适合清晨,更适合深夜。
大虾、扇贝、鲍鱼、螃蟹、象拔蚌……熬进了粥的浓稠,即便不配小菜也能一次吃好几碗,太适合寒冷的冬天了。
@takumi
看到煎蛋不由自主就想到了蚝烙,甚至听到了油锅滋滋的声音。蚝烙在潮汕就像路边煎饼摊子一样常见。
但只有火候到家的老师傅能做到蚝烙两面金黄,还能保持蚝肉的鲜嫩,一口入嘴还有汁水溢出。
/ 橄榄菜,平平无奇小天才 /
@万二之首
除了十足接地气的高压锅与地道美味,小飞君还发现“妈妈”递在桌上的一罐“黑乎乎”的东西,盲猜是一罐橄榄菜。
@《美食中国》
秋冬正好是潮汕收获橄榄的季节。除了生吃当零食,橄榄还可以入厨房。龙虾、鲍鱼、海参、角螺都能与橄榄搭配。
橄榄菜是本地特有的风味小菜,小飞君的妈妈曾在广东待过近10年,橄榄菜爱到可以单独下饭,媲美老干妈、拌饭酱。
@《美食中国》
做起来也耗时,得将橄榄与花生油混合熬煮,再加入芥菜叶,经过8h的熬煮变得乌黑发亮,油滋滋的。
外貌是不咋好看,胜在味道好,浓郁醇厚,想吃的话某宝淘一淘罐装的解个嘴馋。
/ 粿,餐桌主角担当 /
@《美食中国》
说到潮汕,一碗牛肉丸、一碟肠粉,绝对是脑海里先蹦出来的画面,你或许想不到,一枚小小的“粿”也能在潮汕人心中占据十足重要的位置。
揉好的粿皮包进馅料,按入模具中压实成型,蒸熟之后再煎一煎。趁热吃口感外酥内甜,花生、芝麻与粿皮的味道香甜,再配合一口功夫茶解腻。
@《百姓的味道》
前不久播出的《百姓的味道》中杨千嬅还特地寻味红桃粿,说这是童年的独特回忆,奶奶离开后就没再吃到过了。
@takumi
红桃粿不仅是潮汕人的童年味道,也是过年必吃的食物,另外还有黑油麻粿、鼠壳粿、栀粿……
栀粿里面没有馅,而且是“端午特供”,糯糯弹弹的口感,蘸白糖吃风味刚好,有点像糯米糍粑蘸红糖的吃法。
/ 卤鹅 /
@万二之首
本来应给给潮汕名片之牛肉留个位置,碍于篇幅,影片中“妈妈”也是做卤鹅的,就讲一讲卤鹅吧。
卤鹅可是非常“高贵”的美食,一个卤味老鹅头甚至能卖¥2000多。不仅是能上台面的美味,还是佳节好礼。
@《百姓的味道》
一锅好卤味的灵魂在一锅好卤水,好卤水是“镇店之宝”般的存在,要八角、桂皮等几十种香料熬煮数小时才出一锅。
有时候店主宁愿多给一两肉也不愿多给一勺卤水。多吃几家,你还会发现每家卤水味道都不太一样,有的酱香浓郁,有的带着焦糖香。
@《百姓的味道》
潮汕大街小巷都有卤鹅店,就算不做详细攻略,去了之后选一家当地人排队的店,味道就不会差。
卤鹅鲜嫩,鹅肝也不错,卤好的鹅肝淋上卤水和鹅油,口感像布丁一般,瞬间把风味聚焦在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