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时节,夕阳染红了天,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迳下村的火车广场稻谷舞动,歌声、乐声、人潮声,声声缭绕。孩子们在稻田里体验收割,大人们在草坪上谈笑风生,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无人售卖车、炫酷沙滩车充当起狂欢的道具,让这场稻香嘉年华好不热闹。
在黄埔鱼珠的东南方向,宽阔的珠江两岸同样忙碌:一边是排满大货轮的黄埔港码头,高耸的机械吊臂不断往船上搬运集装箱,一边是稻浪翻腾的大吉沙岛隆平稻香园,“轰隆隆”的收割机正在稻田里来回穿梭。
这一幅幅有趣的“城乡”发展画像,正是近年来在工业强区里探索乡村振兴的写照,“将土地资源的瓶颈制约变成郊区新城的独特风景,让人们在现代化楼宇里,望得见稻田、听得到蛙声,让农民在城市里耕作、市民在田园中休憩。”
三十多年来,黄埔铆足了劲,一改曾经蕉林滩涂、草长莺飞的荒野模样,深化改革创新基因和工业产业底色,新兴产业蔚然成林并“飞跃式”生长,让它稳坐广州市“工业一哥”的宝座,踏出一条新时代改革再出发的道路。谁留意到,远离或深藏于黄埔城区的山林田野,何时绘就了秀美的乡村画卷?
直到近几年,黄埔的“美丽乡村”陆续面世,院士携项目下乡、产业引资金进村,2020年更是交出16年来第一产业GDP增速首次跑赢第二产业的亮眼成绩单。悄然间,黄埔揭开了乡村振兴的面纱,着实惊艳了一把。
随着我国进入向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新发展阶段,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黄埔的乡村如何承接高质量发展之重任?为此,南都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深度走读黄埔,力求抽丝剥茧,探寻这个工业强区鲜为人知的乡村振兴密码。
总策划:戎明昌
执行策划:王海军 王卫国
统筹:裘萍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摄影:南都记者 马强(部分由通讯员供图)